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招生信息 招生信息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汇总_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

tamoadmin 2024-06-16 人已围观

简介1.各种文言文虚词整理2.高考中关于文言文的常考的12个文言虚词有哪些,3.第二:常用高考文言文虚词.4.高考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附试题)(2)5.文言文虚词推敲法6.求人教版语文所有文言文虚词整理,还要例子,最好有实词1. 文言文虚词的学习方法 每一种虚词的用法都可以总结出规律。 比如说:之···· 1、之后面如果是动词,前面是名词,构成主谓关系,肯定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各种文言文虚词整理

2.高考中关于文言文的常考的12个文言虚词有哪些,

3.第二:常用高考文言文虚词.

4.高考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附试题)(2)

5.文言文虚词推敲法

6.求人教版语文所有文言文虚词整理,还要例子,最好有实词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汇总_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

1. 文言文虚词的学习方法

每一种虚词的用法都可以总结出规律。

比如说:之····

1、之后面如果是动词,前面是名词,构成主谓关系,肯定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之后面如果是名词,一般之就是结构助词,的;

3、之后面如果是地点名词,之一般是动词,到·····去;

4、如果在宾语前置句或定语后置句中出现,肯定是宾语前置或定语后置的标志;

5、之作为代词,可以联系上下文来判断。

其他的虚词也有写规律,练习多了,就可以总结出来了。

2. 语文的虚词和实词的解题方法

汉语的词首先根据是否能作句子成分,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另外还有两类无法归入实词和虚词的特殊词类:拟声词和叹词。

1、实词

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意义比较实在,表示事物、动作、行为、变化、性质、状态、时间、处所等。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等八类。

实词可以根据意义和功能分成体词和谓词两大类。八类实词中,只有副词既不属于体词,也不属于谓词。

体词主要用来指称人或事物,以名词为代表,数词、量词、区别词和代替这几类词的代词。

谓词主要用来陈述,主要包括动词、形容词和代替这两类词的代词。

体词和谓词在语法功能上的主要区别是:体词主要作主语和宾语,谓词主要作谓语,谓词前可以加上否定副词“不”,体词则不能加。

2、虚词

虚词只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四类。

3. 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及含义

文言虚词用法(超详细版)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

4. 高考语文文言文部分答题技巧和方法

文言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题一直都非常稳定,历年的考试都没有太大的意外发生。

一般也是从实词、虚词、性格表现和内容归纳四个方向设置题目。所占分值为12分,一般设置3-4个题目。

一般来说,最后一道题目是从全文的角度上进行考核,所以首先应该阅读最后一道题目,大体了解文章内容。然后要仔细的阅读原文,凭借自己的语感进行初步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加点字的时候一定要结合题目进行理解。

第三步就进入到了实际的解题环节:1、文言实词题。要对考核的实词进行字形和字义的分析。

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联系上下文,推导出词义,然后将选项中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倘若发现语言通顺合理,这说明解释的正确无异议。一般来说,从没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这是题目设置的干扰项。

2、文言虚词题。同学们在备考时也一定进行了大量的虚词练习,在做这道题目的时候,首先应该确定这个词在其他遇到过的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将这个意思套到试题中的句子进行验证,倘若也说的通,那就应该是正确的。

3、性格表现题。首先应该先找出来的是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选项,先要排除干扰选项。

做这道题时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张冠李戴,把别人的性格或与之无关的性格硬加到主角头上,要尽可能避免这种错误的发生。4、内容归纳题。

首先要找出文段当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然后认真阅读并精确掌握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需要注意的是,错误选项中的错误往往很细节,主要从顺序颠倒、无中生有、人物事迹错乱等角度去分析。

第一:判断加点词的正确与否,这一题在繁杂的古文实词翻译中我该重点掌握哪些词语,我该如何去训练自己答这种题。运用几个方法:排除法 代入法(将它后面给的解释代入原文看句子是否通,不通即是错)推断法(利用字形推--即看该字的写法结构透出出来的含意、利用语法推--即分析该字在该句所充当的句子的成分得出它的词性、利用语境推--即结合课文上下文意思理解该字意义)第二: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一项,这一题,我该着重去掌握哪些词语进行比较,分析问题。

先把高考常考的120实词18虚词的意思用法先掌握起来。.。

各种文言文虚词整理

常见文言虚词

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知识点解说]

一、代词:代词是代替词、词组和句子的词。 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 常用词——之、其。

二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不能单独使用,它一定与所带的宾语组成介宾词组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介词可根据功用分表处所的、表时间的、表原因的、表对象的、表凭借的、表被动的等六种。使用频率高,用法比较复杂的介词——于、以、为、与。

三、连词:连词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某种关系的词,其本身无实在意义,但它可帮助我们认识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更准确地理解句意,连词可按其所表示的结构,逻辑关系进行归类。(表并列关系、表层进关系、选择关系、表承接关系、表转折关系、因果目的关系、假设关系、修饰关系)

四、表示肯定、否定、推测、反诘等各种语气的副词。

五、助词 :助词是古代汉语中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充当句子成份,只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词。

