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新闻 教育新闻

湖北高考不公平,湖北高考为什么不公布答案

tamoadmin 2024-07-23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甲卷哪些省份考2.高考试卷全国都一样吗3.全国卷甲卷哪些省份4.2023乙卷哪些省份考5.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6.哪些省份考甲卷?楼主好 我是山东的全国公认分数最高的省份之一我们大学有湖北的她的入学分数比我低了将近40分啊 湖北分数应该在全国是中等高 最低的有西藏 新疆什么的 不过那里的教学条件不好 升学率不高升学率最高的是北京 那里教育条件好 分数低那里考清华北大超容

1.高考甲卷哪些省份考

2.高考试卷全国都一样吗

3.全国卷甲卷哪些省份

4.2023乙卷哪些省份考

5.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6.哪些省份考甲卷?

湖北高考不公平,湖北高考为什么不公布答案

楼主好 我是山东的全国公认分数最高的省份之一

我们大学有湖北的她的入学分数比我低了将近40分啊 湖北分数应该在全国是中等高

最低的有西藏 新疆什么的 不过那里的教学条件不好 升学率不高

升学率最高的是北京 那里教育条件好 分数低

那里考清华北大超容易

哎 不公平啊

楼主是湖北的? 加油吧~

高考甲卷哪些省份考

张老师:

“我沉默的时候感到充实,即将开口我又感到空虚。”鲁迅是这样说的。此时的我也正有这种感觉,提起笔来的时候却又不知道从哪儿开头。并不是因为你是老师我就感到拘束、难以下笔,我很喜欢给朋友写信,每次写信的开始也总是这种情况。在课堂上你是我的老师,但是在私下里我们也可以是朋友,我们是平等的。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觉得,真正的三个人在一起是不好讨论问题的。相信老师知道我强调的那几个字的意思。

我不擅长口头表达,这在如今这个社会中不行,但我不想改变,我觉得我如今的这个生活方式很好,没有必要那么庸俗地追随、附和。不像李敖为了塞言路,说:“为了怕听别人讲话,我只好自己说个不停。”李敖的口才很好,而我不行。所以,上次辩论会的时候我站起来说了两次都对自己不满意。其实,我对整个辩论会都不满意,二辩、三辩的时候我突然记起了诗人库伯的一句话:“吵闹的人总是理直气壮。”第二天别的班在多功能厅搞的辩论会我也去听了,同样作为反方,他们比我们搞的好,因为他们有一个好的对手。

关于历史,其实,我不是特别感兴趣。坦白地说,当我发现那些所谓的正史带有极其强烈的政治色彩的时候,我就不想认真地学它了。而那些在认真地学历史的学生也只是机械地、麻木地学。历史教育的结果也与历史学家编教材时的愿望相距甚远。历史教育是失败的。我在《读者》上“言论”部分看到一句话:“把箭射中的所有地方画成靶心,然后说这就是射箭的目的----许多历史结论给人的感觉。”

听人说,中国的教育是失败的。我觉得这种说法太笼统。中国的历史教育是失败的;语文教育是失败的;道德教育是失败的.但至少外语教育是成功的;数学教育是成功的。我们的英语比汉语说的精彩,英语成绩比汉语成绩好;在外国学生眼中,中国的学生都是了不起的计算机,我们应该感到骄傲,一边说这句话我一边感到痛彻心肺。

记得罗素当年去苏联(现在应该叫前苏联了)考察后回英国说他吃不消共产主义的一点是:共产主义事事都要为政治服务。我们国家不也是这样吗?正因为我们国家也是这样,所以,一提到日本,都咬牙切齿。当我说日本的教育制度如何的比我们的好的时候,就会有人向我使鄙夷的眼色,大概说我崇洋媚外、忘记历史。不错,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不会忘记那时日军侵华的暴行,我也恨,但要恨屋及乌吗?我说日本教育制度好并不是说我赞成他们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那时在华战争的性质。日本二战时也是一败涂地,损失惨重,但为什么它发展的这么快,而我们却不行?这是为什么?中华民族不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吗?一说就说我们有四明、中华上下五千年灿烂文化,什么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等等,听人家这么说我就有气,那都是优秀的文化吗?不是,正是这些所谓的优秀文化毒害了我们的思想,它是、有毒的文化。这一点柏杨于年9月24日在美国爱荷华大学讲《丑陋的中国人》时说的很得力。不知老师看过《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没有,学校图书馆里有。

