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新闻 教育新闻

高考考物理考点_高考物理的考点

tamoadmin 2024-07-10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物理的重难点有哪些?如何攻破?2.高考物理考点细目表3.物理高考必背知识点是什么?4.高考物理的学习 有什么重点 要点 都考什么? 列个大纲~~~5.高考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核心考点6.高考物理每个专题有些什么考点/题型?7.高考物理考点归纳8.高考物理考点力学占物理高考总分值的百分之50,电磁学占百分之30。根据查询金锄头文库显示,天津高考物理考点知识占比点考察侧重点内容:带电粒子在磁场、

1.高考物理的重难点有哪些?如何攻破?

2.高考物理考点细目表

3.物理高考必背知识点是什么?

4.高考物理的学习 有什么重点 要点 都考什么? 列个大纲~~~

5.高考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核心考点

6.高考物理每个专题有些什么考点/题型?

7.高考物理考点归纳

8.高考物理考点

高考考物理考点_高考物理的考点

力学占物理高考总分值的百分之50,电磁学占百分之30。根据查询金锄头文库显示,天津高考物理考点知识占比点考察侧重点内容:带电粒子在磁场、电场(或两场拼接场)中运动,电场感应大题,主要是力学占物理高考总分值的百分之50,电磁学占百分之30,光热占百分之20。

高考物理的重难点有哪些?如何攻破?

高考物理考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电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

高考物理都考查内容有

1、物理在高考理综三门学科中,绝对不是最难考的学科,而且物理的知识点特别整齐,只有力学和电磁学两条主线,加上选考内容。很容易学会并且记住知识点。注重双基知识,注意物理思维训练,考查5个方面的能力:1、理解能力;2、推理能力;3、分析综合能力;4、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5、实验与探究能力。

2、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分析中可以看出,必修一和选修3—1在高考中所占分数值比重比较大。实验题也同样如此,必修一主要是力学实验;选修3-1主要是电学实验\多用电表的使用以及螺旋测微器的使用和读数。

3、近些年的高频考点有:1、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模块的牛顿第二定律;2、静电场模块的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各种运动;3、磁场模块的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4、电磁感应模块的法拉利电磁感应定律;5、质点的直线运动模块的V-t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4、卷面布局:8个选择题(48分,14—21题,每小题6分);2个实验题(15分,22题,为力学实验,4—6分,23题为电学综合实验,约11—9分);2个计算题(共32分,24题为力学计算题,14分,25题为电学计算,18分);选考部分(共15分,热力学理论选修3-3和机械波选修3-4,各为1道选择5分和1道计算10分)。

5、学习建议:1、回归教材; 2、认真听讲;3、以纲为本,突出重点,切忌均衡用力; 4、对于高中阶段要求的基本仪器(弹簧秤、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天平、秒表、刻度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注重规范操作与读数;5、专项突破训练 。

高考物理考点细目表

高考物理的重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力学部分: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高考物理的重点。其中,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是力学的核心内容。此外,摩擦力、弹簧力、重力等也是常考的知识点。

2.电磁学部分:电磁学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物理的难点之一。其中,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等是电磁学的核心内容。此外,电路分析、电磁波等也是常考的知识点。

3.光学部分:光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高考物理的难点之一。其中,光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是光学的核心内容。此外,成像原理、光的波动性等也是常考的知识点。

4.热学部分:热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高考物理的重点之一。其中,热量、温度、热传递等是热学的核心内容。此外,气体的性质、热力学定律等也是常考的知识点。

5.原子物理和核物理部分:这部分内容相对较难,但也是高考物理的重点之一。其中,原子结构、核反应、放射性衰变等是原子物理和核物理的核心内容。此外,质能方程、半衰期等也是常考的知识点。

攻破这些重难点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首先要理解其基本概念,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2.熟练掌握公式和定理:公式和定理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工具,要熟练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

3.多做练习题: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4.总结和归纳: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5.及时复习和巩固: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要及时复习和巩固旧知识,防止遗忘。

物理高考必背知识点是什么?

