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招生信息 招生信息

南雄中学2013年高考成绩_南雄中学2015高考

tamoadmin 2024-05-23 人已围观

简介1949年9月24日,南雄解放。10月,南雄县人民政府派李树华、邓功琳、钟玉铫同志接管省立南雄中学和南雄县立中学,随后两校合并成立南雄县临时联合中学,1950年定名为广东南雄中学。当时第一校长由中共南雄市委县委书记、县长张尚琼兼任,第二校长由县委秘书邓事型兼任,学校日常工作由校务主任(副校长)李树华主持。当年10月,学校共招收学生288人,其中初中生219人,高中生69人;共有教师30人。高中部设

南雄中学2013年高考成绩_南雄中学2015高考

1949年9月24日,南雄解放。10月,南雄县人民政府派李树华、邓功琳、钟玉铫同志接管省立南雄中学和南雄县立中学,随后两校合并成立南雄县临时联合中学,1950年定名为广东南雄中学。当时第一校长由中共南雄市委县委书记、县长张尚琼兼任,第二校长由县委秘书邓事型兼任,学校日常工作由校务主任(副校长)李树华主持。当年10月,学校共招收学生288人,其中初中生219人,高中生69人;共有教师30人。高中部设在原省立南雄中学校舍(今南雄市人民政府招待所),初中部设在县立中学校舍(在今南雄市区繁荣路)。平时上课和住宿按高、初中分开,集会时则到初中部大礼堂举行。

据北江区专员公署1950年《四月份工作报告》称:“省立中学原有韶师、志锐中学、南雄中学、连州中学四间。解放后,志锐中学、韶师合并为北江临时联合中学(曲江中学在内);省立南雄中学、南雄县立中学合并为南雄临时联合中学;省立连州中学、县立连师、私立燕喜中学合并为连州临时联合中学,故现在得有省校三间,共44班,教职工113人,工友29人,学生1340人”。据此可知,建国后的南雄中学为省立中学。

另据1954年《粤北区各县年报表》称:“学校全称:广东南雄中学。主办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厅”。五十年代初,雄中教师较为缺乏,需到广州聘请教师,北江专署文教处和省教育厅也通过举办短期教师学习班,结业后再分派到雄中任教。当时中学的数、理、化教材采用苏联教科书的中译本,教学方面则以学习凯洛夫的教学法为主,提倡写教案和运用五个教学环节进行课堂教学。

1953年至1958年,“思想改造”、“整风”、“反右”等运动频繁,南雄中学部分教师无故受到批斗,有7人错划为右派。

1959年,该校搬迁对南雄县城东五里山办学。

1960年,为贯彻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该校改进教学工作,教学质量有较大提高。当年该校语文教研组评为全省文教战线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教研组长王朝安出席了省文教群英会。

1962年,南雄师范并入该校。是年,因地质问题,该校课室和宿舍的墙壁不断爆裂,加上缺乏水电,需要搬回原址,但原高中部校舍已作县招待所,只能搬回初中部办学,最后只好把部份课室和宿舍建在初中部植物园内,并堵塞了一段县背街,使校园面积有所扩大。

1964年南雄师范最后一届学生在该校毕业。

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席卷全国,南雄中学也不能幸免。是年下半年该校开始停课,揪斗所谓的“走资派”和“牛鬼蛇神”,部分师生外出串连和在学校“打派仗”。

1969年,南雄县工人宣传队进驻该校,并开展“清理阶级队伍”和“一打三反”运动,又揪斗了一批教师,其中一名教师被迫害致死。

1970年3月,该校一分为三,分别搬到主田、黎口、南亩办校。雄中搬迁后,原校址被工厂、机关等7个单位占用。

1974年9月,南雄县委决定城关镇一中从飞机场(位于全安镇)搬到原雄中校址办学,复办南雄中学。其时共有8个教学班、18名教师和400名学生。

次年11月起,在“学习屯昌,大办农场”的口号下,该校师生停课办农场,大部分时间用在“学工”、“学农”上,影响了文化课的学习,导致在1977年恢复高考时,该校只有一名应届毕业生和一名往届毕业生被录取。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7年秋,南雄县委、县政府把该校定为重点中学,调县教育局局长李仕仁到该校任校长,调整了领导班子,调进一批优秀教师组成教学骨干,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购置一大批图书、仪器设备,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1978年高考,该校共有43名学生考上大专院校,因此被首次评为韶关地区的高考先进单位。之后,教学质量逐年上升。

到1982年高考,该校考入大、中专院校人数达141人之多,为全韶关地区各县之冠,该校即被评为1982年广东省普通教育系统优秀集体,校长李仕仁代表学校出席了省普教系统先代会。