我们恨日本侵华时的暴行,但又有几个人仔细想过,越南人恨不恨我们?我们三征高丽,我们想过没有,朝鲜人有没有恨我们?历史考试我的成绩一直都不怎么好,学历史我总是感到很痛苦,那不是不想上课但又不得不上时所感到的那种痛苦。

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奥地利的女作家艾尔夫雷德·耶利内克,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英国的剧作家哈德罗·品特。还没有中国人,有人大概要说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高行健,不错,他身上流的是中国人的血,但他是法国人,思想也大概是法国式的了,如果他生活在中国,他一辈子都不可能获该奖。杨振宁如果生活在中国,他也不可能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因为生活环境以及周围人的素质、水平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孟母三迁是这方面的例子。整个亚洲,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也只有印度的泰戈尔,日本的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这三位,还没有英国一个国家获该奖的人多。中国如此一个泱泱大国,许多事说起来总让人痛心、悲愤。中国太落后,中国人却总不知道、总不承认,反而还认为很先进。余杰说:“不把落后当落后是一时代绝对落后的标志。”中国人太丑陋(不是指外貌),但中国人也不知道,你告诉他他也不承认。正如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里所说的:“我们的丑陋来自于我们不知道自己丑陋。”

现在针对你在课堂上说的一些观点谈谈我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记得你说过这是一个法制的社会。以前是人制大于法制,现在好象进步到了法制大于人制了。许多人、许多教材、资料上都说我国现在是一个法制社会。而我的看法是,我国现在是戴着法制的面具搞人制的社会。我曾经在我的随笔本上写道:“这是一个忙碌而又浅俗的社会;这是一个永远不可能公平的社会;这个社会很黑暗,我要发光!这个社会当中犯罪最严重、违法最厉害的恰恰是那些宣称知法、懂法并戴着庄严的面具执法的人。中国的贪污、腐败现象不严重吗?那些可是比谁都知法、懂法的***员啊!······

这是怎样一个社会?这是一个不义的社会。我并不热衷政治,中国的官场太黑暗,但却还有那么多人近似病态地渴望得到权力。我也对历史不是特别感兴趣,那上面沾有太多的血、有太多的不义。那么多学生那么拼命地学历史都只不过是为了考试得高分。我对考试分数看的比较淡,这是我自从进入高三后就坚持的态度。我觉得,我们在学习历史时都应该认真地深思、反思历史,而现在的学生都在认真地深思哪些历史可能要考,他们都在麻木、盲目地记一些阿拉伯数字。正如武汉有名高中生所说的那样:“中国人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没有吸取教训。”在看见军队野蛮、残忍的本质的时候,我想起罗斯金的一句话:“兵士的职业,实在而言,不是杀戮,就是被杀戮。”195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瑞典的拉格奎斯特在《侏儒》里说:“打仗是死亡、崩溃、毁灭。战争给我们的只有饥饿和苦难,它总是和残酷息息相关。”还有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南非的纳丁·戈迪默在《我儿子的故事》里面说:“军队极其整洁的军容不过是为了掩盖战争就是流血、痛苦、腐烂和污秽的真相。战争从来就是这一切。”而每一本历史书上都在写战争。

我只是对文学感兴趣而已,但中国实在没有几本值得读十遍以上的书。中国以前的作家只会纸上谈兵,但现在的作家连纸上谈兵都不会----只会纸上谈恋爱。中国的作家都是些贪生怕死之辈,从来都不敢谈政治,惟一一个胆大的只有李敖却不在大陆。有人说台湾言论自由一些。我要说的是,自由不是天赐的,是要靠我们自己去争取的。李敖两次坐牢,出来后依然不改本色。当年殷海光就说,李敖是华人史上罕有的奇才。台湾的言论自由是李敖、殷海光、雷震、柏杨、陈映真等人付出代价后争来的。大陆的作家想要言论自由却又贪生怕死不想付出代价这可能吗?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因此,大陆的作家不配享有言论自由,他们不配!

