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高考化学易错题集锦解析_高考化学易错题

tamoadmin 2024-05-24 人已围观

简介1.初三化学易错题2.高二的学习方法,理科3.求中考物理.化学.数学易错题...........灌水的勿来4.who有化学易错题初三的5.中考复习:化学易错题6.北京高考安排科目怎么安排7.高三化学教学工作经验分享1、小涛非常注意用眼卫生,看书一段时间后,就向远处眺望一会儿。由看书转为眺望,小涛的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 ) A 扩大、曲度增加 B 缩小、曲度增加

1.初三化学易错题

2.高二的学习方法,理科

3.求中考物理.化学.数学易错题...........灌水的勿来

4.who有化学易错题初三的

5.中考复习:化学易错题

6.北京高考安排科目怎么安排

7.高三化学教学工作经验分享

高考化学易错题集锦解析_高考化学易错题

1、小涛非常注意用眼卫生,看书一段时间后,就向远处眺望一会儿。由看书转为眺望,小涛的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 )

A 扩大、曲度增加 B 缩小、曲度增加

C 扩大、曲度减小 D 缩小、曲度减小

2、当电鳗捕到猎物时,会以极高的频率放电,同种电鳗闻讯而来,它交流信息的“语言”是( ) A、动作 B、电流 C、声音 D、气味

3、大多数鱼类依次产卵量可达数万粒至数百万粒以上,但鱼苗死亡率很高,因此发育成鱼的数量很少,这些鱼的高产卵量的现象是( )

A、一种适应性 B、适应的相对性

C、长期的遗传与变异的结果 D、受非生物因素制约的结果

4、要检验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放出二氧化碳,必要的实验条件是( )

A.要用一株叶子多的植物 B.把植物淹没在水中

C.要在黑暗条件下实验 D.用一株幼小植物

5、器官移植的成功是人类医学的伟大成果,因为移植到人体内的器官很不易成活。根据现代免疫学的概念,植入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 ( )

A.肿瘤细胞 B.损伤细胞 C.抗体 D.抗原

6、各种各样的抗生素对治疗细菌感染造成的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抗生素使用一段时间后,杀菌效果就会下降。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解释,其原因是 ( )

A.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B.细菌对抗生素的选择作用

C.产品的质量下降 D.人类的体质下降

7、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变异实例的是 ( )

A.羊有角,马没有角 B.奶牛产奶量高,畜用生产奶量低

C.人的耳朵有耳垂和无耳垂 D.某人的视力由正常变成近视

8.下列前者是软体动物后者是环节动物的是 ( )

A.扇贝、水螅   B.乌贼,蚂蟥  C.蚯蚓、蜗牛   D.河蚌,蜈蚣

9、.经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后,流经组织里的血就变成

A.含氧多,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 B.含氧多,二氧化碳多的动脉血

C.含氧少,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 D.含氧少,二氧化碳少的静脉血

10、.科学家为了证明某一观点先后做了如下两个实验:①破坏蝌蚪的甲状腺,发现蝌蚪停止发育,不能发育为成蛙;②在饲养缸的水中放入甲状腺激素,破坏了甲状腺的蝌蚪又发育为成蛙。这两个实验可证明 ( )

A.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 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年动物个体的发育

C.生长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 D.A和B

答案

CBACDBABCD

初三化学易错题

《初中物理易错题汇总-基于学而思在线大数据汇总.rar》百度网盘免费资源下载

链接: 提取码:5dqv?

高二的学习方法,理科

常见气体的检验、干燥、净化和尾气处理

考点1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气体 检验方法 现象 实验原理

O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木条复燃

H2O气 通过白色无水CuSO4粉末 白色粉末变成蓝色

CO2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木条熄灭 CO2不助燃也不可燃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H2 点燃,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而冷的烧杯 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雾或水滴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并将产物通过无水CuSO4 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白色无水CuSO4变成蓝色

CO 点燃,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蓝色火焰,烧杯内壁变浑浊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并将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 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石灰水变浑浊

CH4 点燃,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迅速倒转后,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蓝色火焰,烧杯内必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NH3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红变蓝

HCl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蓝变红,

通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白色沉淀

考点2气体的净化与干燥

①气体的净化

选择气体吸收剂应根据气体的性质和要除去杂质的性质而定。原则:

﹡所用的吸收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杂质;

﹡不能与被提纯的物质反应,也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常见气体吸收剂:

吸收剂 可吸收的气体杂质

水 HCl、NH3

强碱溶液 HCl、CO2、SO2

灼热氧化铜或氧化铁 H2、CO

灼热铜网 O2

②气体的干燥

选择干燥剂的原则是干燥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水分,而不能与气体发生反应

常见气体干燥剂:

干燥剂 可干燥的气体 不可干燥的气体

浓硫酸 H2、O2、CO、CO2、HCl、N2、CH4 NH3

固体氢氧化钠 H2、O2、CO、N2、CH4、NH3 HCl、CO2、SO2

③装置类型

﹡气体净化装置的选择

洗气瓶

球形干燥管

U形干燥管

洗气瓶主要盛放液体吸收剂,

连接装置时注意“长进短出” 球形干燥管主要用于盛放固体吸收剂 U形干燥管用于盛放固体吸收剂

﹡尾气处理装置

具有毒性或污染性的尾气必须进行处理,常用装置如

下图所示:

一般常用吸收液吸收这些有害气体。

a、b为溶解度不是很大的尾气处理装置;

