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新闻 教育新闻

高考光学实验题,光学实验专题

tamoadmin 2024-05-24 人已围观

简介1.高三物理光学知识点2.高三物理三大题型试题解析3.急求:“光栅测波长”实验数据4.高考物理光学必考知识点5.北京高考理综试卷题目物理化学生物试题分布6.高中物理,高考的。关于机械能、动能定理、动量这块的物理实验题都有什么?给出实验名称。最好能给出过程7.[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建筑物理采光实验高考物理考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电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高考物理都考查内容有1、物理在高考

1.高三物理光学知识点

2.高三物理三大题型试题解析

3.急求:“光栅测波长”实验数据

4.高考物理光学必考知识点

5.北京高考理综试卷题目物理化学生物试题分布

6.高中物理,高考的。关于机械能、动能定理、动量这块的物理实验题都有什么?给出实验名称。最好能给出过程

7.[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建筑物理采光实验

高考光学实验题,光学实验专题

高考物理考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电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

高考物理都考查内容有

1、物理在高考理综三门学科中,绝对不是最难考的学科,而且物理的知识点特别整齐,只有力学和电磁学两条主线,加上选考内容。很容易学会并且记住知识点。注重双基知识,注意物理思维训练,考查5个方面的能力:1、理解能力;2、推理能力;3、分析综合能力;4、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5、实验与探究能力。

2、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分析中可以看出,必修一和选修3—1在高考中所占分数值比重比较大。实验题也同样如此,必修一主要是力学实验;选修3-1主要是电学实验\多用电表的使用以及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和读数。

3、近些年的高频考点有:1、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模块的牛顿第二定律;2、静电场模块的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各种运动;3、磁场模块的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4、电磁感应模块的法拉利电磁感应定律;5、质点的直线运动模块的V-t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4、卷面布局:8个选择题(48分,14—21题,每小题6分);2个实验题(15分,22题,为力学实验,4—6分,23题为电学综合实验,约11—9分);2个计算题(共32分,24题为力学计算题,14分,25题为电学计算,18分);选考部分(共15分,热力学理论选修3-3和机械波选修3-4,各为1道选择5分和1道计算10分)。

5、学习建议:1、回归教材; 2、认真听讲;3、以纲为本,突出重点,切忌均衡用力; 4、对于高中阶段要求的基本仪器(弹簧秤、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天平、秒表、刻度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注重规范操作与读数;5、专项突破训练 。

高三物理光学知识点

高三的同学已经开始了高考第一轮复习,在这一阶段的复习当中,我们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高考物理匀变速直线 运动知识 点 总结 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高考物理打点计时器知识点

 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会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通过分析纸带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及其某时刻的速度;学会用图像法、列表法处理实验数据。

 一、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的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3.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二、实验原理

 ⑴电磁打点计时器

 ① 工作电压:4~6V的交流电源

 ② 打点周期:T=0.02s,f=50赫兹

 ⑵电火花计时器

 ① 工作电压:220V的交流电源

 ② 打点周期:T=0.02s,f=50赫兹

 ③ 打点原理:它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点迹的计时器,当接通220V的交流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接正极的放电针、墨粉纸盘到接负极的纸盘轴,产生电火花,于是在纸带上就打下一系列的点迹。

 ⑵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方法

 0、1、2?为时间间隔相等的各计数点,s1、s2、s3、?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若△s=s2-s1=s3-s2=?=恒量,即若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⑶由纸带求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

三、实验器材

 小车,细绳,钩码,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或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两根,纸带,米尺。

 四、实验步骤

 1.把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如图所示。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并在细绳的另一端挂上合适的钩码,试放手后,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一段距离,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取下纸带, 换上新纸带, 重复实验三次。

 4.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的比较密集的点子, 确定好计数始点0, 标明计数点,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两点间的距离,用逐差法求出加速度值,最后求其平均值。也可求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 作v-t图线 , 求得直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五、注意事项

 1.纸带打完后及时断开电源。

 2.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一些,以能在纸带上长约50cm的范围内清楚地取7~8个计数点为宜。

 3.应区别计时器打出的轨迹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通常每隔4个轨迹点选1个计数点,选取的记数点不少于6个。

 4.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可统一量出各计数点到计数起点0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常见考法

 纸带处理时高中遇到的第一个实验,非常重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均会高频率出现,以致在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中也做为重点考察内容,是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同学们要引起重视。

 误区提醒

 要注意的就是会判断纸带的运动形式、会计算某点速度、会计算加速度,在运算的过程中注意长度单位的换算、时间间隔的求解、有效数字的说明。

 例题1. 在研究小车运动实验中,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秒打一个计时点,该同学选择ABCDE5个记数点,对记数点进行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单位是厘米,试求:ABCDE各点的瞬时速度(m/s),小车加速度?(m/s2),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的频略是51Hz,但做实验的同学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偏大,偏小,不变 第一点为A,第3点为B,第5点为C,第7点为D,第9点为E AB为1.5,AC3.32,AD5.46,AE7.92

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

1.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

2.平动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转动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3.参考系不一定是不动的,只是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4.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运动情况可能不同,但也可能相同。

5.在时间轴上n秒时指的是n秒末。第n秒指的是一段时间,是第n个1秒。第n秒末和第n+1秒初是同一时刻。

6.忽视位移的矢量性,只强调大小而忽视方向。

7.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

8.位移也具有相对性,必须选一个参考系,选不同的参考系时,物体的位移可能不同。

9.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

10.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11.释放物体前,应使物体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12.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把两条白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盘夹在两纸带间;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让纸带通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

13.?速度?一词是比较含糊的统称,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同,一般指瞬时速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四个概念中的一个,要学会根据上、下文辨明?速度?的含义。平常所说的?速度?多指瞬时速度,列式计算时常用的是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14.着重理解速度的矢量性。有的同学受初中所理解的速度概念的影响,很难接受速度的方向,其实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而初中所学的?速度?就是现在所学的平均速率。

高考物理复习指导

(1)回归课本,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高考题再怎么灵活,它都要紧扣课本、围绕考纲来命题。只要我们的基础知识牢靠了,基本技能掌握了,以课本内容为出发点,我们就可以从容面对任何形式的高考!所以,在复习中,我们务必要加强"双基"训练。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特别是对于那些自己觉得比较抽象和陌生的知识点,一定要从弄清"为什么要引入相应概念?如何引入?怎样定义?有何含义?有哪些典型的应用?"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来强化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就这一点而言,考虑到目前学生的时间和精力的分配问题,我们在一轮复习阶段要多练选择题,因为选择题相比而言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单一,对及时巩固相关的知识点很有帮助,而且也不费时间,效率也就比较高。

(2)夯实基础知识、注意主干知识。尽管近几年来教材在变,大纲在变,高考也在变,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思路不会变,它们是高考物理考查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内容,而主干知识又是物理知识体系中的最重要的知识,学好主干知识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是提高能力的基础。在备考复习中,不仅要求记住这些知识的内容,而且还要加强理解,熟练运用,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要立足于本学科知识,把握好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明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新课程知识应用性较强,与素质 教育 的教改目标更加接近,容易成为命题点。