在高中时我写了很多随笔,有同学看后就说我不应该这样锋芒太外露,谈政治(指没有权力的文人谈政治)都不会有好下场。的确,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在《鲁迅与我七十年》里说到一件事,有一天,跟一些湖南老乡聊天,一个翻译过马克思传的翻译家在聊天的时候问,如果鲁迅活到今天,他会是怎样一种情况?想了一下就回答说,他要么是坐牢,要么是闭起嘴来不说话。也有笔友让我莫谈政治,这使我想起那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条幅。我笑着说,我不怕,我要发挥上帝赋予我思想和嘴巴的作用:自由思想、自由言论。嘴巴不仅仅是用来吃饭的,更多的是用来传播你的思想。高中时有个朋友流年·遇见说我有点像李敖,喜欢搞强盗哲学和自我标榜。而她又不喜欢李敖,所以让我不要学他。我说这是我的性格,改不了了。1989年4月11日,李敖在《李敖来台四十年》里说:“严格地说,我本不属于这个时代、这个地方,就好像耶稣不属于那个时候、那个地方一样。我本该是五十年后才降世于大陆的人,因为我的境界,在这岛上,至少超出五十年。”李敖1935年出生,我是1985年出生的.我当时就说我是五十年后降世于大陆的李敖。今年9月,李敖来大陆时也说:你们不要作李敖第二了,就作李敖好了。我还有个朋友Cigar在看了我写的一些随笔后对我说,她觉得我生错了年代,她觉得我像“五四”时候的青年,她觉得我的思想和许多行为都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这是因为我在做我自己,我在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好了,这些太扯多了。

记得你说过(其实好多人也都说过),我们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我的观点在你说这句话的时候就写在了那教室的一张桌子里:能够完全掌握自己命运的人算得上是真正的伟人。这个时代,谁能够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记得你说到一件事,你们上大学的时候国家取消了生活补贴。我相信当时有好多同学都会说自己命不好。你的命运真正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吗?我是湖北的,今年湖北高考试卷比去年难,叫我们遇上了,也有同学说自己命不好。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命运顶多也只有一半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还有一半掌握在谁的手里我也不知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说的也应该是这个意思。

记得老师还说过孔子是圣人,我们都是凡人。老师为什么要说那后半句呢?当时教室里没有人站起来反对,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都认同了,反正我是不认同的。老师也正年轻,为什么甘心承认自己是凡人?中国变革太慢、发展太慢,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绝大部分人都甘心做凡人,自甘堕落、不进取、不奋斗、安于现状。如果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就都认为自己是凡人,那么还有谁来改造这个社会?我看除了外国侵略者就不会有别人了。年轻的时候如果认为自己是凡人,还有后来的吗?拿破仑也是如此,不甘心做凡人。要有雄心壮志,要敢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记得高考后我与一个同样爱好文学的朋友流年·遇见在我们那疗养院里散步,谈到好人、坏人的划分问题。她说,做了坏事的人才叫坏人,没做坏事的人都是好人。我说,为什么不说做了好事的人才叫好人,没做好事的人都是坏人?她说,那你认为这世界上是坏人多而好人少了?我问她,那些没做好事也没有做坏事的人该怎么划分?她说那是平凡的人。我说,什么是平凡的人?既没做好事也没做坏事就是什么事也没有做,说是平凡的人还叫为脸上抹光了,应该叫平庸的人。世上没有平凡的人,只有平庸的人;也没有凡人,只有庸人。正如她所说的,我说话总是那么刻薄、残酷、不近人情。这本来就是一个刻薄、残酷、不近人情的社会,有太多的人总是戴着“平凡的人”的面具做一辈子平庸的人。我绝不认为自己是凡人,也不做什么平凡的人,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他还年爱别人、爱国吗?”还有种说法是“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是不可能爱国的。”我到多功能厅听到你在别人班上课时说了这句话,有个女生站起来反驳,她举了孔繁森、焦裕禄这些先进党员的事迹。老师当时想到些什么又欲言又止了,那次我们在路上谈话时老师也出现过一次欲言又止的情况,是政治问题不便说吗?做这个时代的中国人真痛苦,有许多时候我们都是哑巴吃黄莲----有苦难言。是真的难言还是不敢言?我觉得我们私下聊天时老师不应该有太多的顾虑。