难以吸收的尾气如CO,应于末端燃烧除去,如图c;

此外还可以用塑料袋盛装尾气。

④实验仪器的组装顺序

﹡组装顺序:

气体制备:气体发生装置—除杂质装置—干燥装置—气体收集装置

气体性质检验:除杂质装置—干燥装置—检验气体性质装置

—检验水—检验二氧化碳等—尾气处理

﹡在仪器连接题的解答时,要看清楚实验中的每个装置及其作用,

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仔细审题后辨认清楚是除杂质题还是验证题。

若是除杂质题,一般先除去二氧化碳,再除水蒸气;

若为验证题,一般先验证水蒸气的存在,再验证二氧化碳的存在。

除杂质水蒸气或干燥中性、酸性气体,常选浓硫酸;

验证水蒸气的存在,常选用白色的无水硫酸铜。

除杂质二氧化碳,常选用氢氧化钠溶液;

验证二氧化碳的存在,必须选用澄清的石灰水。

导管连接时,一般要“长进短出”,即气体从长导管进入,短导管排出。

练习

1.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煤层产生水煤气,其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

和氢气,还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用下列实验装置证明水煤气

中含有一氧化碳和氢气(装置中药品自己选用)。

(1)A、B、C、D、E装置中可盛放的药品是:

A 、B 、C 、

D 、E

(2)证明水煤气中含有氢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3)E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证明 。

2.已知某无色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O2、CO、H2O(气)、H2的一

种或几种,现依次进行如下实验(假设每次实验气体均完全反应):

(1)通过固体NaOH时,气体体积变小;

(2)通过灼热的CuO时,固体有黑色变为红色;

(3)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时,粉末变为蓝色;

(4)通过澄清石灰水时,溶液变为混浊.

根据次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原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为:

① ;② ;③ .

写出步骤(2)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

求中考物理.化学.数学易错题...........灌水的勿来

高二是高中学习的关键时期,不仅课程任务重,而且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及能否考入理想的大学。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向大家传授高二各学科学习技巧,希望能对高二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所帮助。

数学重在培养观察、分析和推断能力

培养浓厚的兴趣

高中的数学概念抽象、习题繁多、教学密度大,因此,高一过后,一些同学对数学望而生畏。

数学的学习其实不会很难,关键是你是否愿意去尝试。当你敢于猜想,说明你拥有数学的思维能力;而当你能验证猜想,则说明你已具备了学习数学的天赋!认真地学好高二数学,你能领悟到的还有:怎么用最少的材料做满足要求的物件;如何配置资源并投入生产才能获得最多利润;优美的曲线为什么可以和代数方程建立起关系;为什么出车祸比体育**中奖容易得多;为什么一个年段的各个班级常常出现生日相同的同学……

当你陷入数学魅力的“圈套”后,你已经开始走上学好数学的第一步!

培养分析、推断能力

其实,数学不是知识性、经验性的学科,而是思维性的学科,高中数学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所以,数学的学习重在培养观察、分析和推断能力,开发学习者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这些能力。

关于学习方法和效果的关系,可以这样描述:当你愿意去看懂大部分题目的答案时,你的考试成绩应该可以轻松及格;当你热衷于研究各种题型,定期做出小结的时候,你一定是班级数学方面的优等生;而当你习惯根据数学定义自己出题,并解决它,你的数学水平已经可以和你的老师并驾齐驱了!

尝试这些学习方法

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

如果你正因为数学的学习状态低迷而苦恼,请按如下要求去做:预习后,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能让你的学习事半功倍;想要做出完美的作业是无知的,出错并认真订正才更合理;老师要求的练习并不是“题海”,请认真完成,少动笔而能学好数学的天才即使有,也不是你;考试时,正确率和做题的速度一样重要,但是合理地放弃某些题目的想法能帮助你发挥正常水平。

如果你正因为数学的学习成绩进步缓慢而郁闷,请接受如下建议:收集你自己做过的错题,订正并写清错误的原因,这些材料是属于你个人的财富;对于考试成绩,给自己定一个能接受的底线,定一个力所能及的奋斗目标;合理的作息时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有助你获得稳定的学习成绩,所以,请制定好学习计划并努力坚持;把很多时间投入到一个科目中去,不如把学习精力合理分配给各个学科。人对于某一知识领域的学习常出现“高原现象”,就是说当达到一定程度,再努力时,进步开始不明显。

物理培养研究问题的方法

及时完成学习任务

进入高二,同学们应该适时调整学习时间,要注意当天的学习任务要当天完成,不能留下问题,免得积少成多,问题越多,学习压力越大,这样会影响到学好物理的信心。

总的来说,高中物理知识体系严密而完整,知识的系统性较强。因此,应注重掌握系统的知识、培养研究问题的方法。

重视实验,勤于实验

电学实验是高中物理的难点,也是高考常考的内容,因此一定要学好这部分的内容。在做实验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实验的原理及步骤,注意观察,做好每一个实验。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自己设计一些实验,并且到实验室进行验证。这对实验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的帮助。