一、而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2、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 于 “着”、“地”等,或不译。

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5.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6.通“如”:好像,如同。

7.通“尔”,你,你的。

8.复合结构的用法:

(1)“而已”:罢了。例: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而后”:才,方才。例: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3)“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二、何

1.什么。

2.怎么样。

3.哪里。

4.多么。

5.为什么。

6.怎么。

7.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8.何:通“呵”,喝问。(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9.复合结构的用法:

(1)“何如”:怎么样,怎样。例: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2)“何消”:哪用得着。例:这自然,何消吩附。

(3)“何若”:如何,怎样。例:此为何若人。

(4)“何尝”:并非。例:你说的何尝不是。

(5)“何为”:

a什么是。例:何为“护官符”?

b怎么会?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

c作什么。例:①客何为者?②敬杰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6)“何意”:

a什么意思。例: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如何意?

b岂料,哪里料到。例: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7)“何由”:

a如何。例:长夜沾湿何由彻。

b什么原因。例:致之何由?由于疾病。

c从什么地方。例:何由知吾可也?

(8)“何乃”:怎么能。例:何乃太区区!

(9)“何得”:怎么能。例: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10)“何加”:有什么益处。例:万钟于我何加焉!

(11)“何曾”:有什么益处。例: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12)“何其”:多么。例:何其衰也!

三、乎

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3.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4.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

5.同“于”。

6.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7.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8.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四、乃

1.于是,就。

2.才,这才。

3.却。

4.是,就是,原来是。

5.竟然。

6.而,又。

7.你,你的。

五、其

1.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2.其中,其中的。

3.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4.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5.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6.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

7.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

8.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9.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10.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六、且

1.暂且,姑且。

2.将,将要。

3.而且,并且。

4.况且,再说。

5.尚且,还。

6.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又......。

7.同“夫”,句首助词。8.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一面......;一边......,一边......。

七、若

1.如果,假如。

2.像,好像。

3.你(的),你们(的)。

4.此,如此,这样。

5.至于。

八、所

1.处所,地方。

2.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 “......的地方”、“......的人”等。

3.复合结构的用法:

(1)“所以”:

a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b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2)“所谓”:所说的。

(3)“所在”:

a到处。

b所在之处,处所。

九、为

1、成为,变成。

2、做。

3、作为,当作。

4、是。

5、以为,认为。

6、被。

7、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

8、治理。

9、装作。

10、给,替。

11、对,向。

12.因为。

13则“于”,在,当。

十、焉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2、:哪里,怎么。

3、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

4、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5、相当于“之”。

6、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十一、也

1、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

2、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3、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4、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5、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

6、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十二、因

1、于是,就。

2、依照,根据。

3、依靠,凭借。

4、趁着,趁此。

5、通过,经由。

6、因为。

7、缘由,机缘。

8、沿袭。

9、继续。

十三、于

1.对,对于。

2.在。

3.与,跟,同。

4.到。

5.从,自。

6.在......方面。

7.比。

8.被。

9.受。

10.向。

11.给。

十四、与

1、解释为:和、跟、同。

2、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欤”。

3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给”,“结交、交好”。

十五.则

1.却,可是。

2.那么,就。

3.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4.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

5.就是。

6.原来是。

7.同“辄”,总是,常常。

8、原来已经。

十六.以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6、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7、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8、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9、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10、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11、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十七、者

1、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

2、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往往构成判断句。

3、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往往构成判断句。

4、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

5、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的话”。

6、放在“有”字的宾语之后,表示提顿。

7、放在数词之后(翻译时,要根据所列事物,在数词词后加上相应的量词和名词)。

8、放在后置的定语这后,相当于“的”。

9、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

10、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

十八、.之

1、他,她,它(们)。

2、的。

3、往,到......去。

4、这,此。

5、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6、我。

7、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

8、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以上来自百度知道

高考中关于文言文的常考的12个文言虚词有哪些,

(一)文言虚词的分类 1.代词(1)人称代词

①第一人称

吾、予、余、我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项脊轩志》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段太尉逸事状》

余于仆碑,又以悲乎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

②第二人称

女、汝、若、尔、而、乃、子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静女》(女通“汝”)

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晏子治东阿》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而通“尔”)

③第三人称

之、其、彼、厥、渠。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六国论》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④复数

属、辈、侪、类、徒

若属且皆为所虏。《鸿门宴》

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柳敬亭传》

(2)指示代词

①近指代词

是、此、斯、兹、之、然

这、这个、这里、这样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②远指代词

彼、夫、其

那、那个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③无定指代词

或、莫

有的、有的人;没有谁、没有哪一个

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张衡传》

④辅助性代词

所、者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顺臾之所学也。《劝学》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3)疑问代词

代人

谁、孰

谁、哪一个

吾孰与徐公美?