对于爱自己、爱别人、爱国三者之间关系的观点,我的看法是,三者不能兼具。有句古话说“忠孝不能两全”是这方面的意思吧。一个人爱国、爱别人就不太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爱自己。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爱别人,特别是爱国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一个人不爱别人、不爱国我们能说他不爱自己吗?我相信人性自私论,正因为他太爱自己,所以他不会有多的精力去爱别人去爱国。戚继光爱国,结果怎样?谭嗣同爱国、爱人民群众,不爱自己,以死来证明变法一路不通,必须革命,但是人民群众却不理解他。直到现在,还有许多学生在学维新变法时认为他不逃跑是笨蛋。李敖的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北京法源寺》里余法师对康有为说了一段话:“个人只有和群众的大多数一起浮沉,才能免于被残忍对待,个人太优秀了、太特立独行了,就容易遭到群众的迫害,群众是最残忍的。个人比较好,群体比个人不是更好就是更坏,群体比个人极端得多。所以优秀的个人如果优秀的过分,就得准备付出惨痛的代价给群体,作为“冒犯费”。所以优秀的个人为群体做事,必须事先就得报有最后还得被群体出卖的危险。······群体是健忘的、是非不定的、忘恩负义的、残忍的。愈是伟大的民族,愈有这些特色。所以有一天,当你遭受了这种待遇,你可能变的爱中国,但却不爱中国人。”看到许多这样的事我很愤怒,我就是这样爱中国但却不爱中国人,因为中国人太丑陋。不知道老师看过《北京法源寺》没有,写的很精彩,李敖就很欣赏谭嗣同。又扯远了,我总是喜欢偏离话题。

想问老师一个问题,你觉得怎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许多老师在课堂上发脾气时容易说的一句话是: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你首先得尊重别人。我记得老师也在课堂上说过这句话,实话告诉老师,我听人说这句话不下一千遍,我非常讨厌这句话。引用这句话的又有几个人知道它的出处!1814年在德国魏玛,叔本华和歌德的关系不错。后来,叔本华要离开了,他有个习惯,就是喜欢拿个本子让当时的名人给自己留句赠言。他把那本已经有许多人留言的本子让歌德留句赠言。歌德针对叔本华平时的言行举止,写了一句告诫他的话: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就得学会尊重别人。这句话被叔本华认为是那个本子上惟一的一句至理名言,后来他把其他人的赠言都毁了,就留下了歌德的这句话。老师认为这句话正不正确?我自己认为,在现今这个社会当中这句话不正确。我们尊重别人,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吗?我觉得在如今这个社会,要想得到最广泛的人的尊重,第一个条件,也是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你必须比别人强;其次是你必须给别人带来好处;最后才是尊重别人。

还有我极其讨厌的一句话是:我们不能苛求这个社会,我们要学会去适应。高中时语文老师批改我的作文时在我的作文本上给了这句话。有个同学看我随笔本后给我写纸条也写了同样意思的话。我总觉得这是奴性未除的表现。记得王小波在给李的信里面有段话说:“人们懒于改造世界必然勤于改造自己,懒于改造生产方式,对了,懒于进行思想劳动必然勤于体力劳动,懒于创造性的思想活动必然勤于死记硬背。” 我们为什么要扭曲自己去适应?我们不能积极主动地去改造社会、改造生活环境吗?我最讨厌的就是为了仪式去做一些自己认为很愚蠢、很不值的事。我相信我现在有能力判断什么事值得去做、什么事不值得去做。中国社会已经越来越模式化了,真是恐怖,我不喜欢过模式化的生活,别人总逼着我我去过、去做,我也是总是敷衍、搪塞。我觉得,对那些事太认真是一种精神浪费。比如说考试,记得老师曾经让我们写“考场舞弊之我见”,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它的看法。

在前面我就说过我对考试分数看的很淡。在做每件事之前我都会问自己值不值得,如果值得的话,我就会认真去做;如果不值得而又不得不做的话我就敷衍它,这是我处世的原则。

对于现在的考试我不像别的同学那样看的那么重,按照福柯的说法,考试是用无形的权力对人进行冷酷的定位。我现在心特别不安分,按照《学生守则》上的规定,我恐怕在学校里待不到毕业就会退学。当然,我对这个学校不满是真的,但不会像老师说的那样乱搞。想到《学生守则》我就想笑,刚开始逼着我们在食堂听她们用扩音器讲《学生守则》,那时候体现了诗人余光中的一句话:“滥用扩音器逼人听噪音的社会,不是落后便是集权。”对于学校也是如此。后来还要考《学生守则》,这是我读书十三年来遇到的最卑鄙的行为。学校的举措说明了学校的卑鄙,我们去认真应考说明了我们的愚蠢。监考老师让我们抄,被抓到后学生通报批评,而监考老师则没有任何责任。学习《学生守则》的目的总不会是为了考试吧!《学生守则》上很多规定都漏洞百出,通过一些规定也看出了学校的黑暗。