听讲与自学相结合

较之高一,高二的教学内容多,课堂容量大,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听教师的讲解,跟上教师的思路。上课认真听,是同学们学习方法、提高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在听课中要积极思考,不断地给自己提出问题,再通过听讲获得解答。要达到课堂的高效率,必须在课前进行预习,预习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把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之中,迅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预习既增加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又提高了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审题能力。久而久之,同学们的自学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定期复习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要养成定期复习总结的好习惯。复习不是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升华提高的过程。一是当天复习,这是高效省时的学习方法之一。二是章末复习,明确每章知识的主干线,掌握其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找出节与节之间、章与章之间的联系,建立新的认识结构和知识系统。既巩固和加深了所学知识,又学到了方法,提高了能力。物理上单纯需要记忆的内容不多,多数需要理解。通过系统有效的复习,就会发现,厚厚的物理教科书其实是“很薄的”。要试着对做过的练习题分类,找出对应的解决方法,尽快改变不良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理。

化学掌握“七会”很关键  各个章节的重点要心中有数

高二化学第二章《化学平衡》及第三章《电离平衡》是高中化学重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也是本学年学习的重点与难点,教材理论性强,抽象难懂。学好这两章才能更好地培养自己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学习化学理论的重要性,更好地运用化学理论理解掌握中学化学知识,并解决或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工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五章至第八章是有机化学部分,有机化学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起着很大的作用。

who有化学易错题初三的

中考易错题

1. 一个标记为“220V44W”的用电器接在110V的电路中,实际功率是_____(设它的电阻不变)

2. 如果加在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8V增大到10V时,通过的电流相应地变化了0.2安则定值电阻说消耗的功率的变化量为:A.0.4W B.2.8W C.3.6W D.无法确定. 〔 C〕

3. 体积50厘米3,质量48克的生橡胶块放入足够深的水中静止后,水对它的浮力是_____牛

〔g取10牛/千克〕 〔 0.48牛〕

4. 一同学用50牛的力沿水平面推一重100牛的箱子前进了20米,他对箱子做的功是:

A.0 B.1000焦 C.2000焦 D.3000焦 〔 B〕

5. 用50牛的力向右拉200牛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是

牛. 〔50牛〕

6. 一抽水机的配套电动机,额定功率是2200瓦,它的线圈电阻是3欧,在220V的额定电压下工作的电流是10安,则一秒内线圈产生的热量是 A.16100焦 B.2200焦 C.1900焦

D.300焦 〔 D〕

7.某种砖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4.9×105帕 ,如果用这种砖来砌墙,墙最多可砌多高?〔砖的密度为:2.45×103千克/米3,砖缝中泥灰重力及厚度不计,g取10牛/千克〕〔20米〕

8.如图所示,试做出其动力臂和阻力臂,若已知G=100牛,OA=2米,OB=1米,

杠杆平衡时,求动力F1是多大? 〔50牛〕

9.用一定滑轮提起G=400牛的重物,拉力F=500牛,求该定滑轮的机械效率.

10.图中CD是一块不透明的挡板,人能直接看到物体A吗?

从平面镜MN中能看到物体A吗?

11.将一灯泡直接到电源,功率为100瓦,用长导线将灯泡串联后接到同一电源上,功率为81瓦,则导线上损失的功率是:A.19瓦 B.9瓦 C10瓦 D.1瓦 〔 B〕

12.一个物体,体积5米3,质量4.5千克;现把它分别投入到水银、水和煤油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各是多大? 〔 44.1牛 44.1牛 39.2牛〕

13.输电线的电阻为0.5欧,输送功率为105千瓦,输电电压为106伏,求:〔1〕输电线钟的电流.〔2〕输电线发热消耗的功率. 〔100安 5000瓦〕

14.一个空心一铁球重40牛,体积5分米3,把它投入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15.把物体A放在物体M上,M浮于水面上.如果把A悬吊在M下方,M仍浮于水面上,则此时M排开水的体积比原来________

16.把体积相同的木块、铁块投入水中,木块浮于水面,铁块沉入水底,哪个受到的浮力大.

17.质量为5千克的合金球,其中铅和铁的体积各占一半,合金球的体积是多少?

18.某物体重0.3牛,把它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水重0.2牛,则它受到的浮力为:

A.可能为0.25牛 B可能为0.1牛 C.一定为0.3牛 D.一定为0.2牛

19.质量为7.8千克的正方体铁块放在面积为0.5米2的水平桌面上,求铁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ρ铁=7.8×103千克/米3〕

20.完全燃烧0.2千克的木炭放出热量的25%被在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25℃质量为5千克的水吸收,水的温度升高多少?

21.举重运动员在2秒内将1600牛重的杠铃举高2米,然后在空中停留了8秒钟,那么他在这8秒钟内的功率为:

A.1600瓦 B.0瓦 C.400瓦 D.320瓦

22.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B处有一白色鹅卵石,现若从A处

用激光手电的激光束能照射到白色鹅卵石上,则激光束英对着_______

______射出.〔填“B点”、“B点上方”、“B点下方”〕

23.一人从甲地到乙地,前一半路程用速度v1匀速前进,后一半路程用v2匀速前进.求此人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24.有密度分别为ρ1ρ2的两种液体各m千克,只用这两种液体,分别可配制成混合密度为

〔1〕.ρ混 =2ρ1ρ2/〔ρ1+ρ2 〕 〔2〕ρ′婚、=〔ρ1+ρ2〕/2 的两种混合液各多少千克?〔已知ρ1>ρ2混合前后液体的总体积不变〕

中考复习:化学易错题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

B.相同元素的原子原子核一定相同

C.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一定变化的质子

D.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元素的种类一定变化

分析:选项A是学生最易混淆的概念,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可以不同所以原子核不一定相同;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只有选项C正确。