代事物

何、胡、奚、曷、盍

什么、哪里

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盍不为行?《庄子·盗跖》

蹈死不顾,亦何故哉?《五人墓碑记》

表处所

安、恶(乌)、焉

在哪里、哪里

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副词

(1)时间副词

①表过去

既、业、已、曾、尝、适、初、曩、昔、向、乡

已经、过去、刚才

适得府君书。《孔雀东南飞》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

②表现在

方、会、适

正、正好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③表将来

且、将、欲、方、行、垂

将、将要

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④表短暂

斯须、俄而、旋、暂、寻、未几、须臾、无何,猝、乍、暴、忽

不久、一会儿;突然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银瓶乍破水浆迸。《琵琶行》

⑤表持久

常、雅、素

经常、时常、平素、一向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杂说》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张衡传》

素昧平生、素不相识。(成语)

(2)否定副词

①表否定

不、弗、莫、毋、无、未、匪、非、靡、勿、微

不、没有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氓》

曰:“毋从俱死也。”《鸿门宴》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②表禁止

毋、勿、莫、无

不要、别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氓》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3)范围副词

①表全部

俱、毕、凡、皆、咸、举、悉、尽、都、具、共、率

全、都,凡是、大凡,总共、共,大都、大致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桃花源记》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记》

悉以咨之。《出师表》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②表部分

或个别

但、唯、止、仅、独、徒、特、第、直

只、仅、只是,几乎、将近、差不多达到

但见悲鸟号古木。《蜀道难》

技止此耳。《黔之驴》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逍遥游》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孙子吴起列传》

(4)程度副词

①表深度

少、殊、很、极、甚、绝、至、良、酷、孔、稍、微、略、颇

很、太、极、特别、非常、分外,稍微、略微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赤壁赋》

吾至爱汝。《与妻书》

②表比较

益、弥、尤、愈、加、滋

更加、尤其、更、越

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游褒禅山记》

(4)情态副词。

①表方式

俱、并、闲、微、窃、固

一起、暗中、坚决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出师表》

窥父不在,窃发盆。《促织》

②表速度

暂、遽、卒(猝)、立、即、旋、稍、渐、益

匆忙、急迫、急促

如听仙乐耳暂明。《琵琶行(并序)》

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

③表频率

数、亟、累、屡、仍、辄、每、复

多次、重复、任何一次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满井游记》

(5)语气副词

①表确认

即,必、定,诚、信,果

就是,一定,实在、的确,果真

即此爱汝。《与妻书》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表委婉的测度、商榷或论议语气

其、盖、殆,盖

大概(是)、恐怕(是)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③表意外的惊异

竟然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

④表祈使

可、要

汝其善抚之。《与妻书》

⑤表反诘

岂、其、庸、巨(讵)、宁

难道、哪里、怎么

岂若吾乡邻。《捕蛇者说》

其可怪也欤。《师说》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王后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6)指代性的副词

互指、偏指

相互,我、他

……

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

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动作行为的接受

自己、我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君既若见录。《孔雀东南飞》

(8)谦敬副词

表敬

请、敬、谨、幸、惠、辱、猥、垂、蒙

承蒙、有幸、请让我

……

请为王吹竽。《滥竽充数》

猥自枉屈。《出师表》

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左传》

表谦

敢、窃、忝、猥、伏

私下地、伏在地上想

……

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陈情表》

伏惟启阿母。《孔雀东南飞》

臣忝当大任,义在安国。《三国志》

注意动词“请”和表敬副词“请”的用法。作动词时表示“请求对方做”;作副词时表示“请允许我做”。如:“请京,使居之。”“欲与大叔,臣请事之。”前句是动词,后句是表敬副词。

3.助词

①音节助词

有、其(词头);然、焉、如、乎(词尾)

不译;……的样子

乃不知有汉,无论晋魏。《桃花源记》

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句首助词

夫、盖、维、惟、唯

表要发议论等,不译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答司马谏议书》

③句中语气

盖、也、与

表停顿,不译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黄生借书说》

④句末助词

陈述语气:也、矣、焉、耳、已

不译;罢了,了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赤壁赋》

疑问语气:乎、诸、与(欤)、邪(耶)夫、兮

呢、吗

而又何羡乎?《逍遥游》

感叹语气:哉、乎、也、夫、兮

呢、啊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

语气助词“也”和“矣”的区别

都表陈述语气,但二者分工明确。

表对事物固定状态的肯定或确认。(表静态)

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表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断定事物的“已然”“将然”或“必然”。(表动态)

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鸿门宴》

4.连词

(1)表并列

与、及、暨/且、而、以/且…且…,载…载…

和/又/又…又…/一边…一边…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迢迢牵牛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氓》

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2)表承接

而、则、因、乃、遂/而后/若夫

于是、就、便/然后/至于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3)表递进

而、且

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劝学》

(4)表因果

以、为、因、由、缘/故、是故、是以、以故

由于、因为/因此、所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说》

(5)表假设

向、向使、使、而、即、若、必、今/即、纵、纵使、纵令、藉第令

如果、假如/即使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山中留客》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

(6)表转折

而、然、则、然则、可

却、可是、但是、但

于其身也也,则耻师焉。《师说》

虽然,犹有未树也。《逍遥游》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

连词“以”与“而”连接的前后两项间有对动词谓语的修饰关系,易与承接关系混淆,要注意辨别。如: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前例的“夺”与“杀”,后例的“举”与“示”,在时间上行动上有明显的先后,属承接关系。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