(3)注重学科思想方法的掌握。学习物理的目的,就是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其中的科学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仔细审题的习惯和能力。为什么不少学生感到物理课听起来容易,自己做起来难。问题就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物理学科科学的研究方法,而是死套公式。为此,在物理复习过程中要适时地、有机地将科学方法如:理想化、模型法、整体法、隔离法、图象法、 逆向思维 法、演绎法、归纳法、假设法、排除法、对称法、极端思维法、等效法、类比和迁移法等进行归纳、总结,使之有利于消化吸收,领悟其精髓,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

(4)研究题型,分类归档,注意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和归纳。高考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就必须对知识点考查的能力要求上不断翻新变化。很多试题对同一知识点的考查,有时是考查理解能力,有时却考查推理能力或分析综合能力,或以新颖的情景或新的设问角度考查同一知识点的。我们在本轮复习中应站在科学的、有效的角度上,研究考试,分析题型,精选例题,组合习题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提高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

猜你喜欢:

1. 2017高考物理实验题解题步骤

2. 2017高三物理实验总结

3. 2017高考物理知识点汇总

4. 2017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5. 2016高考物理实验知识总结

6. 2017高考物理考点预测和分析

高三物理三大题型试题解析

如果你热爱读书,那你就会从书籍中得到灵魂的慰藉;从书中找到生活的榜样;从书中找到自己生活的乐趣;并从中不断地发现自己,提升自己,从而超越自己。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 高三物理 光学知识点,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

高三物理光学知识点1

几何光学以光的直线传播为基础,主要研究光在两个均匀介质分界面处的行为规律及其应用。

从知识要点可分为四方面:一是概念;二是规律;三为光学器件及其光路控制作用和成像;四是光学仪器及应用。

(一)光的反射

1.反射定律

2.平面镜:对光路控制作用;平面镜成像规律、光路图及观像视场。

(二)光的折射

1.折射定律

2.全反射、临界角。全反射棱镜(等腰直角棱镜)对光路控制作用。

3.色散。棱镜及其对光的偏折作用、现象及机理

应用注意:

1.解决平面镜成像问题时,要根据其成像的特点(物、像关于镜面对称),作出光路图再求解。平面镜转过α角,反射光线转过2α

2.解决折射问题的关键是画好光路图,应用折射定律和几何关系求解。

3.研究像的观察范围时,要根据成像位置并应用折射或反射定律画出镜子或遮挡物边缘的光线的传播方向来确定观察范围。

4.无论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还是光的折射现象,光在传播过程中都遵循一个重要规律:即光路可逆。

(三)光导纤维

全反射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用于光导纤维(简称光纤)。光纤有内、外两层材料,其中内层是光密介质,外层是光疏介质。光在光纤中传播时,每次射到内、外两层材料的界面,都要求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从而发生全反射。这样使从一个端面入射的光,经过多次全反射能够没有损失地全部从另一个端面射出。

(四)光的干涉

光的干涉的条件是有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即相干波源。(相干波源的频率必须相同)。形成相干波源的 方法 有两种:(1)利用激光(因为激光发出的是单色性极好的光)。(2)设法将同一束光分为两束(这样两束光都来源于同一个光源,因此频率必然相等)。

(五)干涉区域内产生的亮、暗纹

1.亮纹: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用此公式可以测定单色光的波长。用白光作双缝干涉实验时,由于白光内各种色光的波长不同,干涉条纹间距不同,所以屏的中央是白色亮纹,两边出现彩色条纹,各级彩色条纹都是红靠外,紫靠内。

(六)衍射

注意关于衍射的表述一定要准确。(区分能否发生衍射和能否发生明显衍射)

1.各种不同形状的障碍物都能使光发生衍射。

2.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可以跟波长相比,甚至比波长还小。

(七)光的电磁说

1.麦克斯韦根据电磁波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提出光在本质上是一种电磁波?D?D这就是光的电磁说,赫兹用实验证明了光的电磁说的正确性。

2.电磁波谱。波长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各种电磁波中,除可见光以外,相邻两个波段间都有重叠。

各种电磁波的产生机理分别是:无线电波是振荡电路中自由电子的周期性运动产生的;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伦琴射线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γ射线是原子核受到激发后产生的(伴随α、β衰变而产生)。

3.各种电磁波的产生、特性及应用。

(八)光的偏振

光的偏振也证明了光是一种波,而且是横波。各种电磁波中电场E的方向、磁场

(九)光电效应

1.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叫光电效应。(下图装置中,用弧光灯照射锌版,有电子从锌版表面飞出,使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带正电。)光效应中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

ν0,只有ν0才能发生光电效应;②光电子的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③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④瞬时性(光电子的产生不超过10-9s)。

3.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光是不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成正比:E=hν

4.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h-W(W是逸出功,即从金属表面直接飞出的光电子克服正电荷引力所做的功。)

(十)康普顿效应

在研究电子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有些散射波的波长比入射波的波长略大。康普顿认为这是因为光子不仅有能量,也具有动量。实验结果证明这个设想是正确的。因此康普顿效应也证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十一)光的波粒二象性

干涉、衍射和偏振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波;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又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粒子;因此现代物理学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高三物理光学知识点2

公式

光的反射和折射(几何光学)

1.反射定律α=i {α;反射角,i:入射角}

2.绝对折射率(光从真空中到介质)n=c/v=sin /sin {光的色散,可见光中红光折射率小,n:折射率,c:真空中的光速,v:介质中的光速, :入射角, :折射角}

3.全反射:1)光从介质中进入真空或空气中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C:sinC=1/n

2)全反射的条件: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入射角等于或大于临界角

注:

(1)平面镜反射成像规律:成等大正立的虚像,像与物沿平面镜对称;

(2)三棱镜折射成像规律:成虚像,出射光线向底边偏折,像的位置向顶角偏移;

(3)光导纤维是光的全反射的实际应用〔见第三册P12〕,放大镜是凸透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

(4)熟记各种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利用反射(折射)规律、光路的可逆等作出光路图是解题关键;

(5)白光通过三棱镜发色散规律:紫光靠近底边出射见〔第三册P16〕。

高三物理光学知识点3

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各种频率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C=3?108m/s; 各种频率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小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 v<c。< p="">

2.本影和半影

(l)影:影是自光源发出并与投影物体表 面相 切的光线在背光面的后方围成的区域.

(2)本影:发光面较小的光源在投影物体后形成的光线完全不能到达的区域.

(3)半影:发光面较大的光源在投影物体后形成的只有部分光线照射的区域.

(4)日食和月食:人位于月球的本影内能看到日全食,位于月球的半影内能看到日偏食,位于月球本影的延伸区域(即“伪本影”)能看到日环食.当地球的本影部分或全部将月球反光面遮住,便分别能看到月偏食和月全食.