例2.2003年5月,深圳发生举国震惊的特大投毒案。犯罪分子使用的是一种名叫“毒鼠强”的剧毒鼠药(化学式为C4H8O4N4S2)。下列有关“毒鼠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一种氧化物

B. “毒鼠强”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4个氮原子和2个硫原子构成

C. 碳、氢、氧、氮、硫元素的质量比为2∶4∶2∶2∶1

D.含硫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6.67%

分析:明白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便可判断选项A错误;选项B是学生最易混淆不清的,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4个氮原子和2个硫原子构成的仅仅是“毒鼠强”的一个分子而不是这种物质;选项C中2∶4∶2∶2∶1仅仅是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比,很显然不等于元素的质量比;只有选项D正确

例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Al表示两个铝元素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分析:元素不讲个数,所以选项A明显错误;选项B、C都是学生易混淆的,单质、化合物首先必须是纯净物,否则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组成的是混合物,同样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CO和CO2组成混合物;只有选项D正确。

二、规律运用不灵活

例1.化学中常常出现“1+1≠ 2” 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 2” 的事实是( )

A .20℃ , 1L 水与 1L 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 2L

B. 20℃ , 1g 镁与 1g 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 2g

C. 20℃ , 1g 硫粉在 1g 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 2g 二氧化硫

D. 20℃ , 1g 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 1g 硝酸钾固体能得到 2g 硝酸钾溶液

分析:学生能认识到选项A不正确,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会减少;而选项B中镁和硫酸是否完全反应不能判断,而且即使完全反应由于氢气的生成所得溶液的质量也应小于2g;选项D中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g硝酸钾固体是不能溶解的,没有溶解的那一部分不能作为溶液的组成部分,这一点也是学生易忽略的。正确答案选C。

例2.在反应M+2N=R+2Q中, 3.2gM 与N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8.8gR,且反应生成的R和Q的质量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M和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

A.1∶2 B.1∶4

C.9∶16 D.4∶9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是不需考虑具体方程式的书写的;而根据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质量比是要考虑具体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的。这是学生最易混淆不清的地方;搞清楚这两点很易选出正确答案选A。

三、 审题不清或审题不全

例1:为了证明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依次通过①澄清的石灰水 ②浓硫酸 ③炽热的氧化铜 ④澄清的石灰水。

④中变浑浊的现象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

分析:学生往往简单审题不清而回答有二氧化碳的存在,或者审题不全仅仅回答有二氧化碳的生成,正确应该回答出有二氧化碳的生成从而证明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

例2.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能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收集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分析:一般学生都能明白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气体的方法;但题目已知“一氧化氮能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不能选用排空气法,很多学生由于审题不仔细而错误的认为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正确答案只有选B,用排水法。

四、 基础不牢,思维不精

例1.现有 100g 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要使它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此时溶液仍未达到饱和),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

A.溶剂蒸发掉一半 B.溶剂蒸发 50g

C.再加入 10g 溶质 D.再加入 12.5g 溶质

分析:马虎的学生很容易简单的认为溶质的质量增大一倍或溶剂减少一半,溶质质量分数就增大一倍了。而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来分析就能避免错误。蒸发溶剂时溶质的量不变,按照公式,分子值不变分母的值减少一半比值增大一倍,所以蒸发溶剂的量应为原溶液量的一半,增加溶质一倍的量溶液的量也随之而增加,比值增加不到一半,所以增加溶质的量应超过一倍量,正确答案选B、D。

例2.在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的生石灰放入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搅拌并冷却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剂的质量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C.溶质的质量增加

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加

分析:生石灰放入水中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但原来溶液是饱和石灰水,所以生成的氢氧化钙不溶,这一点学生往往能考虑到,但对于原溶液由于水参加化学反应而质量减少导致溶液中一部分溶质氢氧化钙也减少认识不到。正确答案选C。

五、 记忆不清,难作答

例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与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

分析:学生往往对元素在地壳中、空气中、人体中、海水中、宇宙中等元素的含量记忆不清;或者对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难以正确区分,如把空气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误认为是硅元素而做出错误的解答。

六、类比推理机械化

例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B.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分析:饱和溶液如果降温析出晶体,由于溶质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变小,饱和溶液如果恒温蒸发溶剂析出晶体,由于溶质、溶剂成比例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所以选项A正确,学生往往只考虑了第一种情况而忽略第二种情况而认为选项A错误;选项C中,学生往往忽略前提条件“同一温度下”而以为正确;选项D中,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如果通过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加,而通过改变温度达到饱和,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学生同样往往只考虑了第一种情况而忽略第二种情况而认为选项D错误。正确答案选C。

例2.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证明该固体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B.某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C.某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

D.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氯离子

分析:A中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气体没有检验是否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氢气,固体也可能是活泼金属;B中溶液中若有银离子,滴加氯化钡溶液也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D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没有说明是否溶于稀硝酸,溶液中若含有碳酸根离子也有沉淀生成,故选项A、B、D均错误。C中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说明显碱性但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如碳酸钠属于盐但溶液显碱性。

七、 信息收集欠缺,知识面狭窄

例:节水徽记的涵义?