前例的“终日”与“思”,后例的“欣欣”与“荣”,是同时发生的,前后有修饰关系。表修饰的“而”“以”可译作“地”“着”,也可不译。

5.介词

①引出行动的工具、方法、凭借

以、因

拿、凭借、依据

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②引出动作的对象

于、与、因、为、乎

同、跟、给、替、对、对于、向、通过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欲呼张良与俱去。《鸿门宴》

③引出动作的原因

于、以、为

由于、因为

业精于勤荒于嬉。《劝学解》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④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

于、乎、自、从、缘

在、从、到、沿着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

生乎吾前。《师说》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以”“与”“因”在句中作介词与连词的辨别:

①以+名词(名词性短语)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以乡人子谒余。《送东阳马生序》

充当句中唯一动词的状语或补语,为介词

②以+动词

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以刀劈狼首。《狼》

前面没有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为介词

③动词(动词性短语)+以+动词(动词性短语)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为连词

名词(名词性短语)+与+名词(名词性短语)

①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赤壁之战》

②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赤壁赋》

③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无主次之分,即“与”前后之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互换,意义没有改变,即为连词。①(前一个“与”连接的“卿”和“子敬”是并列关系,故是连词;后一个“与”连接“卿与子敬”和“孤”,有主次之分,故是介词)③(不可互换,介词)②(可以互换,连词)

①因+名词(名词性短语)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成语)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过秦论》

“因”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结构,为介词

②因+动词

后因伐木,始见此山。《雁荡山》

为连词

注意:“因”、“以”、“与”后省略代词,会误为连词。如:

望今后有远行,必以(之)告妾。《与妻书》

是岁大旱,无野草,农以(之)告谌。《段太尉逸事状》

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之)俱去。《鸿门宴》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之)饮。《鸿门宴》

驴不胜怒,蹄之。虎因(之)喜,计之。《黔之驴》

6.叹词

唉、嘻

唉、哎

唉!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呜呼、嗟乎、噫吁嚱

啊、哎呀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难》

南粤高考直析

粤题精讲

1、(2008年广东)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因家庐江寻阳焉 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B.时有与访同姓名者 与贼战,斩首数百

C.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 访作长岐枨以距之

D.弘大掷宝物于城外 又破之,奔于临贺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A项分别为“于是、就”;均为“趁机”。B项为均为“跟、同”。介词。C项均为“来、用来”。连词。D项均为均为“到”。介词。此题所考四个词语均在18个必考虚词之列,难度适中。

答案:A。

2、(2007年广东)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心恚愤而无如何 何前是而今非也

B. 会王生者,以故至山  以是益疑狐妄

C. 郭具言所苦    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D. 不自选择,但决于狐  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A、“而”:但、却,表转折;B、“以”:因为,表原因;C、“所”:助词,与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D、“于”,前句“向、对”之意,表对象;后句作“在”之意,表处所。

答案:D。

3、(2006广东)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竟绐以他事辞去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B.因访一元家所在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至暮,果无所遇而返,坐乃定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 秦王为赵王击缶

名师剖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这四个虚词,均在《考试说明》规定必须掌握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之列。而且每个选项均由两句组成,一句出自考试文段,一句来自教材。这是近几年文言虚词考查的最常见的题型。A项,分析两句的结构,均是“以”后接名词,而且都是作状语。故应为介词,“用、拿”的意思。B项,两句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同。前“因”是连词,后接动词,连接后面的句子,是“于是”之意;后“因”后接名词,构成介宾结构作状语,是“经、由”的意思。C项,加点词“乃”后均修饰动词,是“才”的意思。D项,加点词“为”均与后面的代词或名词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为”是介词“替、给”的意思。特别应注意,其中文段中“令妻为”后省略了宾语“之”,即常母。这种情况在文言文中常见,也正是出题者要考我们的内容。如《桃花源记》中有“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皆叹惋”。

答案:B。

粤考趋势

1.考查词语。《考试大纲》规定考查18个, 2001年起,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依次为:以(30多次、而(20多次)、乃(20多次)、其(近20次)、之(20多次)、为(10多次)、于(10多次)、因(10多次)、且(10多次)。值得注意的是除《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外,“见”“已”“遂”“及”“会”“无”“相”“更”等常用虚词也偶尔考查。 “以”字用法,有两次单独设题,“之”、“为”各一次单独出题。出题者并不因上一次出现该词而回避对该词的考查。

应考方法盘点

(一)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技巧

1.词性分析法

从词性的角度看,许多虚词是兼职的,即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词性,如“之”有代词、助词、动词三种词性。通过分析词性,以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2. 位置分析法

有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因而理解虚词的作用和意义时,应从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关系、搭配习惯及其使用规律等方面入手。

如“乎”:作语气助词,表感叹、疑问或反问,一般位于句尾或句中;作词尾,用在形容词后。作介词时它位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用于形容词后,表示比较。