高考物理考点细目表如下: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与图像,共点力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考查最频繁。在难度上也是不是有难度较大的题出现,所以以上三个知识点也必将是2020高考的重点

物理必修二的高频考点主要集中在:抛体运动、动能定理、功能关系与能量守恒、万有引力定律应用这几个知识点上,这几个知识点几乎每年都要涉及到,所以必修二重点掌握好这几个知识点,在高考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物理选修3-1虽然相对知识点比较多,但是经常考到的知识点却比较集中,主要有:电场强度、电势能电势、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安培力、洛伦兹力等。

其中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这两个知识点是重中之重,近三年都曾在高考试卷中出现过。

物理选修3-2本身知识点相对较少,高考考到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电磁感应,包括: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而且是考试的重点,所以物理选修3-2的复习重点一定就是电磁感应问题了。

物理实验在高考中一般是两个填空题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测定金属电阻率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出现的频率比较高。作为重点复习。

在选考课本中,看上去知识点比较多,但是在考试中,考到的知识点却相当集中,物理选修3-3中气体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选修3-4中简谐振动、机械波、光的折射和折射率;选修3-5中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都是常考知识点。在复习中只要把这些常考知识点掌握牢固,对于做选做题问题就不大。

高考物理的学习 有什么重点 要点 都考什么? 列个大纲~~~

物理高考必背知识点:

1、力

力学是高中物理的开山和基础,弹力的方向和弹簧、摩擦力应该是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受力分析的判断不仅关乎到这个部分,也会影响整个物理学科,所谓武学基础——“蹲马步”。

2、运动学

这个部分是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易错,且计算不算死人不罢休的境界,各种刹车、追击、相遇、滑块板块、传送带,没有做题底蕴的支撑,你会感到深深的恶意。

3、牛顿定律

牛顿就是力学中的隐藏高手,就是王者荣耀中的法师,攻击力本来就不错,还可以对运动学、电场进行加持,让你面对的陡然上升了几个level功力。连接体是这里面一轮要拿下的核心考点。

4、曲线运动

两大法宝:平抛和圆周,不能说难,但是高考年年出现,平抛的计算、水平圆周模型、竖直圆周模型、向心和离心的机车拐弯。

高考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核心考点

模块一:力学

专题一:直线运动

考点1:运动的描述

考点2:匀变速直线运动

考点3:自由落体运动

考点4:相遇与追及

专题二:相互作用

考点5:重力、弹力、摩擦力

考点6:力的合成和分解

考点7:共点力的平衡

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

考点8: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考点9:超重和失重

专题四:曲线运动

考点10: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

考点11:圆周运动

专题五:万有引力定律

考点12:万有引力定律

专题六:机械能

考点13:功与功率

考点14:动能和动能定理

考点15:机械能守恒定律

专题七: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考点16:机械振动

考点17:机械波

专题八:动量

考点18:冲量、动量和动量定理

考点19: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考点20:碰撞

模块二:电磁学

专题九:电场

考点21:库伦定律

考点22:电场强度

考点23:电势

考点24:电容

知识点25: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专题十:恒定电流

考点26: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考点27: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考点28: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专题十一:磁场

考点29:磁场及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考点30: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考点31:带电粒子在复合场的运动

专题十二:电磁感应

考点32;电磁感应现象及楞次定律

考点3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考点34:电磁感应的有关规律的应用

专题十三:交变电流

考点35:交变电流

考点36:变压器及远距离输电

专题十四:电磁波

考点37:电磁场理论

考点38:电磁振荡

模块三:热学

考点39:分子动理论

考点40:气体的状态

考点41:热力学定律

考点42:能量守恒定律

模块四:光学

专题十五:光的折射定律

考点43:光的全反射、光导纤维

考点44: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

模块五:原子物理学

考点45:原子结构

考点46:原子核

模块六:实验

考点47:力学实验

考点48:电磁学实验

高考物理每个专题有些什么考点/题型?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首次涉及到系统的内容,在高考物理考试中经常遇到,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的区别

动量守恒是向量守恒,守恒条件是从力的角度,即不受外力或外力的和为零。机械能守恒是标量守恒,守恒条件是从功的角度,即除重力、弹力做功外其他力不做功。

确定动量是否守恒应分析外力的和是否为零,确定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应分析外力和内力做功,看是否只有重力、系统内弹力做功。还应注意,外力的和为零和外力不做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系统机械能守恒时动量不一定守恒;动量守恒时机械能也不一定守恒。判定系统动量,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关键是明确守恒条件和确定哪个过程。

高考物理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能定理的区别

机械能守恒定律反映的是物体初、末状态的机械能间关系,且守恒是有条件的,而动能定理揭示的是物体动能的变化跟引起这种变化的合外力的功间关系,既关心初末状态的动能,也必须认真分析对应这两个状态间经历的过程中做功情况.