为了使学生减少失误,获得高分,我们建议学生应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多加训练强化基础,开展课外探究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动脑和动手能力。采用多种手段搜集信息,定期举行化学知识竞赛,激发学生思维并灵活运用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全面审题,谨慎答题的良好习惯。

北京高考安排科目怎么安排

一、常见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俗名 学名 化学式

金刚石、石墨 C

酒精 乙醇 C2H5OH

熟石灰、消石灰 氢氧化钙 Ca(OH)2

生石灰 氧化钙 CaO

醋酸(熔点16.6℃,固态称为冰醋酸) 乙酸 CH3COOH

木酒精、木醇 甲醇 CH3OH

干冰 固态CO2 CO2

铜绿、孔雀石 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

胆矾、蓝矾 硫酸铜晶体 CuSO4·5H2O

氢硫酸 H2S

亚硫酸 H2SO3

盐镪水(工业名称) 氢氯酸、盐酸 HCl

水银 汞 Hg

纯碱、苏打、面碱 碳酸钠 Na2CO3

纯碱晶体 碳酸钠晶体 Na2CO3·10H2O

酸式碳酸钠、小苏打 碳酸氢钠 NaHCO3

苛性钠、火碱、烧碱 氢氧化钠 NaOH

毒盐、硝盐(工业名称) 亚硝酸钠 NaNO2

氨水 一水合氨 NH3·H2O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

4、淡**:硫。

5、绿色:Cu2(OH)2CO3为绿色

6、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其余溶液一般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7、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沉淀:Cu(OH)2 ;红褐色沉淀:Fe(OH)3,白色沉淀:其余碱。

8、(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9、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和H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PbSO4不溶于水,AgSO4微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

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有一句口诀可帮助同学们记忆这些东西: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

四、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9、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10、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1、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2、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4、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5、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6、唯一的非金属液态单质是溴;

17、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

18、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

19、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

20、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

21、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五、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r2 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 、OH- );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 (如 Cl- 叫氢氯酸根).

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

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子)。

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如O2和O3。

8、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9、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如氦原子。(第一层为最外层2个电子)。

10、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因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构成的分子或原子团)只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 单核粒子 (一个原子一个核)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1、(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质而言)(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如同温度则一定)(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4) 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数值一定大于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数值,即 S一定大于C 。

12、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13、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

14、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应。

15、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如NH4NO3 (前面的N为-3价,后面的N为+5价)

16、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但不是金属离子。

17、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H+ 、NH4+ 。

18、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碱;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盐;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酸和碱;不一定含氢元素的是盐和氧化物;盐和碱组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 、NH3 、H2O);酸组成可能含金属元素(如:HMnO4 叫高锰酸), 但所有物质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属元素 。

19、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2CO3 溶液显碱性。

20、 酸式盐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 (即PH不一定小于7),如NaHCO3溶液显碱性。但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所以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21、 酸溶液一定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O4 、NaHSO4 溶液都显酸性,而 NaHSO4 属盐。 (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含H+的溶液)。

22、 碱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OH、Na2CO3 、NaHCO3溶液都显碱性,而Na2CO3 、NaHCO3 为盐 。 碱溶液就是碱的水溶液,碱性溶液就是指含OH-的溶液)。

2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它是酸氧化物,其对应的酸是高锰酸,即HMnO4 );记住:碱性氧化物中只K2O、Na2O、BaO、CaO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碱。

24、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 ),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 ★常见的酸性氧化物:CO2 、 SO2 、 SO3 、P2O5 、 SiO2 等,酸性氧化物大多数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记住二氧化硅(SiO2 )不溶于水 。

25、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6、所有化学反应并不一定都属基本反应类型,不属基本反应的有:①CO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②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③有机物的燃烧。

27、凡是单质铁参加的置换反应(铁与酸、盐的反应),反应后铁一定显+2价(即生成亚铁盐)。

28、凡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凡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变化,只要看参加反应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与生成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大换小增重,小换大减重”.

29、凡是同质量同价态的金属与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产生氢气的质量就越少。

30、凡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如K、Ca、Na),就一定不能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但它们与酸反应是最为激烈的。 如 Na加入到CuSO4 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 : 2Na+2H2O =2NaOH+H2 ↑;2NaOH+CuSO4 =Cu(OH)2 ↓+Na2SO4 。

31、凡是排空气法(无论向上还是向下),都一定要将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32、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在装药品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 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

33、书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不一定都写在左边。如NH3 、CH4.

34、5g某物质放入95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5%。

可能等于 5%,如NaCl、KNO3 等;也可能大于5%,如K2O、Na2O、BaO、SO3 等;也可能小于5%,如结晶水合物以及Ca(OH)2 、CaO 等。

◆相同条件下, CaO或Ca(OH)2 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六、初中化学中的“三”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8、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31、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2、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

33、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4、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35、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尘)。

36、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主要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37、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性。

38、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点燃的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39、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40、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

41、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七、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顺序背诵) 钾钙钠镁铝 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个口诀:贾盖那美驴,新蹄喜牵轻,统共一百斤

意思:有一条美驴的名字叫贾盖,换了新蹄子就喜欢驮(牵)轻的货物。统计一下,才100斤

①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

②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

③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排在后面的金属跟排在前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应。

④混合盐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

注意:*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变为+2价的亚铁

八、金属+酸→盐+H2↑中:

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

②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③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3、物质的检验

(1)酸(H+)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

方法3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

(2)银盐(Ag+)检验。

将少量盐酸或少量可溶性的盐酸盐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Ag+的存在。

(3)碱(OH-)的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于7,则证明OH-的存在。

(4)氯化物或盐酸盐或盐酸(Cl-)的检验。

将少量的硝酸银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Cl-的存在。

(5)硫酸盐或硫酸(SO42-)的检验。

将少量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SO42-的存在。

(6)CO32- 或HCO3-的检验。

将少量的盐酸或硝酸倒入盛有少量待测物的试管中,如果有无色气体放出,将此气体通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果石灰水变浑,则证明原待测物中CO32-或HCO3-的存在。

