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2014山东高考真题,2014山东高考历史题

tamoadmin 2024-05-28 人已围观

简介1.2015年高考历史山东2.如何提高做历史选择题的准确率3.山东 高考 时间4.山东高考考卷是全国几卷5.高考文综历史41题题型纵观几年的山东高考,我们不难发现,藏在作文题背后的主题,无非就是三个大方向。世界所需要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价值观世界所需要的正确的人生定位——人生观青少年特有的精神风貌(理想、奋斗、挑战困难、质疑、公民意识)——世界观今年亦是如此。首先我们先来看看2014山东高考语

1.2015年高考历史山东

2.如何提高做历史选择题的准确率

3.山东 高考 时间

4.山东高考考卷是全国几卷

5.高考文综历史41题题型

2014山东高考真题,2014山东高考历史题

纵观几年的山东高考,我们不难发现,藏在作文题背后的主题,无非就是三个大方向。

世界所需要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价值观

世界所需要的正确的人生定位——人生观

青少年特有的精神风貌(理想、奋斗、挑战困难、质疑、公民意识)——世界观

今年亦是如此。首先我们先来看看2014山东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材料大意:打开一扇窗,你会看到一幅图画,有人看到静,有人看到闹,有人看到俗,有人看到雅。

根据材料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完成文章。

今年以材料作文为基本形式,之前不止一次的给学生讲过,作文以材料作文为难度顶峰,材料作文尤其以热点类和寓言类为最大难度,而今年的作文审题本身不难, 符合山东卷出题“不藏考点,不考偏点”基本特征。今年的材料作文,考生们抽出3-6分钟的审题时间完成审题,还算比较顺畅,所以,只要围绕题目书写难度都 不太大。

其次今年的“窗外风景”,还是有值得思索的部分,在命题主旨上,继承了“不平凡的真善美”和“历史的哲学的思辨”这两大不变的主题,“内挖人性中的闪光点 与多元性”与“外探社会中的真善美和深思索”的哲学矛盾,体现哲学的内蕴。山东卷语文作文出题思路在探寻考生对于社会、人生、自我的价值实现、人生定位等 方面的思索与评价层面继续加深,逐步走向更广义的发展方向,立意标准也相比于之前占到更重要的地位上。

从审题点上来说,材料提出主干来对考生来说并非困难,文章沿着“窗外风景”——“所见不同”——“雅、俗、静、闹”的思维流程,这样我们就容易抽取在题目 中的相应信息,在整个的思维流中,雅俗静闹是一个维度而人们的角度人又是一个维度,也就是说,从对待景物的看法角度来看强调了“人生价值的选择”“人生定位”这两个大层次,而在人们的格局这个角度来说“人之所以产生不同的认识是由人的经验阅历决定”与“格局不同视角不同”也是可以突破的内容,在内容中包含 这些的属于完美审题。

关照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这三观是山东卷的常态,在去年的山东高考中,莫言改错体现着从关注大众观点到关注个体思维融合关注社会, “自省”成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在今年山东“我叹风景歌咏志”终于走上了“格局与境界”的道路,总得来说,今年的山东高考语文作文相对平稳,部分思辨性较强的文章将会产生高分作文。

2015年高考历史山东

山东2023高考时间科目表分三天进行。

具体时间分配:

1、山东高考语文科目时间:6月7日9:00—11:30

2、山东高考数学科目时间:6月7日15:00—17:00

3、山东高考英语科目时间:6月8日15:00—16:40

4、山东高考物理科目时间:6月9日8:00—9:30

5、山东高考思想政治科目时间:6月9日11:00—12:30

6、山东高考化学科目时间:6月9日15:30—17:00

7、山东高考历史科目时间:6月10日8:00—9:30

8、山东高考生物科目时间:6月10日11:00—12:30

9、山东高考地理科目时间:6月10日15:30—17:00

考试政策及分数:

山东省夏季高考实行“3+3”考试模式,包括国家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等3科,以及考生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科中选报的3科。

国家统一高考外语分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6个语种,由考生任选其中一个语种参加考试。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由3科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自主选择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成绩为750分。