规律方法

1、单个物体在变速运动中的机械能守恒问题

2、系统机械能守恒问题

点评

1对绳索、链条这类的物体,由于在考查过程中常发生形变,其重心位置对物体来说,不是固定不变的,能否确定其重心的位里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顺便指出的是均匀质量分布的规则物体常以重心的位置来确定物体的重力势能.此题初态的重心位置不在滑轮的顶点,由于滑轮很小,可视作对折来求重心,也可分段考虑求出各部分的重力势能后求出代数和作为总的重力势能.至于零势能参考面可任意选取,但以系统初末态重力势能便于表示为宜。

2此题也可以用等效法求解,铁链脱离滑轮时重力势能减少,等效为一半铁链至另一半下端时重力势能的减少,然后利用ΔEP=-ΔEK求解,留给同学们思考。

<>的人还:

高考物理考点归纳

1、运动方面:对匀变速规律公式的应用、图像问题容易出选择题

2、受力分析:对共点力的平衡这一块容易出选择题

3、曲线运动:喜欢出天体运动的选择题

4、电场:一般是以选择题和计算题为主

5、电路:动态变化的选择题及电学实验

6、磁场:选择题 很大可能的计算题

7、电磁感应:选择题和计算题

8、动量守恒:选择题不怎么考 一般是以计算题为主

9、交变电流:选择题

10、热学、原子物理:题目很简单 而且肯定会考选择题 大概3—4题

高考物理考点

伽利略

(1)通过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的观点

(2)推翻了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观点

开普勒:

提出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牛顿

(1)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2)发现表万有引力定律;

卡文迪许:

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爱因斯坦

(1)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

和高速运动物体。)

(2)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

(3)提出质能方程E=mC?,为核能利用提出理论基础

库仑:

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焦耳:

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定律。

奥斯特:

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安培:

研究了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规律

洛仑兹:

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

(洛仑兹力)的观点。

法拉第:

(1)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

(2)提出电荷周围有电场,提出可用电场描述电场

楞次:

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亨利:

发现自感现象。

麦克斯韦:

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

理论奠定了基础。

赫兹:

(1)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2)证实了电磁理的存在。

普朗克:

提出“能量量子假说”——解释物体热辐射(黑体辐射)

规律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

17玻尔:提出了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

的辐射电磁波谱。

德布罗意:

预言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汤姆生:

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

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葡萄干布丁模型)。

卢瑟福:

(1)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15 m。

(2)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并发现了质子。

查德威克:

在α粒子轰击铍核时发现中子,由此人们认识到原子核的组成。

贝克勒尔:

发现天然放射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 物体的平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 (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

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 进行计算,其中FN 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 max 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5.物体的受力分析

(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2)按“性质力”的顺序分析.即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分析.

(3)如果有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先假设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 6.力的合成与分解

(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

(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共点的两个力(F 1 和F 2 )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围为:|F 1 -F 2 |≤F≤F 1 +F 2 .

(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

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

7.共点力的平衡

(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

(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

(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x =0,∑Fy =0.

(4)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

二、直线运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3.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4.速度和速率

(1)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①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即v=s/t,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

②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

(2)速率:①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②平均速率:质点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在一般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二者才相等.

5.加速度

(1)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是矢量.加速度又叫速度变化率.

(2)定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Δv跟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值,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用a表示.

(3)方向:与速度变化Δv的方向一致.但不一定与v的方向一致.

[注意]加速度与速度无关.只要速度在变化,无论速度大小,都有加速度;只要速度不变化(匀速),无论速度多大,加速度总是零;只要速度变化快,无论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物体加速度就大.

6.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a=0,v=恒量. (3)位移公式:S=vt.

7.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

(2)特点:a=恒量 (3)★公式: 速度公式:V=V0+at 位移公式:s=v0t+ at2 速度位移公式:vt2-v02=2as 平均速度V=

以上各式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然后把矢量化为代数量求解,通常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凡是跟正方向一致的取“+”值,跟正方向相反的取“-”值.

8.重要结论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差值是恒量,即ΔS=Sn+l –Sn=aT2 =恒量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 9.自由落体运动

(1)条件: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 (2)性质:是一种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g.

(3)公式:

10.运动图像

(1)位移图像(s-t图像):①图像上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所对应速度;

②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

③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

(2)速度图像(v-t图像):①在速度图像中,可以读出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

②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段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值.

③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

④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

⑤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图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

三、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

(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3)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发现的.它告诉了人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另一种新方法:通过观察大量的实验现象,利用人的逻辑思维,从大量现象中寻找事物的规律.