*SO42- 与Cl- 同时存在,若要检验时,则必须先用Ba(NO3)2溶液检验并除尽SO42- ,然后再用AgNO3 溶液检验Cl- ,因为若先加入AgNO3,则AgNO3与SO42-反应生成AgSO4是微溶物,因而分不清是Cl-还是SO42-。这儿必须用Ba(NO3)2,若用BaCl2,则引入了Cl-。

(6)铵盐(NH4+):

用浓NaOH溶液(微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九、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中:

①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②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轻,金属变重。

③在金属+酸→盐+H2↑反应后,溶液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十、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

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③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④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十一、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①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②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③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十二、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②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十三、原子结构知识中的八种决定关系:

①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②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③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④电子能量的高低决定电子运动区域距离原子核的远近。

因为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越远的能量越高。

⑤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金属,>或=4为非金属,=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稀有气体元素。

⑥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失电子,>或=4为得电子,=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稳定。

⑦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

原子失电子后元素显正价,得电子后元素显负价,化合价数值=得失电子数。

⑧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原子失电子后为阳离子,得电子后为阴离子,电荷数=得失电子数

十四、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①使用托盘天平:使用托盘天平时,首先要调节平衡。调节平衡时,先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然后转动平衡螺母到达平衡。

②加热:使用试管或烧瓶给药品加热时,先预热,然后集中加热。

③制取气体:制取气体时,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品。

④固体和液体的混合:固体液体相互混合或反应时,要先加入固体,然后加入液体。

⑤试验可燃性气体:在试验氢气等的可燃性时,要先检验氢气等气体的纯度,然后试验其可燃性等性质。

⑥氧化还原反应:用还原性的气体(如H2、CO)还原氧化铜等固体物质时,一般需要加热。实验时,要先通一会儿气体,然后再加热。实验完毕,继续通氢气,先移去酒精灯直到试管冷却,然后再移去导气管。

⑦稀释浓硫酸:稀释浓硫酸时,先往烧杯里加入蒸馏水,然后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装瓶。

⑧分离混合物: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食盐和硝酸钾的混合物,当食盐占相当多量时,可以先加热蒸发饱和溶液,析出食盐晶体,过滤,然后再冷却母液析出硝酸钾晶体;当硝酸钾占相当多量时,可以先冷却热饱和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过滤,然后再蒸发母液,析出食盐晶体。

⑨中和滴定:在做中和滴定的实验时,待测溶液一般选用碱溶液,应先向待测溶液中加入酚酞试剂,使之显红色,然后逐滴加入酸溶液,搅拌,直至红色恰好退去。

⑩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然后接着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⑿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然后再通过盛有石灰水的洗气瓶。

⒀检验酸性气体或碱性气体:检验氯化氢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蓝色石蕊试纸,然后用试纸检验使之变成红色;检验氨气时,先用蒸馏水润湿红色石蕊试纸,然后用试纸检验使之变成蓝色。

⒁金属和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混合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金属混合物与一种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也是“先远”“后近”。如Al和Mg同时和FeCl3溶液反应,Mg与Fe的距离远,Al与Fe的距离近(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顺序)。

十五、反应中的一些规律:

①跟Ba2+反应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的一定是SO42-,沉淀为BaSO4.

②跟Ag+反应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的一定是Cl-,沉淀为AgCl。

③跟盐酸反应产生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一定是CO32-(也可能为HCO3- 离子,但一般不予以考虑)*凡碳酸盐与酸都能反应产生CO2气体。

④跟碱反应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的,一定为NH4+(即为铵盐)。

*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只有NH3(NH3+H2O=NH3·H2O)。

⑤SO42- 与Cl- 同时存在,若要检验时,则必须先用Ba(NO3)2溶液检验并除尽SO42- ,然后再用AgNO3 溶液检验Cl- 。

⑥可溶性的碱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碱受热才能分解。Cu(OH)2 △ CuO+H2O。

⑦可溶性的碳酸盐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碳酸盐受热才能分解。CaCO3=CaO+CO2↑(酸式碳酸盐也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十六、实验中的规律:

①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

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②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

③凡是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④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

⑤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下。

⑥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先要检验它的纯度。

⑦凡是使用有毒气体做实验时,最后一定要处理尾气。

⑧凡是使用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一定是“一通、二点、三灭、四停”。

十七、实验基本操作中的数据:

1、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要使用漏斗,但酒精量不得超过灯身容积的 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不少于 。

2、用试管振荡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

3、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还应注意液体体积不宜超过试管容积的 。加热时试管宜倾斜,约与台面成45度角。

4、用试管盛装固体加热时,铁夹应夹在距管口的 处。

4、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0.1克。

5、如果不慎将酸溶液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如果是浓硫酸,必须迅速用抹布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

6、在实验时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7、使用试管夹时,应该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固定在离试管口的 处。

直击中考——化学总结四

先请大家看懂并熟记下图,这是初中化学所有基本概念和原理的一个总结。

照着这张图,我们来一一归纳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物质的变化分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从宏观上讲: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无其它物质生成。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则为化学变化,反之为物理变化。从微观上讲: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构成原物质的微粒是否变化。若构成原物质的微粒本身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物质的微粒,则该变化为化学变化;若构成原物质的微粒只是因为微粒间的间隔距离等因素发生变化,而微粒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则此变化为物理变化。要注意,这些都是在原子核内部结构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如原子核内部结构发生改变,则属于物理变化。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这句话是不对的。