高考答题技巧:

通览全卷,迅速摸透题情:

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建议拿到卷子以后看一下,看看考卷一共几页,有多少道题,了解试卷结构,通览全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

答题顺序:

从卷首依次开始,一般地讲,全卷大致是先易后难的排列,所以,正确的做法是从卷首开始依次做题,先易后难,最后攻坚。有的考生愿意从卷未难题开始做,他们认为自己前面的题没有问题,好坏成败就看卷末的难题做得怎么样。

开始时头脑最清醒,先做最难的题成功率高、效果好,想以攻坚胜利保证全局的胜利。

答题策略:

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做简单题、熟悉的题,再做综合题、难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果断跳过啃不动的题目,从易到难,可以增强信心,但也要注意认真对待每一道题,力求有效,不能走马观花,有难就退,伤害解题情绪。

以上数据出自高三网。

如何提高做历史选择题的准确率

1.2015高考文综历史山东卷和全国卷有哪些不同

你是为了备战高考吗?如果是,可以不用研究山东卷了,因为从明年开始,山东文综使用全国卷考试,不用山东卷了。

说一下区别:选择题历史部分全国卷是12个,山东卷是11个。

全国卷选择题一般会有1~2个图标题,但不会太多,而且没有组合题,就是圈一圈二圈三圈四那样的,也没有否定式选择题,如不正确的是,不能说明,错误的是,这样的这四五年全国卷都没有出现过。

然后是大题,区别很大,山东这两年两道大题形式都比较新颖,但是考查的比较简单,很容易找到切入点。

全国卷40题一般都是两段材料,两个设问或者三个设问,综合性比较强。但41题,很难把握题型,这个题的题型每年都变,但均是开放性的试题,有时候不容易找准切入点,关于这个题,如果是为了备考,最好下载近四年的全国卷看一下这个题型,然后多做一下这个题型的题,熟悉一下41题的模式,因为每年都不一样,所以明年会是什么样的题型很难说,到时一定要静下心找好切入点。

最后是选做题,全国卷是四个选一个,山东卷是三选一。但是全国卷选做题的特点是选做内容不出教材上的,除了战争与和平这个和教材沾边,其他三个都不从教材上出题,所以一般老师会让学生选做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因为这两个相对比较简单,可以联系必修内容和给的材料就能答题。当然战争这个也可以。当然四选一选择范围更大,选你自己最有把握的一个答就可以了。要说明的是选做题全国卷占15分,山东卷只占10分,所以分值高了5分,一定要更加重视。

2.2015历史选考

政治选修一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选修二 经济学常识选修三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选修四 科学思维常识选修五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选修六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地理选修一 宇宙与地球二 海洋地理三 旅游地理四 城乡规划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六 环境保护历史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三 20世纪战争与和平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五 探索历史的奥秘六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我们 选得地理是1,5,6 政治2,还有一个不知道学不学历史1,2,4 老师说 先修够学分再说全上完,有点不现实 没时间复习呢! 如果对你有帮助,劳驾点下五星采纳,祝您愉快!记得采纳哦~。

3.2015年山东夏季高考时间和科目有哪些

6月7日考语文和数学,8日考综合和外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各为150分,综合满分300分,各科累计总分750分。

其中,语文、数学、综合由山东自行命题,外语使用全国卷。 文史类考生考语文、数学1(适用于文史方向)、外语、综合1(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理工类考生考语文、数学2(适用于理工方向)、外语、综合2(包括物理、化学、生物)。

语文、数学、外语试题满分各为150分;综合1和综合2试题满分各为300分;各科累计总成绩满分为750分。 语文、数学、综合1、综合2由山东省自行命题,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由教育部命题。

命题依据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夏季高考)山东卷考试说明》进行。 报考外语或有外语口试要求专业的考生须参加外语口试。

外语口试工作由各市招生考试机构负责组织,口试内容与时间由各市自行确定。口试成绩须于7月3日前报送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4.2015年山东高考各科难度大吗