3.温故求新法 我们应尽量回顾过去学过的有关虚词的例句及有关知识,将这些例句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比较,从而快速高效地理解句中虚词的用法。

4.语境判定法 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理解其句中用法,必须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如“而”: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后句没有紧承前句“一世之雄”的功名大加赞许和充分肯定,而是用“安在”逆接,可见句中的“而”为转折连词,可译为“可是、却”等。

5.语法切入法 即通过分析句中的语法结构去理解虚词在句中的用法。如:

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句中的两个“为”应为动词谓语,译为“是”;末句“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词,因为它不表示实在意义。

6.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掌握课文或成语中出现过的一些特殊文言句式中的标志性虚词,就能帮助我们理解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如:表示被动的“见”“于”“为”“为所”,表示宾语前置的“之”“是”等。

(二)复习方法

1.重视课内虚词积累。分类记忆理解。如表限定范围副词,有许多:只、止、特、但、徒、惟、仅、直、啻。可译为:只、只是、只有、仅仅。表示时间短暂副词有:少时、少顷、少间、俄顷、俄而、未几、须臾、寻、旋、既而、斯须。可译为:不久、立刻、随即、一会儿、片刻。再如句首虚词,引起议论或表示感叹的有:夫、盖、嗟夫、呜呼、噫、若夫。句末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有:者、也、乎、哉、矣、焉、邪(耶)、耳、尔、与(欤)。一般根据文意可译为:吗、呢、了、啊、吧。

2.记忆特殊用法。对于与现代汉语一致的用法,不必记忆,只记特殊用法。如:“乃”,只记(1)副词,反而、竟然;(2)代词,你的

3.善于比较,区分一词多性。对于“以”,要弄通其作连词、介词、动词的差别。类似的如“其”、“与”、“之”等词语。

4.注意特殊虚词。(1)兼词,即一个单音词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诸(之于,之乎)、耳(而已)、盍(何不)、曷(何不)、叵(不可)、尔(而已)。(2)虚词连用,如:“借第令毋斩”中的“借第令”就是“假使”的意思;还有句末语气词的连用,一般是两个或三个词的连用,起主要、关键作用的是看最后一词的意义和用法。(3)古是两个单音词,今变为一个双音词;解释时要当两个词来理解。如:“于是”、“所以”“是以”等。

第二:常用高考文言文虚词.

高考常考的虚词是18个。

第一课时

⑴于是,就。⑵才,这才。⑶却。⑷是,就是,原来是。⑸竟然。⑹他的。⑺乃至,甚至。⑻可是。⑼而,又。⑽这样。[11]你,你的。

[巩固练习]

1. 良乃入,具告沛公。

2.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3. 今君乃亡赵走燕。

4. 诸葛亮真乃神人。

5.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6. 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7.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8. 作计乃尔立。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⑵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⑹通“如”,好像,如同。

⑺通“尔”,你,你的。

(8)[而已]罢了。

(9)「而后」才,方才。

(10)「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巩固练习]

1.蟹六跪而二螯。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4.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5.因人力而敝之,不仁。

6.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7.吾恂恂而起

8.而母立于兹

9.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第二课时

⑴什么。⑵怎么样。⑶哪里。⑷多么。⑸为什么。⑹怎么。⑺作语助词相当于“啊”。注意一些复合词。

[巩固练习]

1. 却看妻子愁何在?

2.如太行、王屋何?

3.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4.作计何不量!

5.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6. 此为何若人?

7.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8.徐公何能及君也?

9.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0.求,尔何如?

11.这自然,何消吩附

12.何其衰也!

13. 何乃太区区!

⑴解释为:和、跟、同。⑵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⑶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 “结交、交好”。

[巩固练习]

1. 其可怪也与? 2. 吾与点也

3.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

4. 与秦而不助五国也。

第三课时

⑴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⑵其中,其中的。

⑶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

⑷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

⑸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⑹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

⑺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⑻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

⑼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⑽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11)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巩固练习]

1.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3. 既其出

4.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5. 其孰能讥之乎?

6.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7.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8.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9. 其真邪?其真不知马邪?

10.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11. 其若是,孰能御之?

12. 今存其本不忍废。

13.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⑴暂且,姑且。⑵将,将要。⑶而且,并且。⑷况且,再说。⑸尚且,还。⑹连接两个形容词,表示关系:又,又......又......。⑺同“夫”,句首助词。⑻连接两个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一面......,一面......;一边......,一边......。⑼如果。

[巩固练习]

1. 且秦强而赵弱。

2. 今且九十。

3.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4.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

5. 存者且偷生。

6. 三军既惑且疑

7. 磐石方且厚。/四体康且直。

8. 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9.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10.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11. 且如今年冬

第四课时

⑴如果,假如。⑵像,好像。⑶你(的),你们(的)。⑷此,如此,这样。⑸至于。

「若此」如此,这样。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巩固练习]

1.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 若入前为寿。

4.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5.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6.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7. 指挥若定。

8. 以闲敝邑,若何?