我曾对同学说了一句话:学校和高考考场都同官场一样黑暗。今年我们高考的时候我们那考点有学生有标准答案,监考老师和巡视员都发现了,但都没有往上举报,他们害怕负责任。考生当中也没有人去举报,只是在宿舍里说几句愤愤不平的话而已。高考考场比我们平时考试搞的还松。

考场舞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不公平竞争,说轻点违纪,说重点违法。现在的中国几乎没有几个学生再愿意考试了,但中国古代却有那么多人热衷于考试----科举考试,甚至到老到死都那么热心。我对科举的看法是:中央为了便于选择合适的人作奴隶而专设的一种制度。科举考试,许多读书人之所以热衷于它,是因为都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做奴隶的资格与奴隶的身份。考场舞弊的学生都是虚荣心极强的人,都是平时不想学习但考试想获取高分受老师表扬的学生。对于考场舞弊我没有太多的看法,不像有些学生愤愤不平、有些学生拥护赞成,我既不愤怒也不热衷,因为我对考试根本就看的很淡,不愿意去为它费心费力,做我认为值得做的事就行了。考试我无法逃避,所以我总在敷衍。

在宿舍写这封信的时候突然听到宿舍里内蒙古那同学说:“我们来世不做人了吧!”另外一个室友问为什么,他回答说:“做人好难、好痛苦啊!”确实如此,高三时我给一个朋友写信,我对她说:在这个社会中做人好难,做好人更难,做人比还难。终于明白,一些人为什么被迫不能好好做人之后就好好地去。有些时候,我真的不怪那些犯。正如张爱玲所说的那样:“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如果我处在他们那种情况下说不定我也会去。如果一个社会中行不义的人多了,就说明这根本就是一个不义的社会。这个世界不符合我的梦想。

这个社会中说真话、敢说话的人太少了,他们都在说一些愚蠢的、可笑的话,或者沉默。《圣经》中说:“世人哪,你们默然不语真合公义么。施行审判岂按正直么。不然,你们是心中作恶。(《诗篇58:1-2》)”韩寒说:“敢说大话的人得不到好下场,吓得后人从不说大话变成不说话。”正是这种情况,我是一个敢于说话的人,更是一个敢说大话的人。希望老师也一样。

好了,祝老师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龙晓枫

2005年10月

高考试卷全国都一样吗

高考甲卷有四川、云南、广西、贵州、西藏这五个省份考。

全国甲卷的语文、数学、外语、理科综合和文科综合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为什么高考试卷不统一?

全国高考试卷不一样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教育公平,掩盖高考录取中的区域不公。教育水平高的地区试题难度相应该应的高,因此北京、上海、广州、天津这样的中等教育极发达地区的高考试卷难度应该是最难的。

可事实确是江苏卷、山东卷更倾向难。因此教育不平衡并非是高考试卷难度的唯一因素。各地区教育水平不一样,由于各地教育不平衡,不同地区的教学质量有高低,一般东部地区高于西部。

如果用全国统一试卷,若出题容易,不能检测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出的题目难则会让西部地区的孩子无学可上,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不公平。因此,为了让学生们都有学可上,可以让有些省份自主命题,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

在分税制改革之后,大部分高校的办学资金主要是依靠地方拨款。既然办学的资金主要是来自于地方,那么很多高校在办学的时候,自然而然要考虑到地方的一些合理诉求。比如扩大本省或者是本地区的招生名额等因素来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等。

新高考和旧高考有哪些区别?

高考改革之前,实行的旧高考,最大的特点就是文理时代,也就是“3+综合”的时代。旧高考高中分为文科(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地理、历史),理科(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新高考不再分文、理。

新高考全国大部分省市都用了“3+1+2高考模式”,有少部分用“3+3高考模式”。2023年的高考还有一部分省市用的旧高考,也就是用的是“3+综合”高考模式,具体哪些省市用旧高考,可查看以上的高考改革时间表了解。

正是因为目前改革还在进行中,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地方并不知道“赋分制”的概念的原因。“赋分制”是高考改革的产物,是出现选科之后新生的概念。并且只有选考的科目才有赋分的说话,必考科目是不用“赋分制”的。

全国卷甲卷哪些省份

其实全国的考生在高考的时候都应该用同一份试卷,这样才能最真实的体现出高考考生个人能力的水平。但是有关部门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似乎用同一份试卷并不太实际。

全国的高考试卷一样吗

1、使用全国新课标高考I卷的省份

河北、山西、江西、河南

2、使用全国新课标高考II卷的省份

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广西、内蒙古、新疆、云南

3、使用全国卷高考的省份

湖北、安徽、湖南、福建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四川: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广东: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英语的听说部分仍保留现行广东省自主命题方式,笔试部分使用全国卷。