例如: ,有新物质生成,但这属于物理反应。

高三化学教学工作经验分享

北京高考科目安排如下:

2023北京高考科目包括,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目满分150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由高考考生自主选择3门参加考试,选考科目成绩按要求进行折算,每科目满分100分。

2023北京高考时间安排:

1、6月7日:语文9:00-11:30,数学15:00-17:00;

2、6月8日:外语笔试15:00-16:40,其他外语(含听力考试)15:00-17:00

3、6月9日(学考等级考):物理8:00-9:30,政治11:00-12:30,化学15:30-17:00;

4、6月10日(学考等级考):历史8:00-9:30,生物11:00-12:30,地理15:30-17:00。

2023北京高考前如何备考

1、查漏补缺,稳定心态

北京考生高考各科备考要回顾基础知识,将心态调整平稳。在制定应考策略时,应特别关注过去模拟题中的各类易错题,每天规律性地抽出时间复习做过的大型模拟考试试卷;

北京考生应将重点放在应考策略上,而不是重难点的强加记忆,这样既有助于增强考生自信心、稳定情绪,也有助于寻找题感,加快进入考试状态,以提高考试答题效率。

2、精力充沛,保持健康

北京考生要注意考前三天的生活同样非常关键,生活应该趋向程序化,合理作息保持精力充沛,饮食切忌大变化,注意营养均衡,保证体力脑力能量消耗得到充分补充;

北京高考前的膳食并没有必要突击加强营养,保持平常饮食才能为高考的稳定发挥莫定基础。高考前的精神才是最紧张的,对于知识的输入少之又少,这就需要在精神上适度解压,通过心理暗示营造出应对北京高考的积极心态。

 导语:高三化学教学工作经验分享?由于?五严?的规定,教学时间大大缩短,实施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刻不容缓。教师必须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好的资料是贴近学生实际的资料,我选择使用上述资料,在复习中节省了自己的许多精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三化学教学工作经验分享

 一、在备课方面我注重团结意识,发挥集体的力量。

 随着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变迁,学生的教材也是一届一届的不断更新,特别是我们化学学科。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教学。为了我们学校在今后的成长的历程中更好的发展,为了我们学生更好的发展,更为了我们自己今后在教学中更好的发展。要想做好这一切单靠哪一个老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必须集中大家的力量、集体智慧。

 在整个高三工作中,我个人认为我们化学组做得比较好的一点是回顾、总结上周在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汇总学生的易错题,通过这些信息出一套易错重做题,让学生错题重做,错题重现。

 二、在备课的过程中以研究考纲,考题为主流,把近五年的高考题分类多做几遍,这一点我就不多讲了。

 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认真地做好每一个细节部分,另外针对于不同学生注重分层教学,个别辅导

 我在课堂教学上,怎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眼球,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每节课我都要花费很大心思去备课,特别是新课的导入。比如:

 在讲氯气的时候我提前给学生设计了一个问题

 办公室里有位老师喜欢养金鱼,她手脚很勤快,经常给小金鱼换自来水。结果不几天小金鱼都死了,同学们能帮老师调查一下金鱼的死因吗?是自来水中什么物质使小金鱼窒息了呢?由此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充满了兴趣

 在讲到原电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时我是利用一个小故事来导入

 ?短命的游艇有一位喜欢追赶时髦的富翁决定建造一艘海上游艇奢侈豪华,他不惜重金让造船师用最昂贵、漂亮、对海水有很强抗腐蚀能力的镍铜合金将船底包起来。由于这种镍铜合金的机械强度不够大,于是造船师不得不用特种钢来制造游艇的许多零件,在一片赞美声中,游艇徐徐下水,畅游与碧海波涛之中。可是未过数日,这艘游艇底部由于白孔千疮,过早地结束了生命。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在我讲到金属钠时,我在课堂上给学生做了一个魔术:水点酒精灯就是用水来把酒精灯点燃,学生都惊讶的睁大了眼睛,他们都打破沙锅问到底,其实原因很简单,金属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酒精灯点燃。同时在讲课时还注意学科之间的交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对学生的管理要严中有爱

 在学习上我对学生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比如作业我要求学生必须按时独立的完成,另外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我还要求学生的作业必须按照我要求的格式完成,这样的作业看上去非常整洁,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学生的卷面有所好转。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今日事今日毕,莫让今事留明日,慢慢的学生把那种拖沓的习惯改掉了。

 在生活上对学生尽量的多关心一些,有一次,一个学生午休时间向我请假,我问他要干什么去,他说要带断了,要出去买腰带。我想午休不休息下午肯定没有精力听课,我又想到我家还闲着一个腰带,于是我对学生说:?你别请假了,中午还是要午休的,我家里还闲着一根腰带,你先用着等大休回来后再还我。?学生欣然答应了,高兴的屁颠屁颠的跑了。就这样一件小事,他在学习上比以前更积极了,和我的关系更融洽了。

 下面我再简单的说一下我现在带高一的一些情况,为了新生8.14号接新生报道,我费了不少心思,因为第一天家长对学校的印象,对班主任的印象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第一天的准备工作,我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的.:

 1、当我拿到四班的名单时我用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来研究学生的名字,家庭住址等一些信息,因为我要用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他们,这对以后的管理会有好处的。