3.用眼睛看实际物体和像

用眼睛看物或像的本质是凸透镜成像原理:角膜、水样液、晶状体和玻璃体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当于一只 凸透镜。发散光束或平行光束经这只凸透镜作用后,在视网膜上会聚于一点,引起感光细胞的感觉,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产生视觉。

高三物理光学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高三物理光学知识点梳理(2)

★ 高中物理光学复习要点

★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2)

★ 高中物理选修3-4光学重要知识点

★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

★ 高中物理之带你走进光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 高考物理考点光学的总结和复习的知识点介绍

★ 高中物理选修3-4光学知识点

★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急求:“光栅测波长”实验数据

物理,向来被很多人视为理综成绩的“杀手”。由于高中物理知识点多,难度大,导致很多人对物理产生了恐惧心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 高三物理 三大题型试题解析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物理三大题型试题解析

选择题

选择题中,纯粹考察基础知识的题目有大概5道,从以下章节中抽取:相对论、光学、原子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交变电流。这些考题的特点是:知识点相对独立,没有综合应用,题型简单、易掌握。因此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只需要把这些知识点吃透就没问题了。而搞定这些知识点最好的办法,除了老师的讲解,就是做题,做历年北京市的高考原题、所有期中、期末的考试题,以及所以有区的模拟题,每章最多50道。把这些题弄明白了,考试没有理由在这些提、题上丢分。30分到手,轻而易举。

余下的三道选择题中,有两道会涉及到力学和电学的主干知识,需要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比如机械能守恒定律、电磁感应等等。这些问题需要较强的基础知识,如果后面的大题能解,那么这两道题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最后一道选择题有很强的综合性,可能是考察一种解决问题的 方法 ,比如2010年的,就是考察用图象法表示物理公式。而2008、2009两年考察的是推测的能力。可以说这道题完全是能力的体现,考的是智力和应变能力,知识点倒是次要的。

综上所述,一个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在经过一个月的“特训”以后,选择题达到做对6道的水平是非常轻松的。

实验题

再看实验题。实验题会考两道,基本上一道电学一道力学,力学实验共有八个、电学实验七个。并且上一年考过的实验,接下来的几年肯定不会再考。因此只剩下十个左右的实验。每个实验有三到五个固定的考点,也就是无论怎样出题,都离不开这几个知识点。对于实验的复习,其实只有一个字,那就是“背”。背完了把各城区的期中、期末考试、模拟考试上面的题研究明白。16分以上,稳稳收入囊中。至于花费的时间,一个月最多了。

好了,现在你还没做大题,分数大约是五十多分。你答卷所花费是30分钟左右的时间。用于复习的时间是两个月,每天拿出90分钟足矣,还是挺值的哦。

计算题

计算题,就是我们整天学的那些东西吧,什么牛顿定律、曲线运动、动能定理、动量守恒、电场力做功、磁场中的曲线运动、电磁感应之类的。这三道题中,第一道是白送的,如果你平时听讲,有一定基础,那么肯定没问题。16分等于白捡。

第二道,肯定是应用题,考察的内容包括电磁感应、复合场、机械做功、能源等等。说实话,这道题要想完全做对十分的不简单。但是,它一般会分为三个小问,第一个问几乎还是白给的,那你还客气啥?把题大概读一遍就往上写吧,一般一步就出来了。当然,你还是要对这道题考察的模型有一定的了解的。这就取决于你平时的功夫了,没别的。如果你是速成型的,那最好放弃后面的两问。理综试卷题量太大,没有太多思考的时间。如果你平时的基础较好,可以专门找些综合性强的题目做些专项的练习,一般在各种参考书上都会找到相应的模型。总的来说,这道题再难你至少也得拿下10分吧。

第三道,现在的命题者是越来越倾向于给你一道探究型的问题。一般会是纯力学或者纯电学,考察的是你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期中会设有两到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还是最基本的模型,只要你有基础是一定能做出来的。后面的问就量力而为吧。除非你基础特别好,或者已经做完其他两科并检查过一遍然后没有什么事情做,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冲击一下北京市理综最高分了。不多说,这道题8分是一定要拿到的。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策略与重点

中学物理的主干知识是:

1.力学: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三定律及其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

2.电学: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串、并联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分配;电功、电功率;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路端电压;安培力,左手定则;洛伦兹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电磁感应现象;

3.光学:光的反射和平面镜;光的折射和全反射。

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运用:

同时,我们应该注意,由于高考物理试题的题量较少,所以突出学科内综合已成为高考物理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要特别注意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运用。如:

1.牛顿第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主要是在力学、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形式中出现。

2.动量和能量的综合。

3.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主要有三种具体的综合形式:一是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二是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三是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4.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

5.串、并联电路规律与实验的综合。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粗略的计算选择实验器材和电表的量程;二是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三是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

高三物理复习的技法训练

1、强化知识网络的复习

由于第一轮针对学科知识点的复习程序已经完成、学科知识框架已全部构建,因此复习重心可以转移到串接知识点这一层面上,定期将知识点在头脑中过一遍,逐步形成以题型为主线的知识网络,将力、热、电、光、原形成一个整体,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去做 文章 ,提高自身思维的敏锐性和准确性。

注意知识的归纳和 总结 ,注意物理学科不同部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渗透,通过归纳、类比、图表、知识结构图等形式,将分布在各章节零散而又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便于记忆和巩固的知识网络,从新的高度把握整个知识结构体系,为知识的迁移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高考命题越来越重视能力与素质的考查,知识的考查难度和范围较学科物理试卷下降了,但能力的考查要求越来越高,试题越来越灵活,这要求考生多通过实验探究、课堂讨论、研究性学习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等。

理论联系实际还成为高考试题内容的一个明显倾向,这要求考生跳出题海,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迁移和活化能力,能从实际问题中获取新的信息,建立物理模型,其次还应强化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要认真搞好专题复习,对物理学的主干知识(考试说明中的II层次内容),应做到深刻理解,并能灵活运用,重视联系生活、生产实际问题的训练,重视近代物理知识、设计性实验的专题训练,对高考第一轮复习中的薄弱环节,要有针对性的专题复习,对做错的题进行专题过关、查漏补缺、深化知识。

重视物理学科中基础的、核心的、可再生性的高考 热点 内容(如能量、场、振动和波等),注重信息题、新情景题的专题训练,不断提高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把握物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要重视物理解题方法的归类总结和专题训练,常用的物理解题方法有构建物理模型法、物理解题中的数学方法,高考题中隐含条件的挖掘、等效法、极端假设分析法、估算法、图像法等。

思维方法技巧是物理解题的核心,第二轮复习中要围绕这个核心下工夫,即要认真总结各篇章的解题思路,归纳出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熟悉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为此,复习中要精选典型例题,配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习题应增加生活和科技的时代信算,避免偏题、怪题和过难题,通过针对性的导和练,活化知识和方法,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方法的内在实质。

由上述可见,知识和方法的专题复习是有机融合、交错进行的。

3、加强设计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高考中的实验题源于课本实验中的原理、方法和器材,但万变不离其宗,课本实验不真正吃透,难以对付改编后的实验题,放松对教材实验的思考,到处找新题做,这是舍本求末的错误做法。

在实验复习中,应侧重理解实验原理和设计思路,能变演示实验为随堂实验,力求增加一些探索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从课本实验的设计思想角度向深层次进行挖掘与提升,同时还需再进实验室,重温实验目的、器材、原理、步骤,归纳实验的研究方法和共同特点,进一步提高自身独立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高三物理三大题型试题解析相关文章:

★ 高考物理三大题型试题解析

★ 高考常考三大典型物理试题解析及复习方法

★ 高考物理五种题型详解介绍分享

★ 高三物理题型的解题方法总结归纳

★ 高考物理综合题型答题攻略

★ 高考物理常见的12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模板

★ 高考物理大题解答技巧及提分技巧

★ 高考物理选择题必考类型+答题模板汇总

★ 高考物理大题答题方法技巧

高考物理光学必考知识点

用光栅测量光的波长

衍射光栅是利用多缝衍射原理使光波发生色散的光学元件,由大量相互平行、等宽、等间距的狭缝或刻痕所组成。由于光栅具有较大的色散率和较高的分辨本领,故它已被广泛地装配在各种光谱仪器中。采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可制成每厘米有上万条狭缝的光栅,它不仅适用于分析可见光成分,还能用于红外和紫外光波。在结构上有平面光栅和凹面光栅之分,同时光栅分为透射式和反射式两大类。本实验所用光栅是透射式光栅。

光在传播过程中的衍射、散射等物理现象以及光的反射和折射等都与角度有关,一些光学量如折射率、波长、衍射条纹的极大和极小位置等都可以通过测量有关的角度去确定。在光学技术中,精确测量光线偏折的角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分光计是一种用于角度精确测量的典型光学仪器,常用来测量光波波长、折射率、色散率、观测光谱等。由于该装置比较精密,操纵控制部分多而复杂,故使用时一定要严格按要求进行。特别是对于初学者,往往会感到有一些困难。但只要在调整、实验过程中,明确调节要求,注意观察现象,并努力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去分析、指导操作,一般是能够较好掌握的。分光计的调整思想、方法与技巧,在光学仪器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学会它的调节和使用方法,有助于掌握操作更为复杂的光学仪器。

本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有分光计和测量显微镜,分别测量光栅衍射角和光栅常数,重点训练的方法与技能有:(1)分光计的调节方法,包括望远镜目镜调节和调焦、平行光管的调节等。(2)分光计角游标的原理和读数方法。(3)测量显微镜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这是一个基础性物理光学实验。实验过程中注意体会由粗调到细调、按规律调整精密光学仪器的思想和方法、消除分光计偏心差的方法、消除视差的方法以及消除螺距差的方法。分光计的使用和调节有一定的难度,也是本实验的重点和难点,数据处理难度不大,适合于物理、机械、计算机、自动化等众多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选做,难度系数为:1.10。

实验具体内容与要求

1、分光计的调节

在进行调整前,应先熟悉分光计中下列螺丝的位置:

(1)目镜调焦手轮(看清分划板刻线);

(2)望远镜调焦(看清物体)手轮(或螺钉);

(3)调节望远镜水平螺钉;

(4)控制望远镜(连同刻度盘)转动的螺丝;

(5)调整载物台水平状态的三个螺丝;

(6)控制载物台转动的制动螺钉;

(7)调整平行光管狭缝宽度的螺丝;

(8)调整平行光管水平的螺丝;

(9)平行光管调焦的狭缝套筒制动螺丝。

分光计的调节内容和过程大致如下:

(1)目测粗调:将望远镜、载物台、平行光管用目测粗调成水平,并与中心轴垂直。

(2)用自准法调整望远镜聚焦于无穷远。

调节目镜调焦手轮,直到能够清楚地看清分划板上的刻线为止。将小平面镜放到载物台上轻缓转动载物台,或轻调载物台和望远镜的水平,从望远镜中观察到反射回的绿色十字像(或模糊的像斑)。调节望远镜目镜套筒的位置,使十字像清晰。注意消除视差。

(3)调节望远镜光轴与分光计中心轴垂直。

先粗调,也就是首先通过目视调节望远镜和载物台的水平调节螺钉,并轻缓转动载物台,从望远镜中能够观察到小平面镜两面反射回的十字像,然后细调望远镜及载物台的水平,使十字像与望远镜视场中上方刻线十字处重合。

(4)调整平行光管。

用已调好的望远镜调整平行光管。调节狭缝装置的位置,使从望远镜里看到的狭缝的像最清晰,调节缝宽,使像的宽度大约1mm。调节平行光管的光轴与分光计的中心轴垂直。

2、衍射角的测量

(1)光栅的放置:将光栅放在载物台上,并通过调节使之与平行光管垂直,以满足平行光直入射的条件。

(2)对准衍射条纹,利用两个角游标精确读数。

3、光栅常数的测量

正确使用读数显微镜,并应用累积放大法,每次测量多倍光栅常数,以减小测量误差。

4、计算钠黄光的波长,并与标准值比较,计算相对百分误差。

实验仪器简介

1、分光计 用于测量光栅衍射各级谱线的衍射角。分光计是测量角度的精密仪器,主要由三足底座、平行光管、载物台、望远镜和刻度盘、游标盘等组成。

2、测量显微镜,用于测量光栅常数。

3、衍射光栅。

预习基本要求

1、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和调节使用方法。

2、理解光衍射条纹的形成原理和光栅方程的意义。

3、了解测量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光栅常数的测量方法。

4、明白利用分光计测量衍射角的方法和过程,以及利用衍射方程计算钠黄光波长的方法。常见问题与解答

1、分光计结构比较复杂,调节部件比较多,实验时不要太着急,根据教材说明和教师讲解一步一步地有条不紊地进行,很快就会掌握调节和使用方法。

2、调节望远镜焦距和水平时,经常会出现找不到反射回的十字像的情况。这时要采用先粗调、后细调的方法,也就是说先通过目视调节,使望远镜基本水平,小平面镜基本与望远镜相垂直,然后再从望远镜中寻找反射回的十字像。

3、通过调节使小平面镜两面反射回的十字像都与望远镜视场中上方的十字位置重合。

4、分光计上螺钉较多,一般要固定游标盘,刻度盘与望远镜连为一体。定量测量衍射角时,固定刻度盘,使用微调螺钉更方便。

5、测量光栅常数时,要使光栅刻痕与载物台移动方向垂直。使用螺旋测微机构时,注意消除螺距差。

预习思考题

1、分光计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为什么说望远镜的调整是分光计调整的基础和关键?

2、分光计的望远镜要调整到什么状态?

3、光栅在载物台上要调整到什么状态?

4、调望远镜时如何发现和消除视差?

5、分光计在设计上是如何消除偏心差的?

实验注意事项

1、分光计是精密仪器,调节螺钉比较多,在不清楚这些螺钉的作用和用法以前,请不要乱动,以免损坏分光计。

2、光栅是精密光学元件,严禁用手触摸刻痕,以免损坏。

3、测量衍射角时,(1)最好将望远镜固定,用微调旋更方便一些。(2)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依次测量+3、+2、+1级和-1、-2、-3级的条纹位置,分别记录左、右游标的读数。

4、使用测量显微镜测光栅常数时,注意消除螺距差的影响。

北京高考理综试卷题目物理化学生物试题分布

物理知识点一、光源

1.定义: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

2.特点:光源具有能量且能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光能,光在介质中传播就是能量的传播.

物理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各种频率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C=3?108m/s; 各种频率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小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 v<C。

2.本影和半影

(l)影:影是自光源发出并与投影物体表面相切的光线在背光面的后方围成的区域.

(2)本影:发光面较小的光源在投影物体后形成的光线完全不能到达的区域.