陕西: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重庆: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

4、部分高考科目用全国卷,其余科目自主命题省份

山东:英语、综合全国卷I卷,其它自主命题。

海南:语、数、外全国卷II卷,其它科目取自主命题方式。

5、取高考自主命题的省份

北京、天津、江苏、浙江、上海

全国不使用同一套试卷的原因

全国统一试卷,和有利于高考效率从出题、阅卷、学生选拔等各方面得到提高,但唯一没有考虑到的是考生本身。众所周知,我国幅员辽阔,全国共有34个省市自治区。由于经济、教育等各方面的不同,导致各省学子所接受的教学质量也不尽相同。

总体来讲,沿海地区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要明显高于内陆地区,如果全部用同一份试卷,那么,高分会全部集中在东部沿海的“教育大省”,而低分都会集中在位于内陆的教育“穷”省。这样的结果,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学子来讲,是难以接受也是相当不公平的。

而且,全国统一试卷,对于出题人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出的太难,会导致教育大省与教育穷省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而出的太简单,又不利于检验学生们的真实水平。所以全国统一试卷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且无法兼顾公平的事情。

2023乙卷哪些省份考

全国卷甲卷哪些省份如下:

全国甲卷的省份是:四川、云南、广西、贵州、西藏。

全国乙卷(全国I 卷、全国I 卷合并后) 适用省份包括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共12省市区。全国乙卷的语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新高考 I 卷使用省份包括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山东,共7省,语、数学、外语三门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

新高考I 卷适用范围包括辽宁、重庆、海南,共3省市,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由滑梁灶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其中辽宁、重庆两省市是3+1+2省份,海南是综合改革3+3省份。

2023年高考难度:

2023年高考不一定是最难的一年。因为2023年高考还没有考,所以无法得知2023年的高考会不会是最难的。

第一,从狭义方面来讲,我们无法得知高考卷面的信扮难度。在正式高考之前,高考试卷属于国际秘密法中的“绝密”等级,从命题环节就开始全程监控,且要经历封闭命题、考卷印刷、运输转移、保密存放,并且在极度严密的监控之下运送至考点。

第二,从整个高考的竞争难度来讲,每年每个地区的招生政策、招考人数以及录取人数都不同,目前也还未有省份公布详细数据,因此我们无法得知2023年高考的竞争会不会比往年更加激烈。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2023高考全国乙卷省份有河南、安徽、江西、山西、陕西、黑龙江、吉林、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高考全国共有八套试卷,分别是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I卷、新高考II卷、北京自主命题卷、天津自主命题卷、浙江自主命题卷、上海自主命题卷。因为各地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所以全国高考试卷有甲卷、乙卷等试卷,各省市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的试卷用于高考。

并不是所有的省市地区都是独立命题的,各地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使用全国卷,使用的话是全部使用,还是只使用哪些科目的试卷,这些都是各省市地区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主选择的。

全国甲卷省份有四川、云南、广西、贵州、西藏;全国乙卷省份有河南、安徽、江西、山西、陕西、黑龙江、吉林、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新高考1卷省份有山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苏、广东、福建(语数外);新高考2卷省份有海南、辽宁、重庆(语数外)。

尽管高考部分省份使用试卷类型相同,但因为不同地区高考政策、参考人数相差较大,因此分数线划分可能相差也会较大,但本省历年的招生比例、数据不会相差太大。

很多人都认为高考使用全国统一的试卷教育就会公平,其实这是错误的。中国西部很多省份的经济非常落后,教育水平也很低,如果全国真的统一了试卷,和北京上海这些教育雄厚的地区相比,这些孩子想要考上大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才是教育的不公平。

对于河南和山东这样的高考大省来说,北京上海的高校在招生配额等方面或许存在不公平,但是这种不公平是在保证西部落后省份的孩子获得公平教育的机会。

哪些省份考甲卷?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关于重要的“3+1+2”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不分文理科,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科目。但是选考某个科目的前提是要通过该科目的合格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1

6月27日,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等八个省(区)陆续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八省(区)明确于2022年全面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于2025年整体实施。

四川:取消文理分科,启动“3+1+2”模式

四川省教育厅6月27日在四川成都召开高考综合改革新闻通气会。四川省人民近日印发《四川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改革方案,四川“新高考”不再分文理科,改为用“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再选科目,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