 2、在8.13号晚上我和我对象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着意排得整整齐齐,要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感觉。

 3、利用黑板文化来激发学生的意志,我就想怎样利用黑板才能给学生留一个更深的印象,写点什么才更能激发学生的求学欲望,如果仅写个欢迎新同学我觉得太俗了没什么新意。我绞尽脑汁想了又想最后决定,先让我对象化几个向日葵象征欣欣向荣的学生,我又在旁边写了一段话?同一个梦想让我们从不同的地方走进同一课堂,为了这一梦想,让我们扬帆远航,众然历尽曲折沧桑,我们定然回到达成功殿堂?在第一天学生写的走进高新的第一天中提到这一句话给他们的鼓动很大。

高三化学教学工作经验分享

 一、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

 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每位教师的电教课比例都在90%以上。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认真上好的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二、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

 本学期学校推行了多种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本学期上了一节区级示范公开课。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加强业余时间的业务学习

 积极学习各种知识,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知识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以适应当前教育的形式,给自己充电。我还利用晚上和周末的业余时间到电脑学校学习。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同时也帮助其他同志制作课件,上网查找资料等等。

 四、下学期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争取上做到课课清、段段清。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3、加强守纪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课下也要按校纪班规严格约束自己。

 4、以平等的心态去和学生交流,以真诚的心去换取学生的信任,真正做到将心比心,不仅让学生敬畏你更要亲近你,打心眼里接受你爱你疼你。

 5、在教学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能力和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高三化学教学工作经验分享

 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面临新高考,老师们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因此,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只要根据近几年来宁夏等课改先行高考形式,重点研究一下宁夏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与以往教材、课程标准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化学史等阅读材料。很显然,这些变化已体现在高考命题中,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3.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二、强化?双基?,构建?网络?,突出主干知识的教学

 核心知识:考试大纲中对测试内容要求为理解(掌握)层次的知识。《考试大纲》里列出的化学核心知识占39.8%,其中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占21.2%,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占6.8%,有机化学基础占3.4%,化学实验占2.5%,化学计算占5.9%。化学计算自2005年起没有单独成大题,而是融入无机、有机、实验三块之中,趋于淡化。

 高考无论怎样改,?双基?都是很重要的。加强?双基?教学是我们每年在高考之后都要强调的话题,而且是如何强调也不过分的。从2008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来看,造成绝大多数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不是试题的难度,而是学科?双基?上的不足。这就启示我们,高考复习备考时一定要降低重心,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不盲目追求考试 ?热点?。故在复习备考时,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基础性和全面性,要把落实?双基?放在首位。首先,要认真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依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对每一个知识点逐一落实,不留盲点,全方位复习。同时,要注意每年考试说明中的?变化点?,这些?变化点?在高考中一般都有所体现。其次,当学生把课本知识弄懂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物、化学实验等知识分别通过点、线、面连成知识网络,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但要注意知识的归纳不局限于某一章节,要将整个中学阶段的相关知识融入其中,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三、切实抓好三轮复习,夯实基础知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打好基础、落实基础是首轮复习的首要任务。进入第一轮复习前,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遗忘较大,这一轮花费的时间也最多,大约六个月左右。

 第一轮:夯实基础,系统构建化学知识结构。

 任务:以课本为中心,按照教材的结构体系,进行系统的单元复习。不仅要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理清知识脉络,熟悉知识的落脚点,而且还要勤于动脑、动手,做一些各种类型的练习。

 措施:回归教材,突出知识?全、联、活?,采取?查、讲、练、考?四环节进行。全:细致无漏,知识覆盖面要全。联: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把分散、零碎的知识要联系起来。活:专题训练,思维变通,灵活运用。查:检查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情,教师对学生的薄弱之处做到心中有数。增强?讲、练、考?的针对性。 讲: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使知识规律化;练:每讲完一个专题,配以适当数量的练习;考:每考一次,及时对试卷进行分析、讲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做好错误统计;教师自我反思、回顾、诊断、总结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和复习方法。

 第二轮:培养综合能力,提高化学综合素质。

 任务:重点是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和网络化。即将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能力、迁移能力、运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同时也是查漏补缺的重要阶段。

 措施:分块归纳,专题讲座、强化训练。重点放在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上

 第三轮:综合训练,提高实战能力。从知识、能力、心理上全面做好考试准备,提高学生对高考的适应性和应试能力。

 四、抓落实,向规范化训练要质量

 学生的应试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卷面上,在卷面上,不会做和会做做不对及会做做得慢都是等效的,所以,有人提出高考成功的秘诀是:会题做对。这种观点是很有道理的,怎样才能做到?会题做对?呢?这些可以通过规范训练、规范讲评,得到较好的解决。

 1、要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首先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从语言表达到化学用语的书写,教师要身体力行,做好表率。要重视自己的言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要营造规范训练的氛围,将规范教育寓于常规训练之中。提出?糊里糊涂做十题,不如明明白白做一题?等标语口号,时刻警示告诫学生。

 3、限时限量,对学生进行解题速度和准确率的规范训练。后期复习,训练很多,但要多搞定时训练,形式可不拘一格,可以是整套摸拟,也可以是专题训练某一题型,时间可以是一小时,也可以是一课时,也可以是10分钟、20分钟、30分钟等。

 4、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暴露思维过程,针对学生思维上的缺陷,对症下药,讲清错因,并辅以跟踪补偿训练,在纠错改错中达到规范训练的目的。

文章标签: # 一定 # 溶液 #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