(4)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因此说,人们只能“利用”惯性而不能“克服”惯性.(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3.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表达式F 合 =ma

(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2)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 合 =ma,F 合 是力,ma是力的作用效果,特别要注意不能把ma看作是力.

(3)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间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间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

(4)牛顿第二定律F 合 =ma,F合是矢量,ma也是矢量,且ma与F 合 的方向总是一致的.F 合 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ma也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

4.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1)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指出了两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因而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它们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种性质的力.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叠加.

5.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宏观低速的物体和在惯性系中.6.超重和失重

(1)超重: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超重.处于超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 N (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mg,即F N =mg+ma.(2)失重: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失重.处于失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N(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mg.即FN=mg-ma.当a=g时F N =0,物体处于完全失重.(3)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应当注意的问题

①不管物体处于失重状态还是超重状态,物体本身的重力并没有改变,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不等于物体本身的重力.②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只决定于加速度的方向.“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都是超重;“加速下降”和“减速上升”都是失重.

③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压强等. 6、处理连接题问题----通常是用整体法求加速度,用隔离法求力。

四、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曲线运动

(1)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质点所受的合外力(或加速度)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 (2)曲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该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质点的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3)曲线运动的轨迹: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轨迹向合外力所指一方弯曲,若已知物体的运动轨迹,可判断出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致方向,如平抛运动的轨迹向下弯曲,圆周运动的轨迹总向圆心弯曲等.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①等时性;②独立性;③等效性.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3)分解原则:根据运动的实际效果分解,物体的实际运动为合运动.

3. ★★★平抛运动

(1)特点:①具有水平方向的初速度;②只受重力作用,是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2)运动规律: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①建立直角坐标系(一般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O,以初速度vo方向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

②由两个分运动规律来处理(如右图). 4.圆周运动

(1)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

①线速度:描述质点做圆周运动的快慢,大小v=s/t(s是t时间内通过弧长),方向为质点在圆弧某点的线速度方向沿圆弧该点的切线方向

②角速度:描述质点绕圆心转动的快慢,大小ω=φ/t(单位rad/s),φ是连接质点和圆心的半径在t时间内转过的角度.其方向在中学阶段不研究.

③周期T,频率f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周期.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沿圆周绕圆心转过的圈数叫做频率.

⑥向心力:总是指向圆心,产生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大小 [注意]向心力是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在分析做圆周运动的质点受力情况时,千万不可在物体受力之外再添加一个向心力.

(2)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的大小恒定,角速度、周期和频率都是恒定不变的,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大小也都是恒定不变的,是速度大小不变而速度方向时刻在变的变速曲线运动.

(3)变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方向都发生变化,不仅存在着向心加速度(改变速度的方向),而且还存在着切向加速度(方向沿着轨道的切线方向,用来改变速度的大小).一般而言,合加速度方向不指向圆心,合力不一定等于向心力.合外力在指向圆心方向的分力充当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合外力在切线方向的分力产生切向加速度. ①如右上图情景中,小球恰能过最高点的条件是v≥v临 v临由重力提供向心力得v临 ②如右下图情景中,小球恰能过最高点的条件是v≥0。5★.万有引力定律

(1)万有引力定律: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两个物体间的引力的大小,跟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公式: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分析天体的运动

①基本方法:把天体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即 F引=F向得:

应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公式进行分析或计算.②天体质量M、密度ρ的估算:

(3)三种宇宙速度

①第一宇宙速度:v 1 =7.9km/s,它是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是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

②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v 2 =11.2km/s,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③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v 3 =16.7km/s,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4)地球同步卫星

所谓地球同步卫星,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这种卫星位于赤道上方某一高度的稳定轨道上,且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即T=24h=86400s,离地面高度 同步卫星的轨道一定在赤道平面内,并且只有一条.所有同步卫星都在这条轨道上,以大小相同的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运行着.

(5)卫星的超重和失重

“超重”是卫星进入轨道的加速上升过程和回收时的减速下降过程,此情景与“升降机”中物体超重相同.“失重”是卫星进入轨道后正常运转时,卫星上的物体完全“失重”(因为重力提供向心力),此时,在卫星上的仪器,凡是制造原理与重力有关的均不能正常使用.

五、动量

1.动量和冲量

(1)动量: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即p=mv.是矢量,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两个动量相同必须是大小相等,方向一致.

(2)冲量: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该力的冲量,即I=Ft.冲量也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

2. ★★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表达式:Ft=p′-p 或 Ft=mv′-mv

(1)上述公式是一矢量式,运用它分析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冲量、动量及动量变化量的方向.