(3)半影:发光面较大的光源在投影物体后形成的只有部分光线照射的区域.

(4)日食和月食:人位于月球的本影内能看到日全食,位于月球的半影内能看到日偏食,位于月球本影的延伸区域(即“伪本影”)能看到日环食.当地球的本影部分或全部将月球反光面遮住,便分别能看到月偏食和月全食.

物理知识点三、光的反射

1.反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的界面上再返回原介质的现象.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反射光线和人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分类:光滑平面上的反射现象叫做镜面反射。发生在粗糙平面上的反射现象叫做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4.光路可逆原理:所有几何光学中的光现象,光路都是可逆的.

高中物理,高考的。关于机械能、动能定理、动量这块的物理实验题都有什么?给出实验名称。最好能给出过程

A 物理

分析一:2010年高考理科综合(北京卷物理部分)试题分析

2010年是北京新课标高考的第一年,在考前的备考阶段,很多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教研部门都很认真地研究今年高考的方向,笔者对此也非常关注。今天,备受瞩目的2010年北京高考试题终于露出其庐山真面目了,笔者迫不及待的做了一遍,一颗悬着的心也算落地了。

曾在高考前的教研中本着新课标培养物理思想方法能力的原则,指出了图像法解决物理问题中需要注意横纵坐标等等知识点的重要性.因为这些内容最容易体现物理的基本思想方法:对实验的科学设计和对物理问题的科学分析.这些内容在今年的高考中的第14题、15题、16题、18题以及实验题有了和学而思点睛班讲义以及春季班教学过程中几乎相同的内容的体现.

整体感觉今年的物理高考题无论从试题的难度,还是知识点的分布都比较合理,与我们之前教研和复习的方向都比较吻合,下面结合2010年的考试说明与2009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对今年的高考题简单分析如下:

在北京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中对物理学科的考试叙述如下:物理学科中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五个知识板块变为力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四个板块,缩小了知识面,但力、电作为主干知识没有变化。我对比了09和10的试卷,以及分析了10年北京一模、二模的试卷,在2010年的试卷中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选择题

今年在选择题8道题的选择上在非重点章节的重点内容中考查了4道题目,一道狭义相对论的基本理论(第13题)此题可以认为是取代热学和气体内容的,还有三道是比较常规的,基本上位置都没有太大变化的光学(第14题)、原子物理(第15题)、天体运动(第16题),这四道题难度比较小,但是基本体现了今年考试说明中的思想,比如15题属于估算问题,16题考查的是自转不解体问题,这两类问题属于重点新题型,考查比较基础。17至19题基本考查重点章节的重点内容,20题用一个比较巧妙的方法考查了基本公式,总之在选择题目上基本体现了考试说明中的对能力的考查,总体的感觉是学生需要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灵活的应用能力。学生没有必要去抓偏、难、怪的知识,要以基础为主。

二、实验题

今年实验题的考查,与09年略有不同,今年实验题就一道大题18分,分两部分,但是两部分都考查的是电学,主要包括半偏法的考察、实验仪器的选择、电流表的改装,供电电路的选择等知识,可以说实验将是今年高考物理拉分的一道题,因为尽管复习的时候当做重点来做的,但是遇到问题的时候还会出现细节丢分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加强审题、阅读能力的训练,正确理解题设情景,提取信息,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等。

(二)细节决定成败,在这部分知识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细节。

三、计算题

22题16分,主要考查平抛运动和机械能守恒的只是,属于常规的送分题目,学生答题的时候注意答题的规范性

23题是体现了新课标的考查思想,主要知识点还是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受力情况以及电磁场的一些基础知识,跟09年的电磁流量计一样主要考察学生对信息的提取以及应用已经有的知识去处理新的信息,这就是探究能力的体现,要求学生加强审题、阅读能力的训练,正确理解题设情景,提取信息,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等。

24题与09年的24题基本考查思想一样,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也是动量中的完全非弹性碰撞问题,难点主要在于归纳法手段的应用,最后得出一个归纳的结论,这其实是对北京中学生探究能力的一种考查,其实就学生的能力来说解决这类题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学生在心里就认为这是个难题,另外就是要给这道题一个足够的时间去解决。

总之,2010年的物理高考题应该是北京理科考生考生今年夏天的一道清凉的空气,试题的似曾相识还有高起点低落点,都会让他们的高考成绩锦上添花的

分析二:

B 化学

分析一:2010年北京高考理综试题分析之化学部分

2010年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这第一份北京实行新课改后的化学试题,基本圆满的完成向新课改的过渡。总分值由108分减为100分,实际题目的思维容量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起09年也降低了不少。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今年化学题目整体的难度“简单的让人觉得诡异”。有机化学中稍微有些难度的酚醛树脂的考点,和二卷中甲醇与硝酸的反应也都被我们成功押中。但我们分析认为,由于是新课改后的第一份试卷,今年化学题目简单很可能是一个平稳过渡与缓冲。也就是说,今后几年里,题目的难度很可能会有明显的提高。这样的形势对我们2011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讲,其实是比较严峻的。好了,套话就此为止。下面就具体例题加以分析,希望能够对2011年参加高考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我们先来看一卷:

今年理综化学一卷的选择题难度不是很大,正确与错误的选项都比较明显,所涉及的考点及题型都没有偏、难、怪的题目出现,分别有金属腐蚀,原理配方程的正误判断,SO2的性质,电离水解的拼盘题目,化学平衡等,稍有有点新的题目可能就要属危险品类型的判断这道题目了,当然难度也不是很大。可能是由于换了一位老师命题,题目难度较09年相比有了十分明显的下降,且没有出现像09年选择题第10、12题那样的“杯具”。

下面我们看二卷:

根据学生的反映,今年的二卷题目难度也不是很大。

有一道题是抗酸药物单一成分元素的判断,结合了沉淀pH的信息点,旨在考查铝元素的性质。比起以往如08年北京卷的混合物可能组成判断,又简单了不少一道以工业生产为背景的题目这种题目一向是高起点,低落点,像西城一模中碳酸锂那个题目就是这样的。这道题目主要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根据能量图吸放热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原理的内容。我们点题班甚至讲过甲醇和硝酸反应的原题!相信不会难倒我们的学员。值得注意的是,这道题目中出现了针对原理的设问,要求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一道探究性试验的题目,与之前大家一模二模中见过的各种复杂的探究性实验不同的是,这道题目选择了一个很简单的原理:探究卤素的氧化性规律。题目设问依然针对原理,缺少的步骤,要求学生对整个实验的原理,步骤,结论,甚至对照实验的设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以上这两道题目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再有一道题,有机推断:由苯甲醛引发的合成题目,中规中矩的考查了酯的合成,酯的碱性水解,这些点在我们的课上都有很详尽的讲解,相信新东方的学员们对“查氧补水”这个小技巧都不会陌生。信息方程式涉及到了酚醛树脂的考点,考完试就有学生激动的打电话给我说,这6分被秒杀了。的确,最后的押题,我们详细的讲解了酚醛树脂合成的原理和推广。广大学员应该可以秒掉这可能最有区分度的一问了。

好了,2010年的题目说完了,2011年参加高考的同学们,大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我先说上两点吧,希望大家认真看一看,相信会对你有帮助。