1980年后,该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重视下,建成两幢教学大楼,新建了3幢教师宿舍大楼,并拥有室外篮球场5个(其中两个是水泥球场),100米跑道一条,室内篮球场两个;物理、化学、生物仪器室和实验室共有500多平方米,图书馆和阅览室共有200多平方米,藏书2万多册;校园总面积2308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较充实,其中有电脑25台,教学演示开出率100%,分组开出率80%。据1981年省政府文教办公室35号文通知,该校被定为南雄县重点中学。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宋淇源任南雄知难而进府时,重修天峰书院,后与凌江书院合并称道南书院。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道南书院改为州立南雄中学堂,学制四年,学堂监督(相当于校长)曾淞。

●民国元年(1912),南雄中学堂奉广东省教育厅命令,改为省立南雄中学,首任校长为陈泽东。

●民国七年(1918),军阀混战,北军侵入南雄,省立南雄中学图书器具焚毁一空,员生奔逃,学校停办。

●民国八年(1919),省立南雄中学暂借永南天后宫和兴隆庵复办。

●民国十年(1921),省立南雄中学迁回元宝塘。

●民国十三年(1924),奉省政府令,省立南雄中学改为省立第六中学,学校实际新学制,初、高中各三年。

●民国十四年(1925)12月,代号叫“兰芝”,后改名为中共南雄特别支部在省立第六中学成立。

●民国十六年(1927),省立第六中学学生会干部,在***南雄地方组织的领导下,配合农民自卫军诱杀反动头目、镇压国民党的改组委员,从而拉开了南雄农民暴动的序幕。

●民国二十二年(1933),校长陆傲霞报请省拨款,开办高中师范班。

●民国二十三年(1934),改省立第六中学为省立南雄中学。

●民国二十七年(1938),学校报省拨款增办高中普通班。省立南雄中学成为完备的完全中学。

●民国二十九年(1940),学校报请省政府迁往城郊龙华寺新校上课。

●民国三十三年(1944),日寇沦陷南雄,校长黄云蔚率师生奉令迁往河源县上莞乡上课。

●民国三十五年(1946)2月,学校迁回南雄;7月省立南雄中学与南雄县立中学争执校舍;9月,迁回元宝塘继续办学。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广东省立南雄中学举行四十周年校庆。

●1949年10月,县人民政府接管广东省立南雄中学与南雄县立中学,合并成立南雄临时联合中学,高中部设在元宝塘(原省立南雄中学),初中部设在繁荣路(原南雄立中学)。

●1950年,南雄临时联合中学定名为广东南雄中学,主办机关为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厅。

●1951年2月,南雄中学师生演出歌剧《白毛女》,配合土改运动的宣传。

●1959年9月,南雄中学搬到城东五里山办学,后因地质问题和缺乏水电,1962年又搬回原校址。

●1960年,语文教研组评为全省文教战线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

●1962年,南雄师范并入南雄中学,1964年师范最后一届学生在南雄中学毕业。

●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卷入南雄中学,下半年开始停课,师生外出串连和在学校“打派仗”。

●1968年,工人宣传队进驻学校,揪斗了一批教师,其中一名教师被迫害致死。

●1970年3月,南雄中学裁撤,学校教师及财产、图书、仪器等设备瓜分为三,分别搬到主田、黎口、南亩办校。

●1974年9月,县委决定城大镇一中从飞机场搬到原雄中校址办学,复办南雄中学。

●1977年7月,南雄中学恢复为县的重点中学。

●1978年,南雄中学首次评为地区的高考先进单位。

●1981年,广东省政府文教办公室35号文通知,南雄中学被定为南雄县重点中学。

●1982年,南雄中学评为广东省普教系统优秀集体。

●1984年,南雄中学被评为广东省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广东省普教系统先进单位。

●1989年,南雄中学被评为广东省深化改革成绩显著单位。

●1994年,南雄中学成为首批“韶关市一级学校”。

●1999年,南雄中学被评为全国推行《国家体育锻练标准实施办法》先进集体。

●2001年11月3日,南雄中学举行建校九十五周年庆典。

●2002年秋季,实施办学体制改革,开始裁撤初中部。

●2002年10月,南雄市委、市政府利用城市经营的契机,将学校周边共22900多平方米的土地,无偿划拔给南雄中学,使学校占地面积达到148亩。

●2003年1月,南雄中学晋升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2003年10月,南雄中学被授予“国家级科研教示范基地”。

●2004年9月,学校南大门落成。

●2005年9月,南雄市委、市政府成立“广东南雄中学百年校庆筹备委员会”。

●2009年8月24日,南雄中学最后一幢老教学楼2号楼成功拆除,将于原址建设新教学楼。

文章标签: # 中学 # 南雄 # 省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