四川将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简称合格考)和选择性考试(简称选择考)。合格考成绩是学生毕业、普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和普通高考报考资格审查的主要依据;选择考成绩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

内蒙古:从2022年秋季入学高一学生开始实施

6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办举办“内蒙古自治区高考综合改革”新闻发布会,《内蒙古自治区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印发,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高考综合改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二是规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三是深化统一高考考试招生改革;四是推动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到2025年,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

内蒙古自治区实施“新高考”后,普通高考考试科目不再分文理科,而是实行“3+1+2”模式。与现行依据全国统一高考成绩的高校考试招生模式不同,2025年开始,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取“两依据、一参考”模式,一是依据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二是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3门选考科目成绩。

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据,是“新高考”的一大亮点,旨在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发生严重偏科,并为高校选拔人才创造条件。

陕西:“院校专业组”方式实行平行志愿录取

根据陕西省印发的《陕西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在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方面,陕西省将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起实行“3+1+2”模式,2025年进行整体实行。

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3门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择性考试中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再选科目按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在招生录取方面,自2025年起,除提前批次外,分本、专科两个批次录取。普通高校招生按物理科目组合、历史科目组合两类,分列招生、分别划线、分别投档,用“院校专业组”方式实行平行志愿录取。

宁夏: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改革导向

宁夏自2025年起,普通高等学校将依据考生的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简称“两依据、一参考”。在考试科目方面,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使用全国卷。

选择性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高校选科要求,结合自身特长兴趣,首先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即“3+1+2”模式。

“这次高考综合改革,充分考虑宁夏原有高考模式、基础教育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和学科专业布局,考生可以根据个人志向、兴趣爱好、自身优势,做好生涯规划、选择考试科目,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选择权,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改革导向。”宁夏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成峰说。

在本次高考综合改革中,历史或物理按卷面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而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要实行等级赋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分别对应物理、历史两个类别,有6种组合、6个群体,每个群体之间再选科目不同、考试人数不同、各再选科目试题难易程度不同,所以这4门再选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

宁夏教育考试院院长夏鑫告诉记者,之所以这么改,就是要解决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等问题,促进高中阶段学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办学质量。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2

6月27日,多个省份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据悉,全国第五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8个省份(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

关于重要的“3+1+2”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不分文理科,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科目。但是选考某个科目的前提是要通过该科目的合格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对此,有网友遗憾表示“这个政策好,可惜没赶上”。

值得注意的是,高考改革此轮已是第五批。第一批和第二批用“3+3”高考模式,即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包括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第三批和第四批皆为“3+1+2”模式,包括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

什么是“3+1+2”模式?

“3+1+2”模式即:“3”指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构成,满分750分。

其中,3门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择性考试中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再选科目按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3+1+2”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文理科“固定组合”考试模式,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权”。

改变了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录取学生的模式,向“两依据、一参考”招生录取模式转变。突破了单一高考录取路径,向“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转变。值得注意的是,如此改革之后将不再有文理科的区分,“3+1+2”模式下共有12种组合方式可供学生自主选择,文理交融,有利于考生扬长避短,增大考生的选择空间。

那选了不同科目但是考了同样的分数怎么办?宁夏教育考试院院长夏鑫表示,设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考化学,两人都考了80分,考生甲的成绩排在全区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的成绩排在全区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若简单地将他们的成绩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既不科学也不公平。

因此,需要将再选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规则转换成等级分,转换后考生再选科目成绩排序不变,解决了再选科目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如何录取?

在招生录取方面,2025年开始,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取“两依据、一参考”模式。

“两依据”一是依据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二是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3门选考科目成绩。

“一参考”是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校考试招生的重要参考,在考试成绩相同时,高校可优先录取和优先安排专业。综合素质评价是由学生本人、同学、教师和家长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日常动态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5个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涵盖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13门科目。

考试按照教学进度,学完即考、随结随考,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成绩不计入高考总成绩,合格者颁发高中毕业证书。选择性考试作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与全国统一高考同期进行,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

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应在相应科目成绩“合格”后的基础上报考选择性考试科目。在高校招生录取环节,现行高考招生制度是文理分科,只有文综和理综2种固定的组合。实施“新高考”后,将按照考生选考物理组合、历史组合两个类别分别编制招生、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分开录取。同时,把原来的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一个批次,并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这次改革还有哪些重要内容?