先说“有机”吧:今年北京各区的一模二模结束后,学生开始普遍反映有机推断大题有些力不从心,压力来自三方面:

1、有机化学的知识体系不完善。我们很多同学基本知识点都会,基本方程式都会书写。但还是做不出来题目,拿不到分数。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同学复习有机除了复习基本知识点之外,就剩下做题了。然后就题论题,总结下来的唯一的技巧就是有时根本没用的“倒推法”。再放弃个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好不容易会写的方程式再给忘了写反应条件,就基本拿不到什么分数了。

2、理综中来自物理和生物的压力很大,化学经常最后写又写不完,草草填几个空了事。但有机除了官能团名称,反应类型的空想随便写又写不出来……

3、该题目分值增加至20分左右。其中还有陌生反应原理的现学现用,原理都看不懂,用就更不用说了。

虽然2010年的“有机”并不难,但我们应该未雨绸缪一下,大家有理由相信这样一个趋势:今后几年有机化学的难度很可能呈现波动上升!想要啃下这一大版块,单纯的死记硬背知识点已经不顶用了,我们应该加强的是推断技巧的训练并建立对陌生原理作出快速反应的能力。希望今年我的学生们,能够把自己的经验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让更多的考生搞定有机化学。

探究性实验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考题中涌现出许多探究性实验的题目。题目变化繁多,很多同学在复习的时候觉得无从下手。其实不然,仔细分析这些所谓的“探究性”题目,我们会发现这类题目经常由两部分组成:

1、进行过“包装”的大纲内考点,也就是所谓的“高起点,低落点”。

2、“动态变化”,“反常变化”,“未知结果”等创新考点。

了解了对方的出题习惯,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准备了。比较遗憾的是,今年的高考中没有体现出探究性实验较难的地方。但希望新高三的学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会在考前对学员进行特训,内容就是从两方面入手:

1、熟悉考点包装的一些基本套路。

2、主动迎击,训练多维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由于篇幅所限,我就不再展开来谈了。其实化学想拿高分并不难,高一高二的基础不好也没有关系。只要你肯努力,一切都还来的及。

C 生物

分析一:2010年北京高考理综试卷生物部分点评

2010年北京市高考理综生物部分的试题整体难度较往年略有下降,选择部分考查基础知识,大部分的学生在5分钟之内全部做完,正答率较高。非选部分考查对知识的理解以及科学史的相关内容,阅读分析量较大,学生在考场上时间分配还是不够合理,很多学生只给生物非选题15分钟左右的时间,是不足以完成阅读和思考的。

新课改后的高考将生物学科的分值由原来的72分提高到了80分,选择题多了一道题(6分),简答题多了一个空(2分),考试范围涵盖了必修一、二、三和选修一、三共五册书的内容。其中选修一考纲只要求考查微生物部分的内容,其它专题在这次考试中未做要求,但并不代表以后不做要求,所以建议学生对于选修教材要予以重视,如:今年选择第一题就考查了果酒制作过程中的操作,只要学生曾经做过,就很容易做答。

今年的高考试题,将考纲中新增内容都做了呈现。如:演替部分与稳态结合,考了几个基础知识(选择第5题);生物科学史(非选30题),利用科学家对DNA复制方式的研究为题干,考了实验分析及发现史中的重大成果,题目阅读分析量很大,但事实上没有脱离课本,教材中DNA复制方式的研究为选学内容,所以在复习中,认真看过书的同学就会觉的很容易。

总体感觉今年的生物题目比以往简单,尤其是选择题,非选题只要基础知识和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清楚,留出一定的时间思考,还是很容易的。充分体现了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查,光靠死记硬背的同学今年会很吃亏。而且对于教材所给实例的把握也很重要,希望新高三的同学们能够及早回归课本,分析教材中所举实例,建立生物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死记硬背的只是名词,而不是知识本身。

对于即将在2011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今年的理综生物试题是一个复习备考的很好的指导。

首先,在高三最初的复习过程当中,一定要把基础打牢,梳理知识的同时沿着科学家的发现过程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白为什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人们奉为经典?为什么一个DNA的复制,要考来考去?明白这些经典之所以经典的原因,这样在考试的时候才能灵活的应用。

其次,教辅材料决不能取代课本,关注教材中的所有内容,包括练习和旁栏。不要陷入题海中不能自拔,题目毕竟只是为了考查某些内容而出的,以往更多是为了考而出的题,新课标下,更多是如何应用知识去分析问题。

最后,要不断的练习知识迁移能力,在生活中看到一些问题要尝试用自己学过的内容去解释。这样才能适应各式各样的题干材料。

分析二:解析2010年北京高考生物试卷

变化最大的学科

2010年高考是北京新课改的第一年高考,在新课改中变化最大的是生物学科,在此试卷中充分表现出来,生物是试卷中变化最大的部分。试卷体现了新课程当中对学生四种能力,即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实验探究的能力以及综合能力方面的考察,其中对获取信息能力,实验探究的能力考察力度比较大。试题沿用了稳中求变的思想,但不可否认的是变化的步伐稍微大了点。

为什么说步伐稍微大了点呢?以往高考考察重点的知识今年高考都没有或者考察很少,如必修1中的主干知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部分;必修2中的重头戏遗传部分;必修3中生态系统部分,这是以往基本每次都会考察的知识,并且都占有较大部分的分值。可是在今年高考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整张试卷基本没有考察,而遗传部分与生态部分也仅分别考察了一道难度很低的选择题。

稳步改变

不过试卷中考察的也的确是高考说明当中所列出来处于二级要求的知识点偏多,所以以往单纯的重点突击,已不能获得使你满意的成绩。题型正由知识点集中、死背课本、题深难度向知识点的分散、信息的扩大、考察的灵活方面改变。

新课改在悄悄的倾向能力的考察,对于明年参加高考的学生,首先要把基础知识打扎实,你的能力才有可能提高,不要只是去背背,做大量的题,而应该在对基础知识的应用、生活实际的联系等方面加强,今年试卷使我们逐渐改变对生物认识,使生物逐渐进入到理科中,但不是靠计算,而是靠推理,生物是越来越在重视逻辑思维等一些能力的查考。

试卷具体分析:

第1道题:考察的是选修1中的实验,但这道题也是选修1与必修1中呼吸部分相结合的一道题目,隐藏考察了酵母菌无氧呼吸会产生CO2气体这块知识。

第2道题:主要考察了细胞类型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四个选项用了四种生物把出题者的考察思路表现出来,考察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扎实度。但是题点还是很明确的。

第3道题:考察了神经调节与细胞结构的联系,AB两个选项可能会把一些同学弄迷糊,但与第2道题相似,题点很明确,这与09年高考很接近。

第4道题:考察了比较基础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题比较简单,但是由于该题处于的位置,对学生的自信心有一定考察。

第5道题:考察了必修3生态中的部分知识,学生选对需要一定的耐心。

总体说选择题难度不大,与以往高考有了明显区别。

三道非选择题,都可以看做是实验题。29题有点类似探究实验,30题为验证实验,31题是对实验结果和现象的分析。难度比以往高考增加不少。改变也比较大,以前学生都不看题干都能答出80%的空,今年只能在32空中答出8个空。