⑴处所,地方。

⑵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 “......的地方”、“......的人”等。

「所以」⑴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⑵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所谓」所说的。「所在」⑴到处。⑵所在之处,处所。

「巩固练习」

1.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 某所,而母立于兹。

3.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4.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5.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⑴却,可是。⑵那么,就。⑶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⑷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⑸就是。⑹原来是。⑺只。⑻同“辄”,总是,常常。⑼原来已经。(则是)只当是。(则则)赞叹的声音。

[巩固练习]

1. 连呼则则。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4. 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

5. 临视,则虫集冠上

6.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7. 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8. 《论语》六则

9. 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10.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第五课时

⑴成为,变成。⑵做。⑶作为,当作。⑷是。⑸以为,认为。⑹被。⑺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⑻指心理活动。⑼有。(11)治理。(12)装作。(13)为了。(14)给,替。(15)对,向。(16)因为。(17)则“于”,在,当。

[巩固练习]

1.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2. 何辞为?

3.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4. 愿为小相焉。

5.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6. 窃为大王不取也!

7. 慎勿为妇死。

8. 为君翻作《琵琶行》。

9.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而行。

10.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

11. 不足为外人道也。

12.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13.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14. 为除不洁者,引入。

15. 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16.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为,由于。2、而。3、把,拿,用。4、以为,认为。5、凭,靠。6、按照,依照。

7、根据。8、通“已”,已经。9、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10、在。11、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12、任用。「以为」1、把......当作或作为。2、认为。3、把......制成。

[巩固练习]

1.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2.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3.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4. 斧斤以时入山林。

5.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6. 敛赀财以送其行。

7.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8.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9. 皆以美于徐公

10.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11.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12.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3. 日以尽矣

14. 铸以为金人十二。

15.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第六课时

⑴同现代汉语“也”。⑵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

⑶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⑷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⑸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⑹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⑺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⑻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也者)⑴语气助连用,起说明或解释作用。⑵用在句末,表示反问。

(也与)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带有反诘之意。

(也么哥)句尾助词连用,无实义 (也已矣)罢了。

[巩固练习]

1.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2.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3. 是说也,人常疑之。

4.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5. 曹公,豺虎也。

6.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7.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8.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9.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10.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11. 看坐儿的也只是搬张短凳在夹缝吕安插。

12. 岂独伶人也哉!

⑴对,对于。⑵在。⑶与,跟,同。⑷到。⑸从,自。⑹在......方面。⑺比。⑻被。⑼受。

⑽向。(11)给。

「于是」⑴在这时。⑵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⑶在这件事上。⑷在这种情况下。

⑸对此。

「于是乎」于是。

[巩固练习]

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3. 燕王欲结于君。

4.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5. 受制于人。

6. 不拘于时,学于余。

7. 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盘缠,于路投奔人。不想日却在这里撞见。

8.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9. 乃设九宾礼于庭。

10.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11. 于是余有叹焉。

12.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

13.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14.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第七课时

⑴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 ⑵与“若”连用,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 “......似的”。 ⑶放在主语后,表提顿或判断。⑷放在主语后,引出原因。⑸放在疑问句末,表疑问。 ⑹放在假设复句中,表\假设,相当于“如果......”、“......的话”。 ⑺放在“有”字的宾语之后,表示提顿。⑻放在数词之后(翻译时,要根据所列事物,在数词\后加\相应的量词和名词)。⑼放在后置的定语后,“的”。⑽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调整音节。(11)在陈述句末,表结束。

[巩固练习]

1. 言之,貌若甚戚者。

2. 陈胜者,阳城人也。

3.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4.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5. 何者?上下之分也。

6.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7. 近者奉辞伐罪。

8.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9. 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10. 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11.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⑴他,她,它(们)。⑵的。⑶往,到......去。⑷这,此。⑸作宾语前置的标志。⑹我。

⑺调整音节,无实义。⑻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⑼作定语后置的标志。⑽向。

[巩固练习]

1. 吾欲之南海,何如?

2.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3. 我见相如,必辱之。

4.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5. 何陋之有?

6.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7. 句读之不知。

8.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9.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10 然后驱而之善。

11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⑴于是,就。⑵依照,根据。⑶依靠,凭借。⑷趁着,趁此。⑸通过,经由。⑹因为。⑺缘由,机缘。⑻沿袭⑼继续。

[巩固练习]

1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2 .因击沛公于坐。

3 变法者因时而化。 4 因遗策。

5 因河为池。 6 因拔刀斫前奏案。

7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8于今无会因

9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第八课时

⑴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⑵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⑶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⑷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

⑸同“于”。⑹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⑺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⑻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巩固练习]

1. 儿寒乎?欲食乎?

2.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3.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4. 生乎吾前……

5.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6.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7.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8. 日食饮得无衰乎?

9. 以吾一日长乎尔

10.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⑴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⑵哪里,怎么。

⑶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

⑷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⑸相当于“之”。

⑹作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

[巩固练习]

1.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2.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3. 犹且从师而问焉。

4. 盘盘焉,囷囷焉

5. 焉用亡郑以倍邻?