其实今年的高考题,比以往年份的题目都偏难,不要听什么新闻上的报道说今年的简单,记者采访一般只是采访一两个人并不代表全部,今年的语文题型已经面向全国卷来出,在这一方面已经是将一些山东考生打的措不及防,语文作文其实将最重要的地方删减,导致作文难度的上升,而今年的数学题目偏难,很多考生并没有答完题,这是不分文理的!而英语则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文综方面的话,地理和政治都是比较正规的,题目类型的设置十分的好,并没有特别难的题,但是历史,今年山东考生历史第二卷平均分是19分,历史的题型比较新颖,而且题目难度比较大。

希望你能考个好成绩!!

5.2015山东高考本科共录取多少人

据悉,今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共录取考生552824人。其中,春季高考录取67052人。本科录取253621人,本科录取率达到36.43%;专科录取299203人。本专科录取率为79.41%。

相比来看,今年山东本科录取率创4年来新低。

据分析,本科录取率下降与今年报考人数猛增有关。2015年,山东共有696198人报名参加高考,比去年增加43969人,增幅为6.7%,这是山东省高考报名人数自2012年跌至“谷底”以来连续第三年上涨。然而,由于延续了十几年的高校扩招在饱受争议之后开始趋于平和等因素,导致录取率比去年略有下降。

根据数据计算,更受关注的夏季高考本科录取率为40.9%,也创下历史新低。记者了解到。今年夏季高考人数比去年增加22541人,增幅为4%。虽然报名人数猛增,但今年夏季高考实际录取人数并未有大幅增加,仅比去年增加了721人,由此造成夏季高考录取率降低。

6.2015年山东高考各科难度大吗

其实今年的高考题,比以往年份的题目都偏难,不要听什么新闻上的报道说今年的简单,记者采访一般只是采访一两个人并不代表全部,今年的语文题型已经面向全国卷来出,在这一方面已经是将一些山东考生打的措不及防,语文作文其实将最重要的地方删减,导致作文难度的上升,而今年的数学题目偏难,很多考生并没有答完题,这是不分文理的!而英语则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文综方面的话,地理和政治都是比较正规的,题目类型的设置十分的好,并没有特别难的题,但是历史,今年山东考生历史第二卷平均分是19分,历史的题型比较新颖,而且题目难度比较大。

希望你能考个好成绩!。

7.山东教育招生考试院怎样查询2016年高考成绩

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简称“鲁”,省会济南。先秦时期隶属齐国、鲁国,故而别名齐鲁。山东地处华东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西部连接内陆,从北向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拱卫京津与渤海湾,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则临靠较宽阔的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

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儒家思想的创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创始人墨子、和文化的创始人柳下惠、军事家吴起等,均出生于鲁国。姜太公在临淄(今淄博市临淄区)建立齐国,成就了齐桓公、管仲、晏婴、鲍叔牙、孙武、孙膑等一大批志士名人;齐国还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

山东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人口第二大省、中国温带水果之乡,国内生产总值列全国第三,占中国GDP总量的1/9。2013年,山东与广东、江苏,一起被评为中国最具综合竞争力省区。

山东是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2014年世界杯帆船赛、世界园艺博览会、APEC贸易部长会议,2015年世界休闲体育大会、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举办地。