第29题:乙生长素类似物为主题,学生相对熟悉一点,但是整道题对于学生还是较陌生的。10个空中只有7个空是完全按照题干中图文分析而来。

第30题:考察的是必修2中遗传物质探究过程的典型实验,去验证另外一个现象,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不能死背课本。12个空必修全部按照题干中图文分析得出。

第31题:考察了热门话题环保与生物产卵量的相关联系,该题10空中有5个空可以直接答出,但是学生对这道题中有很些空还是很陌生的,第4小题更是基本没有涉及过。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建筑物理采光实验

从2009高考考纲来看动量、动能定理依然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通过近几年高考试题分析,对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的运动考查频率非常高。按照考纲的要求,本专题内容可以分成两部分,即: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其中重点是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难点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解题方法归纳动量定理单独应用多以选择题为主,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综合应用主要在计算题中。解决这类问题,一是强调分清两定理的应用条件;二是要理清问题的物理情境;有针对的单独或综合应用往往会较顺利的解决问题。

知识网络

专题聚焦 一、冲量

1.定义: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 2.表达式:I=F·t. 说明:

①冲量是描述力对时间积累效应的物理量,所以说冲量是一个过程量.

②I=F·t中的力是指恒力,即恒力的冲量可用力和时间的乘积来计算,冲量大小与物体是否运动无关.

1/26

③计算冲量时,要明确是哪个力在哪一段时间内的冲量.

3.冲量是矢量:冲量的方向与动量变化量的方向相同,恒力的冲量,其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

4.冲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牛顿·秒”,符号为“N·S”且1N·S=1kg·m/s动量的单位和冲量的单位实际上是相同的,但在独立计算时要用各自的单位.

二、动量

1.定义: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 2.表达式:P=mv. 说明:

①动量和速度一样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当物体运动状态一定时,物体的动量就有确定的数值.

②动量具有瞬时性,当物体变速运动时,应明确是哪一时刻或哪一位置的动量. ③动量具有相对性,由于速度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一般以地球为参考系. 3.动量是矢量,动量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 说明:

①如果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选定一个正方向后,当物体的运动方向和正方向相同时,可以用“+”号表示动量的方向,当物体运动方向和正方向相反时,可以用“-”号表示动量的方向.

②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两个动量是相等的.

4.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千克·米/秒”符号为“kg·m/s”. 三、动量的变化

1.定义:物体的末动量与初动量之矢量差叫做物体动量的变化. 2.表达式:△P=m·△v. 说明:

①动量的变化等于未状态动量减初状态的动量,其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 ②动量的变化也叫动量的增量或动量的改变量. 四、动量定理

1.动量定理内容: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定理”。还有哈等一下。

吉林建筑大学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班 级: 建筑113班 姓 名: 刘凯 学 号: 01111318 实验题目: 绘图室照度实测 指导教师: 郑秋玲

实验日期:14.5.9 小组成员刘凯,王志成,刘醒实,蒋劲锋 学生成绩:

2014年5月9日

实验一 采光实测

实验日期: 2014.5.9

小组成员: 刘凯,王志成,刘醒实,蒋劲锋

实验题目:绘图室采光实测

实验目的:1. 掌握照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2. 测定绘图室内工作面照度分布。

3. 检验实际采光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4. 了解不同光环境实况,分析比较设计经验。 5. 确定是否需要对采光进行改造或补充。

实验内容:

(一)采光系数测定

(二)检验绘图室内亮度分布状况 (三)测量不同表面的光反射比 (四)测量窗玻璃的光透射比

实验步骤: (一) 采光系数测定 实验步骤及原理

实验原理:根据采光系数定义:室内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En )和同一时间的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的天空扩散光照度(Ew )的比值,即C=(En /Ew) ×100% 。所以测量采光系数需要两个照度计,一个测室内照度,同时另一个测室外照度。 测试仪器:两台照度计

1. 场所和布点:选一侧窗采光房间,在窗、窗间墙中间,垂直于窗面布置两条测量线,离地高度与工作面相同,间隔1.15m 布置一测点, 第一个与

最后一个测点分别距离外墙与侧墙0.5m 。

2. 天气条件:阴天(并非绝对全阴天) 。时间在13:00-14:00之间,因这一时段室外照度变化不大。 3. 室外照度:选择周围无遮挡的建筑物屋顶上进行测量。光接收器与周围建筑物或其他遮挡物的距离大于遮挡物高度(自光接收器所处水平位置算起)的6倍以上。读数时与室内照度读数时间一致。

3. 室内照度:光接收器放在与实际工作面等高的水平面处测量照度。测量时熄灭人工照明灯。测量者避开光的入射方向,以防止对光接收器的遮挡。为了提高测量精度,每一测点反复进行2~3次读数,然后取读数的均值。 4. 准确填写采光实测记录表(见附表)

5. 整理数据,绘出典型剖面的采光系数曲线图,并进行分析。

测点分布图

实验测试表格及简单说明

测量仪器型号: TES 1330A 型数位 式照度计

实测日期时间: 2014年5月9日 天空情况: 阴(并非全阴天)

采光实测记录表

1,绘制表格,计算采光系数平均值 2,根据不同测点的的实测值画出窗轴线及窗间墙中轴线之间剖切线上的采光系数曲线 3,各个采光系数曲线汇总,得出绘图室采光效果的结论

采光实测记录表

A-A 剖面

采光系数平均值C (﹪)=(6.8+2.1+1.5+0.8+0.66+0.22+0.22)/7=1.8 采光均匀度Uc=0.22/1.8=0.12

B-B 剖面

采光系数平均值C(﹪)=(2.64+2.2+1.1+0.66+0.44+0.33+0.22)/7=1.08 采光均匀度Uc=0.22/1.08=0.2

C-C 剖面

采光系数平均值C(﹪)=(3.0+2.09+1.32+0.66+0.33+0.33+0.22)/7=1.13 采光均匀度Uc=0.22/1.13=0.19

D-D 剖面

采光系数平均值C (%)=(2.31+1.76+1.1+0.66+0.33+0.33+0.22)/7=0.96 采光均匀度Uc=0.22/0.96=0.22

E-E 剖面

采光系数平均值C(%)=(5.28+2.31+1.43+0.77+0.55+0.33+0.22)/7=1.55 采光均匀度Uc=0.22/1.55=0.14

F-F 剖面

采光系数平均值C=(0.44+1.1+0.99+0.55+0.33+0.33+0.22)/7=0.56 采光均匀度Uc=0.22/0.56=0.39

数据整理——绘制采光系数曲线图

A-A 剖

C-C 剖

D-D 剖

F-F 剖

实验结果

汇总各个剖切线的采光系数曲线

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

1. 建筑的外观形态及环境对采光的影响

窗户左侧有建筑物遮挡(高度在20米左右)与此建筑成直角。室外墙面面砖为青色瓷砖,

表面较粗糙,不会对阳光进行较强的反射。

2. 分析采光系数曲线

根据视觉作业场所工作面上的采光系数标准值得知:

教室作业精细度属于精细,采光等级为三,采光系数最低值为2%。但是我们所测试的绘图教室其采光系数最低值为0.22%。所以,对于教室内采光系数的测定与标准值相比较,得出,此教室采光没有达到要求。