6.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高考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附试题)(2)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4.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缺例文)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5.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①其真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6.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7.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8.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所在

1.到处。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所在之处,处所。

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

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9.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

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10.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11.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11.也

(一)句末语气词,

⑴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⑵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⑶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⑷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⑸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12.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

文言文虚词推敲法

试题练习

 文言虚词练习(一)

 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图穷而匕见

 4、余闻而愈悲

 5、庄宗受而藏之

 6、温故而知新

 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18、徐而察之

 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24、既而儿醒,大啼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文言虚词练习(二)

 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3.豫州今欲何至?

 大王来何操?

 4.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间旦暮闻何物?

 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6.徐公何能及君也?

 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9.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10.今日之事何如?

 11、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12何以战?

 1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14.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1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

 例句: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A.徐公何能及君也B.大王来何操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三、判断?何?在文中的意义。

 ?徐公(1)何能及君也?本谬也,懂其理者,(2)何可胜道也哉?然其妻如此言者,(3)何也?其所据(4)何为?原其理,当为爱之深也。可见,情之误,(5)何其大也!然(6)何人能忘情耶?(7)何以除此弊,望君以良策教我,(8)何如?

 文言虚词练习(三)

 一、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儿寒乎?欲食乎?

 3、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4、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5、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至是蛇者乎!

 6、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7、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8、故今之墓中全乎五人也。

 9、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地矣!

 二、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判定正确的一项是()

 ①生乎吾前其闻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②曰:壮士,能复饮乎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三、判断?乎?在文中的意义。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1)乎?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2)乎是,然其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赋敛。?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3)乎!而王胡为(4)乎如此好乐?若恢恢(5)乎王于理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臣之驽顿,所言多谬,王能谅之(6)乎?

参考答案

 练习(一)

 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5连词,表承接?来、就?;6-9连词,表并列?和、并且?;10-12连词,表转折?却?;13-15连词,表递进?而且?;16-18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9-20连词,表假设?如果?;21-22连词,表因果?因而?;23代词,通?尔?,?你、你的?;24时间副词词尾,助词。

 二、1. C(①⑥转折连词; ②④修饰连词; ③⑦顺承连词; ⑤⑧递进连词。)

 三、1. 连词,并列关系;2. 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3. 连词,转折关系,可译为?然而?;

 4. 连词,递进关系;5. 连词,修饰关系;6. 连词,承接关系;7. 代词,同?尔?,可译为?你?;8. 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气,可译为?吧、啊?。

 练习(二)

 一、1.疑问代词

 (1)单独用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带有语气助词?哉、也?。译作?为什么、什么原因?。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2)用作前置的宾语,问处所或事物,译作?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如: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用作定语。译作?什么、哪?。如: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

 2.副词:

 (1)用作状语,常表示反问。译作?为什么、怎么?。如: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十九首?其三》)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3.构成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1)?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译作?怎么样?。如: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2)?何以?即?以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译作?拿什么、凭什么?。如:何以哉?(《曹刿论战》)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3)?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谓语或状语。译作?怎么办、为什么?。如: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二、3.A (A.怎么;B.什么,宾语;C.什么,定语;D.为什么;E.多么)

 三、1. 疑问副词,可译为?怎么?;2. 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3. 疑问代词,可译为?为什么?;4. 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5. 副词,可译为?多么?;6. 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7. 可译为?凭什么?;8. 可译为?怎么样?。

 练习(三)

 一、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

 1.助词,表反问,可译为?吗、呢?; 2.助词,表疑问,可译为?吗、呢?;3-4助词,表测度,可译为?吧?;5.助词表感叹,可译为?啊、呀?;6-7介词,相当于?于?;8-9形容词词尾,译的样子?,也可不译。

 二、D(①比; ②助词,表疑问语气; ③助词,表揣测语气;④词尾。)

 三、1. 助词,测度语气,可译为?吧?;2. 相当于?于?;3. 助词,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4. 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5. 助词,词尾,不译;6. 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求人教版语文所有文言文虚词整理,还要例子,最好有实词