山东 高考 时间

先对课本的内容熟悉,然后分析一下错题,这是我们高考前复习时历史老师传授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吧! 其实历史的选择题出法不过就是那几种,你只要掌握好方法要领去判断选择是不难的:选择题基本上可以分为材料式、组合式、排列式、最佳、概念型,逆向式这六种基本类型。综观近几年历史学科高考,考生在选择题部分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试题所采用的干扰方式缺乏了解,下面以高考题为例子解说: 1.添枝加叶 “添枝加叶”原来是形容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是指命题者在题干或题肢中增加一些修饰、限制成分,使观点趋向绝对化。 [例1](全国文综卷Ⅰ·23)《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这段描述说明 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 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 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 [解析]该题B项题肢的设置,命题者就运用了“添枝加叶”的干扰方式。B项题肢增加了修饰、限制的词——“消除”,使观点趋向绝对化,其实题中“被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可知社会中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故B项错误。 [启示]解答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抓住题干或题肢中的主干成分,然后再对那些修饰、限制成分反复琢磨,看其是否和原观点一致,若不一致,则必然舌去。对题中出现的“所有”、“任何”、“一定”、“都”等具有绝对性的字词,一定要仔细推敲,慎重选择。 2、似是而非 “似是而非”原意是好像对,实际上并不对。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命题者一般以相关、相似、相近或相反的知识组成干扰题肢,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例2](北京文综卷·23)1940年纳粹德国在奥斯维辛建立了集监禁、劳役和屠杀为一体的集中营群。现在该遗址已被辟为纪念馆,目的是向人们警示①极端民族主义泛滥的后果②麦卡锡主义造成的后果③犹太人和波兰人被无辜屠杀的灾难④恐怖主义造成的惨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部分考生会选D,犯了“似是而非”的毛病,其关键是不能正确区分法西斯主义和恐怖主义。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建立属于法西斯主义,不属于恐怖主义,故排除④。奥斯维辛集中营建立于二战期间,而麦卡锡主义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初,故排除②。正确答案是B。 [启示]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的特定性,对相关题肢逐一辨析,谨防被似是而非的题肢所干扰。 3、答非所问 “答非所问”原意是回答的不是所问的问题。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命题者常常有意设置一些说法正确、但和题干无关的题肢作干扰,考生如果不对照题干仔细辨析,就会误选。 [例3](山东文综卷·13)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解析]以上四个题肢都涉及到党和政府发展经济的史实,A属于三大改造的内容,时间为1953-1956年,B是1956年中共八大的内容,C是1958年提出的,D则是针对“左”倾错误而采取的纠正措施,A、B、C三肢说法虽然正确,但和题干无关,纯属答非所问,故不可选。答案为D。 [启示]解答这类题目,只能选择那些与题干之间存在联系,且意思一致的题肢。对那些和题干无关,或没有直接联系的题肢,即使其本身的说法再正确也不能选。 4、张冠李戴 “张冠李戴”原来是比喻弄错了对象或事实。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这类题目往往以相关的知识作干扰题肢,考生如果记忆模糊,就会失误。 [例4](北京文综卷·19)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审时度势,不断探索,执政能力不断提高。这体现在①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②北戴河会议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④中国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七届二中全会在新中国建立前召开,故排除①选项。建立人民公社,搞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左”倾错误,不属于执政能力提高的表现,故排除②选项。由于考生没有很好地掌握史实,不少考生会误选B,就是认为七届二中全会在新中国建立后召开。 [启示]在平时的复习中,考生要注意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对重要史实,要尽可能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防止混淆不清。 5、鱼目混珠 “鱼目混珠”原是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这类试题通常以相近、相似、易混的知识作干扰题肢,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 [例5](江苏历史卷·23)当今世界人类面临许多共同问题,其中被称为“21世纪的政治瘟疫”的是 A.腐败蔓延 B.恐怖主义 C.政变迭起 D.民族矛盾 [解析]本题不少考生会认为四个选项都正确,认为腐败、恐怖主义、政变和民族矛盾都是“21世纪的政治瘟疫”,犯了“鱼目混珠”的毛病。其实腐败、政变、民族矛盾由来已久,但恐怖主义则不同,2001年“9·11事件”后,恐怖主义并未因为阿富汗等反恐战争而被消灭,反而有日益蔓延之势,成为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被称为“21世纪的政治瘟疫”。因此正确答案是B。 [启示]在高考历史试题中,几乎每年都有类似的题目。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必须对相关、相近、易混、易错的知识进行比较和辨析,才能排除干扰准确作答。 6、正逆颠倒 命题者在试卷的中间部分,一改正向思维的模式,插上一道逆向思维的试题,常常导致一些考生失误。 [例6](江苏历史卷·20)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不属于斯大林时期的是 A.推进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 B.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C.联合个体小农经济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 D.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解析]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是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故选D。但由于受正向选择思维定势的影响,有些考生选择了斯大林时期的A、B、C三项中的其中一项,而把不符合的D项舍弃了,以致失分。 [启示]解答这类选择题,关键在于判明题干的方向,在确认题目是逆向选择题的前提下,只要将原来正确的题肢舍去即可。 7、舍本求末 “舍本求末”原来是指舍弃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这类试题以现象或假象否定本质和规律,以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东西来代替根本的、主要的东西。 [例7](上海历史卷·11)20世纪初,人们把信天主教称作“吃洋教”;30年代,租界市民被外国巡捕踢了一脚,自嘲为“吃了一记洋火腿”;抗战时期的重庆有“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民谚;其他还有“吃闭门羹”、“吃香”、“吃药”等等。这些与“吃”有关的大众语汇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人向来注重字词的精练和语法的准确 B.“吃”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流行和时髦的词汇 C.中西饮食文化处于不断的交融与冲突之中 D.“吃”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 [解析]从表面看A、B、C三项和题干都有联系,本身也正确,但都不符合题干的规定性,D项才是本质上的反映。答案为D项。 [启示]解答这类试题,考生必须把“现象只看作是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自觉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才能排除干扰,否则就会舍本求末,导致失误。 8、主次颠倒 这类题目常常将相关知识的主次关系颠倒,粗略来看,题肢和题干是吻合的,实际上是以非辨证性干扰辨证性。