(2)公式中的F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

(3)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系统.对物体系统,只需分析系统受的外力,不必考虑系统内力.系统内力的作用不改变整个系统的总动量.

(4)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恒定的力,也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力.对于变力,动量定理中的力F应当理解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

★★★ 3.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表达式:m 1 v 1 +m 2 v 2 =m 1 v 1 ′+m 2 v 2 ′

(1)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①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②系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系统外力比内力小得多,如碰撞问题中的摩擦力,爆炸过程中的重力等外力比起相互作用的内力来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

③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在某个方向上的分量为零,则在该方向上系统的总动量的分量保持不变.

(2)动量守恒的速度具有“四性”:①矢量性;②瞬时性;③相对性;④普适性.

4.爆炸与碰撞

(1)爆炸、碰撞类问题的共同特点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突然发生,作用时间很短,作用力很大,且远大于系统受的外力,故可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处理.

(2)在爆炸过程中,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动能,系统的动能爆炸后会增加,在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总动能不可能增加,一般有所减少而转化为内能.

(3)由于爆炸、碰撞类问题作用时间很短,作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可以把作用过程作为一个理想化过程简化处理.即作用后还从作用前瞬间的位置以新的动量开始运动.

5.反冲现象:反冲现象是指在系统内力作用下,系统内一部分物体向某方向发生动量变化时,系统内其余部分物体向相反的方向发生动量变化的现象.喷气式飞机、火箭等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实例.显然,在反冲现象里,系统的动量是守恒的.

六、机械能

1.功

(1)功的定义:力和作用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的乘积.是描述力对空间积累效应的物理量,是过程量.

定义式:W=F·s·cosθ,其中F是力,s是力的作用点位移(对地),θ是力与位移间的夹角.

(2)功的大小的计算方法:

①恒力的功可根据W=F·S·cosθ进行计算,本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②根据W=P·t,计算一段时间内平均做功. ③利用动能定理计算力的功,特别是变力所做的功.④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反过来可求功.

(3)摩擦力、空气阻力做功的计算:功的大小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积.

发生相对运动的两物体的这一对相互摩擦力做的总功:W=fd(d是两物体间的相对路程),且W=Q(摩擦生热) 2.功率

(1)功率的概念:功率是表示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标量.求功率时一定要分清是求哪个力的功率,还要分清是求平均功率还是瞬时功率.

(2)功率的计算 ①平均功率:P=W/t(定义式) 表示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不管是恒力做功,还是变力做功,都适用. ②瞬时功率:P=F·v·cosα P和v分别表示t时刻的功率和速度,α为两者间的夹角.

(3)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额定功率: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功率. 实际功率:发动机实际输出的功率,它可以小于额定功率,但不能长时间超过额定功率.

(4)交通工具的启动问题通常说的机车的功率或发动机的功率实际是指其牵引力的功率.

①以恒定功率P启动:机车的运动过程是先作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以最大速度v m=P/f 作匀速直线运动, .

②以恒定牵引力F启动:机车先作匀加速运动,当功率增大到额定功率时速度为v1=P/F,而后开始作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以最大速度vm=P/f作匀速直线运动。 3.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表达式:Ek=mv2/2 (1)动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2)动能和动量的区别和联系

①动能是标量,动量是矢量,动量改变,动能不一定改变;动能改变,动量一定改变.

②两者的物理意义不同:动能和功相联系,动能的变化用功来量度;动量和冲量相联系,动量的变化用冲量来量度.③两者之间的大小关系为EK=P2/2m

4. ★★★★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表达式 (1)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得出的.但它也适用于变力及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情况. (2)功和动能都是标量,不能利用矢量法则分解,故动能定理无分量式.

(3)应用动能定理只考虑初、末状态,没有守恒条件的限制,也不受力的性质和物理过程的变化的影响.所以,凡涉及力和位移,而不涉及力的作用时间的动力学问题,都可以用动能定理分析和解答,而且一般都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简捷.

(4)当物体的运动是由几个物理过程所组成,又不需要研究过程的中间状态时,可以把这几个物理过程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从而避开每个运动过程的具体细节,具有过程简明、方法巧妙、运算量小等优点.

5.重力势能

(1)定义:地球上的物体具有跟它的高度有关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 .

①重力势能是地球和物体组成的系统共有的,而不是物体单独具有的.②重力势能的大小和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③重力势能是标量,但有“+”、“-”之分.

(2)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做功只决定于初、末位置间的高度差,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WG =mgh.

(3)做功跟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即WG = - .

6.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文章标签: # 物体 # 运动 # 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