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也是本轮高考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其中,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文化素质成绩使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量化成绩,职业技能成绩使用全省组织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成绩;中职学校毕业生的文化素质成绩使用全省统一组织的文化基础考试成绩,职业技能成绩使用全省组织的职业技能考试成绩。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与统一高考招生都是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去年12月印发了《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意见》,强调普通本科和职业本科学士学位证书格式一致,在证书效用方面,两者价值等同,在就业、考研、考公等方面具有同样的效力。

此轮改革还明确,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学校毕业生、具有高中同等学力社会人员的评价录取方式,完善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五年制中高职衔接的培养模式,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

多省官宣高考将实行“3+1+2”模式3

2022年2月8日,《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发布,其中提到“深化高考综合改革,稳妥启动第五批高考综合改革”。最近,河南、陕西、四川等省区公布了改革方案。其中,取消文理分科、高考取“3+1+2”模式成为特点。

“新高考”怎么考?

与传统文理分科有何不同?

“新高考”到底怎么考?按照《方案》,四川高考将不再分文理科,改为用“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再选科目,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

考试安排方面,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和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选择考试科目在每年6月进行。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组成。条件成熟时,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新高考”后,考生的成绩构成方面,文化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考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为750分。其中,全国统一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的分值均为150分,总分450分;选择考首选科目成绩以原始分呈现、再选科目成绩以等级转换分呈现,3门科目分值均为100分,总分300分。等级转换计分方法另行制定。

那么高考实施“3+1+2”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何区别?据介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目标导向不同。“3+1+2”模式既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是选择科目组合不同。“3+1+2”模式,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和拟报考高校及专业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增大了考生的选择面。传统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的组合供考生选择,其中文科考生只能选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1种固定组合,理科考生只能选择物理、化学、生物1种固定组合。

三是考试内容不同。“3+1+2”模式中,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考试时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试试卷完全一致。传统文理分科的数学考试科目,试卷的内容和难度则是有区分的。

学生怎么“选”考试科目?

高校录取会有什么变化?

“新高考”来了,考生家长最关注的莫过于“1”与“2”这里面的科目怎么选。

按照《方案》,普通高等学校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需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科目中,分招生专业(或专业类)科学合理提出考生报考专业(类)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这意味着,考生家长要时刻关注心仪院校专业的招生要求,及早开始进行生涯规划。

那今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方式、志愿设置会有什么变化?这里值得家长重点关注:

按照《方案》,从2025年起,高等学校将按物理科目类、历史科目类分列招生、分开划线、分别录取。按“院校+专业组”,以平行志愿方式投档(提前批及特殊类型除外)。投档录取只分层次、不分批次,同一层次按照考生总成绩分时分段进行。

在志愿设置上:高考综合改革后,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志愿设置将主要用“院校+专业组(专业)”的组合方式,适当增加志愿填报数量,满足考生志愿填报需求。考生志愿填报不分批次,按照考生总成绩分时分段进行。具体志愿数量及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志愿设置等将另行公布。

录取方式。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按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列、分开划线、分别投档,分本科、专科两个阶段进行录取。除提前录取的批次外,考生志愿由“院校+专业组”组成,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统一录取模式。

高考甲卷有哪些省份介绍如下:

高考试卷全国甲卷省份有四川、云南、广西、贵州、西藏;高考试卷全国乙卷省份有河南、安徽、江西、山西、陕西、黑龙江、吉林、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高考试卷新高考1卷省份有山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苏、广东、福建(语数外);高考试卷新高考2卷省份有海南、辽宁、重庆(语数外)。

为什么高考试卷不统一

全国高考试卷不一样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教育公平,掩盖高考录取中的区域不公。教育水平高的地区试题难度相应该应的高,因此北京、上海、广州、天津这样的中等教育极发达地区的高考试卷难度应该是最难的。可事实确是江苏卷、山东卷更倾向难。因此教育不平衡并非是高考试卷难度的唯一因素。

各地区教育水平不一样,由于各地教育不平衡,不同地区的教学质量有高低,一般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如果用全国统一试卷,若出题容易,不能检测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出的题目难则会让西部地区的孩子无学可上,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不公平。因此,为了让学生们都有学可上,可以让有些省份自主命题,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对待。

在分税制改革之后,大部分高校的办学资金主要是依靠地方拨款。既然办学的资金主要是来自于地方,那么很多高校在办学的时候,自然而然要考虑到地方的一些合理诉求。比如扩大本省或者是本地区的招生名额;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政策,来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等。

文章标签: # 高考 # 科目 # 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