山东高考考卷是全国几卷

山东高考时间是6月7号至6月10号。

1、2023年山东高考具体时间安排。

6月7日9:00至11:30为语文,15:00至17:00为数学。

6月8日15:00至16:40为外语(1月8日9:00开始英语听力)。

6月9日8:00至9:30为物理,11:00至12:30为政治,15:30至17:00为化学。

6月10日8:00至9:30为历史,11:00至12:30为生物,15:30至17:00为地理。

2、山东高考试卷。

语文、数学、英语用的是新高考一卷:山东省夏季高考实行“3+3”考试模式,包括国家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等3科,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为自主命题:考生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科中选报的3科。

3、山东高考满分。

考生的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为750分。

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的卷面满分分值均为150分,总分450分;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每科卷面满分分值均为100分,转换为等级分按满分100分计入,等级考试科目总分300分。

高考的注意事项:

1、知晓考试规则。

在参加山东高考前,了解并熟悉考试规则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应该了解考试科目的要求、考试时间和地点、考试须知等。特别需要关注的是考试规定的变化和特殊要求,例如防疫措施和防作弊措施等。

2、有针对性的复习备考。

在复习备考期间,山东考生应根据山东高考的特点和考试科目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复习计划。了解山东高考的考纲和重点,注重最可能考到的知识点,掌握解题技巧和答题方法。

3、注意填写志愿。

高考后,山东考生需要准备填写志愿。填报志愿是决定升学去向的重要环节。考生应提前了解自己所报考的院校和专业的录取要求和详情。仔细研究招生计划、专业设置、就业前景等信息,合理安排志愿的选择。

以上数据来自于高三网官网。

高考文综历史41题题型

目前,山东高考考卷有4份。

1.考卷数量

山东高考考卷数量比较稳定,一直保持在3到4份之间。去年的高考,山东考生共用4份考卷。

2.减少泄题风险

制作多份考卷可以减少泄题的风险,防止某一份考卷的试题被提前泄露。此外,每份考卷的试题相对独立,可以更好地测试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应试能力。

3.分科目设置

不同的考卷可以根据不同学科进行设置,题型、难度等都会有所不同,这样更好地保证了科目的公平性。

4.突出地域特色

有些省份会在不同的考卷中增加地域特色的题目,以检验考生对本地区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山东高考考卷就可能会增加鲁文化或鲁史相关的试题。

5.带来评卷压力

但是,采用多份考卷也会给评卷带来一定的压力,需要评卷老师有更好的标准和方法,确保评分的公正性。同时,多份考卷的设计和制作也需要更高水平的教育专家和技术人员来完成。