(二)检验室内亮度分布状况

测试仪器:亮度计一台,三脚架一台

1. 选定一固定位置作为测量位置,在此观测点可看到的各种表面,都选作测量点;同一表面的测点数,则视该表面面积大小、亮度变化程度而定。

2. 测量时间选择在工作期间的正常条件和最不利条件(例如有直射阳光进入室内,阳光直射窗外浅色建筑物时……)。

3. 观测者位置:室内采用照明时,亮度计放在房间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上,离墙0.5m ,离地高1.2m (坐姿)或1.5m (站姿)处,亮度计朝向另一端墙。室内为天然采光时,亮度计朝窗放在通过有窗间墙的中轴线上,离内墙0.5m ,离地1.2m(坐姿) 或1.5m (站姿)处。

4. 将得到的数据直接标注在以同一位置同一角度拍摄的室内照片上,或以测量位置为视点的透视图上。

室内平面图

室内测点:天花板,工作面(12),梁 四周墙,黑板,窗户,柱

1) 、正常条件

(三)测量表面光反射比 测试仪器:照度计一台

1. 选择不受直接光影响的被测面,将照度计的光接收器紧贴被测表面,测得入射照度Ei 。 2. 再将光敏面对准测点,逐渐平移开,照度计读数将随之而变,待读数稳定后,即为反射光照度E ρ。由下式求出光反射比: ρ = Eρ / Ei

3. 也可用照度计和亮度计分别测出被测表面的照度E(lx)和亮度L(cd/㎡), 通过下式求出均匀扩散反射表面的光反射比ρ值:ρ = πL/E

注意:每个被测面一般应选取3 至5个测点,然后求出算术平均值作为该被测面的光反射比。测量过程中,应使被测表面照射状况保持不变,否则会影响测量精度。 (四)测量窗玻璃的光透射比 测试仪器:照度计一台

. 在天空扩散光条件下,将照度计的光接收器分别贴在窗玻璃的内外两侧,且两侧的测点应处在同一轴线上。分别读出内、外两侧的照度Ei 和Eo ,按下式求出透射比τ:τ =Ei/Eo

反射比与透射比测定记录表

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教室室内各表面反射比为:墙面0.3—0.8、地面0.1—0.5、作业面0.2—0.6,由上述表格得知室内各表面反射比符合要求。

实验二: 照明实测

实验时间:2014.5.10

小组成员:刘凯,王志成,刘醒实,蒋劲锋 实验题目:照明实测

实验目的:1. 检验实际照明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 2. 了解不同光环境的实质,分析、比较设计经验。 3. 确定是否需要对照明进行改装和维修。 实验内容:

在测试房间内,在每个工作地点测量照度,然后加以平均。对于没有确定工作地点的空房间或非工作房间,如单用一般照明,通常选0.8m 高的水平面测量照度。将测量区域划分成大小相等的方格,测量每格中心的照度Ei ,平均照度可用算术平均值来求。 小房间每个方格的边长取1m ,;大房间可取2~4m;走廊、楼梯等狭长的交通地段沿长度方向中心线布置测点,间距1~2m,测量面为地平面或地面以上150mm 处。

测点越多,得到的平均照度值越精确,但耗费的精力也越多。如要求测量误差在±10%以内,则可用室形指数Kr 来确定测点最少个数,见下表:

测点数与室形指数的关系

其中:Kr=L×W/hr(L+W)

Kr : 室形指数

L 、W :房间的长、宽

Hr : 灯具至测量平面的高度

实验步骤及方法:

1. 测量宜在晚间进行。测量前,打开全部灯具,待其稳定后(稳定时间:白炽灯5分钟;荧光灯15分钟;HID 灯30分钟)才能开始测量。测量时测试人员不应遮挡光接收器。 2. 作现场调查记录,内容包括:

(1)灯具的类型、功率和数量和使用龄期。

(2)绘制房间的平、剖面图,注明灯具的位置和挂高,以及灯具的损坏与污染情况 (3)室内主要表面的颜色和状况。 (4)测量仪器的型号和编号。

(5)测定日期、起止时间、测定人、记录人。

3. 按上述原则确定测点位置及数量。并在标有灯具与测点位置的平面图上,标注各点的照度实测值。

4. 进行亮度测量,方法同采光实测中检验室内亮度分布。观测者位置:室内采用照明时,亮度计放在房间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上,离墙0.5m ,离地高1.2m (坐姿)或1.5m (站姿)处,亮度计朝向另一端墙。

5. 整理测量数据,完成实验报告。

现场调查记录 1. 灯具情况

在本实验测量

中,测量地点为逸夫楼建筑绘图教室,使用灯具为24w 荧光灯,外部为金属防眩光灯罩,共有9组,每组2个灯管,灯管发光状况良好,表面无明显污渍。平均使用时间为半年。

2. 室内情况

测试地点,逸夫楼建筑绘图教室为建筑与规划学院建筑学专业学生自用教室,地面为,由于无

外人进入,卫生保持良好,地面反光程度良好,无大面积污渍。墙面为大白粉刷,根据学校要求,在局部有一些装饰(贴画,照片等),本组讨论认为,基本上不影响对室内亮度的测量。天花为白色石灰,无污渍。北侧墙有三扇窗,南侧有两扇门。前部讲台为复合板,土**表面,表面整洁。房间情况:进深8m ,宽开间12m ,高4.2m 3. 测量仪器

亮度测量使用的设备是北京师范大学光电仪器厂生产的L88型亮度计,编号0228,测量单位为100cd/m2。保存状况良好,使用正常。照度测量使用的设备是TES 1330A型数位式照度计,使用情况良好,电量充足。 4. 测定时间

测量时间为5月10日,下午19:30至20:30。

照明条件下的工作面照度

照明条件下的测点亮度

实验结果分析及结论

根据公共建筑照明标准值规定,学校建筑教室工作面照度为300lx, 但是由以上数据得出此

教室照度值不足300lx, 所以,此教室照明条件不足。

实验对你的启发

这次实验,无论对我们建筑光学知识的学习还是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日后的工作都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及实用意义。通过该实验,我们更深层次的理解了采光系数这一重要的光学物理量,并且学会了照度计的使用方法,会利用照度计进行最基本的各点照度值的测量,然后利用采光系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其采光系数,进而用绘制采光系数曲线的方式把我们的测量结果表达出来。再通过对采光系数曲线的分析得出侧窗采光的房间内照度分布的特点,即:通过侧窗射入室内的天然光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有利于形成物体的阴影;但是,在沿房间进深的方向上,侧窗采光的均匀性不够好,其主要受窗高度的影响。对于一般的窗台高度(1m 左右)而言,室内照度值随与采光口距离的增加下降很快,分布很不均匀,虽然可以通过提高窗位置的方法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这种办法受到建筑物层高的限制,故侧窗只能保证有限进深的采光要求,一般不超过窗高的1.5~3倍。离采光口更深的地方则需要采用人工照明进行补充。

这些通过实验获得的经验,可以为我们后续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我们可以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为我们今后的建筑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一个良好的光环境对生活、学习而言是多么的重要!

文章标签: # 实验 # 物理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