6.合理考察学生多方面能力

每份考卷的试题难度、类型、数量等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调整的,可以合理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逻辑分析、空间想象等多方面能力,不会存在某一方面技能被过度或忽略的情况。

7.为招生录取提供更多选择

采用多份考卷可以为学校提供更多样化的入选方式,也可为招生录取提供更多选择,有助于选拔出更全面和优秀的学生。

8.年份与省份决定考卷数目

除山东省外,全国其他省份高考考卷数量也不尽相同,这与各个地区的人口、教育资源、命题特点等因素均有关系。同时,各省份的高考考卷数量也会受到年份等因素的影响,在保证公平性前提下,采用不同的考卷设置方案。

综上所述,山东高考考卷采用多份考卷设置有利于减少泄题风险、突出地域特色、合理考察学生多方面能力等方面,同时也带来了评卷压力和制作难度等问题,但其总体效果和作用是积极的。

开放性思路探讨(形成观点的两种形式)

1、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形成观点(2011、2012、2013)

A、“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B、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

2、独立地提出观点(2010、2014)C、“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两种可能:

1→ 从材料中归纳观点,如2011、2012和2013的41题

2→ 独立地提出观点,如2010和2014的41题

三种变化

1、设问关键词的变化(“评”和“说明”都已用了两年,今年?)

2、层级考查目标的变化(三个层级目标都有涉及,以实现较为全面的备考)

3、层级目标下考查角度的变化

(就上面的第二种可能,后面列举4个角度:编写目录;重构历史;再认历史;鉴别历史)

1、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形成观点(改造题)

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唐、两宋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比较表)

从材料中归纳两个关于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证

命题思路:1、模拟2013年41题,考查层级目标1,即“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2、可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3、注意设问关键词的变化; 4、结合时政和学术热点“一带一路”。

例二: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1、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在社论中正式宣布恢复高考。

2、198271.9℅,其中包产到户的占67℅.

3、1986.10,全国人大通过民法通则,使民事审判活动有了较为系统的法律依据。

4、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提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改革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

5、1994年,APEC《茂物宣言》要求各成员国在15—20年内完成贸易投资自由化。

6、 1995门,财政花了不少钱,物价也平抑不下去,既打击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又保护不了城镇居民的利益。

7、1996年,伊朗生产出身穿长袍,头戴面纱的莎拉娃娃,旨在击败德黑兰商店橱窗里的美国芭比娃娃。

8、1999年底,中国有股份制企业40多万家,其中股份有限公司6200家。

9、2001面发展,丰富了市场供应,活跃了整个城市经济。

10、2005年,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额逾2000亿美元,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请选取上表中至少三条信息,概括出一个历史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的阐释

命题思路:1、模拟2011和2012的41题,考查层级目标2,即“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2、可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3、注意设问关键词的变化; 4、结合学术热点“改革与全球化”。

2、独立地提出观点(原创题—编写目录)

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如何做“世界史”)

由于对“世界史”的理解不同,人们做“世界史”的路径也不同。西方史学传统中一直有“世界史”,而写史的方法基本上采取叠加的手段,具体可以归纳为几种:1、地域的叠加,即把一个个地区或国家的历史分开写作,然后拼在一起,形成“世界”历史。2、事件的叠加,把世界上发生的事件一件件写出来,放在一起,就组合成一个“世界”史。3、时间的叠加,按时间顺序编排内容,也就是编年史手段。4、主题的叠加,这种叠加的方式可以说是一种创新。20世纪以来人们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历史的关注对象,而有些作品就把世界上的各种历史现象加在一起而写成“世界”历史。 以上所有的叠加其实都是用纵向的视野观察历史,这是一种层叠的结构,表达的是纵向的因果关系。但新的“世界史”即“全球史”却对历史进行横向的观察,表达横向的因果关系,强调横向的关系与互动,所以它在对历史进行诠释时往往以横向素材为依据,这是新“世界史”最大的特点。 -----摘自钱乘旦《“世界史的理论、方法和内容”》

文章标签: # 高考 # 山东 #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