1. 文言文中虚词的具体用法

文言文虚词的积累方法有两个. 一、总结规律,分类整理 文言文虚词理解是文言文阅读中的必考内容.主要考查的对象有:之、其、以、而、于、乃、为、则、然、乎、也、焉等.考查的内容主要是一词多义和一词多用. 要能够高效地掌握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首先要抓它们的特点,总结规律,分类整理,化繁芜为简单,化零散为集中,化艰难为容易,加强理解和记忆,突破文言文虚词理解这个难点. 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我们按照文言文虚词的作用把它们分为四组.一是起指代作用的:之其、何、焉、然、斯、安、者、所;二是起连接和组合作用的:以、为、于、因、;三是起关联作用的:而、则、且、虽、乃、则;四是起加强语气作用的:也、哉、矣、乎、焉. 下面提供两种分类整理文言文虚词的基本思路. 1、以单个虚词为线索进行归类整理.(1)收集常用的文言文虚词.(2)整理它们的各种意义用法.(3)为它的每一种意义和用法配以经典的例句,以备作资料用.(4)熟读并且掌握这些虚词的基本知识. 2、以单篇课文为线索进行比较理解.(1)读一个文言文段落,找出里面可能会考查到的文言文虚词,尝试分析并理解其意义和用法.(2)理解这些虚词的常见用法和意义.(3)集齐含有这些虚词的其它语句,丰富用例.(4)将这些虚词的用法归为一类,不同的归为另外一类或多类.(5)以语段为单位将这些虚词整理在一起,以作复习之用. 二、融入语境,判断用法 其实,常见的文言文虚词数量有限,每一个虚词的意义却十分丰富多彩.要想把它们全部掌握好,而不至于忘记,完全靠死记硬背肯定不可靠.这就有赖我们掌握并熟练运用一些可靠有效的方法.下面列举几种以供参考: 1、语境推断法.虚词大都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要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语境来解词.如“之”的称代对象,就必须得联系具体的上下文才能对它指代的对象进行明确确定. 2、整体关照法.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局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并不实在,在句子中主要起语法作用或加强语气的作用,因此只有依据对全句的分析和理解才能准确地把握住它的意义和用法.如语气助词“也、矣、焉、哉”等,在疑问句末就是疑问语气词,在感叹号末就是感叹语气词,它们始终与整个句子“息息相关”. 3、句位分析法.一些语气助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如“也”,在句末就是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助词;在句中,则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助词,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名词后一般就是语气副词. 4、语法分析法.对于一般用法有规律的虚词,可以根据语法作用来分析其用法.比如“以”字的用法,就有一定的规律,“以”的后边如果是名词,“以”则为介词,可译为“把、拿、将、用、凭、凭借”等;“以”后边如果是动词,“以”则可能是连词,可译为“来、用来”等,如果单独支配名词带宾语,那它则可能是动词,当“认为”解了. 5、代入检验法.就是将该虚词放入句子,若结合上下文一气读来感觉语意流畅,那么便可以说明理解是准确的,反之,则足可以说明你的理解有问题.。

2. 文言文实、虚词的记忆方法

如何推断文言文中虚词的词义文言文难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言虚词难以把握.由于大多数文言虚词是从实词中借用或虚化而来的,因此.文言文中某个词有时是虚词,有时又是实词.这是区别和确认虚词的一个难点.此外,同一个虚词在具体的语言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例如,我们经常接触到“以”字,义项就相当丰富.作动词,“以”有“以为”“认为”义;作介词,“以”有“用”“拿”“凭借”“依据”“按照”“把”“因”“由于”“在”“从”等义;作连词,“以”有“而”“又”“而且”“并且”“用来”“以致”“因为”等义;“以”还可以通“已”,有“止”“已经”等义.那么,我们如何准确地辨别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方法:1.依据语法功能析用法,根据用法辨词义,请看下面的例句:①苏回为郎,二人劫之.(《赵广汉办案》)②其母就与之诀.(《范滂别母》)③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范滂别母》)④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冯唐论将》)⑤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优孟衣冠》)⑥顷之,上行出中渭桥.(《张释之执法》)要判别以上几例中加点的“之”字的意义,可根据语法知识鉴别它的用法,从而找到突破口.如①中“二人”是主语,“劫”是谓语,那么“之”就是宾语,而作宾语的常常是名词和代词,所以此句中的“之”作代词,代前句中的苏回.②句中主语是“母”,谓语是“诀”,“就”和“与之”只能作状语,这样看来“与之”只能是一个介词结构.“之'就应该是介词“与”的宾语,作代词.③句中“割”是谓语,宾语部分是“不可忍之恩”,中心词是“恩”,“不可忍”作“恩”的修饰成分,那么“之”就只能作结构助词“的”.④句中廉颇李牧是主语,“为”是谓语,“之”用在主谓之间,是助词,但不译.⑤句中“以”是“凭借”的意思'.“楚国堂堂之大”若理解为“楚国的强大”或“楚国强大”,与下句连接起来不够流畅.译成“强大的楚国”就好多了.这样看来“大”作楚国的定语,中心词应是“堂堂楚国”,“之”是定语后置的一个标志.⑥句中“顷”是个时间词.作了主句的状语,“之”附在“顷”后,可有可无,只不过起了一个调整音节的作用.是音节助词,无义,不译.如果“之”作动词“到”“往”义.用语法知识来判别也容易明白.例如“曾子之妻之市”.在这个句子中,“妻”是主语,“市(集市)”是宾语,第二个“之”不作谓语,句子就不通了.由此看来.根据语法知识可判别虚词意义,办法是抽出句子主干,划分句子成分,再看虚词功能.2·采用删换替代看变化,通过比较辨词义.请看下面的例句:⑦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刘安世为谏官》)⑧军功爵赏·皆决於外:归而奏之(《冯唐论将》)⑨皆知大王 *** 而贵马也.(《优孟衣冠》)10一丝而乳,以至于寸.(《乐羊子妻》)11虏魏太子申以归.(《孙庞斗智》)__12以媚人,吾不为也.(《周教颐传》)_13从军平阵,以功除峨州刺史.(《循吏辛公义》)我们如何辨别以上几句中加点的“而”和“以”呢 ?假如我们把⑦句至⑩句中的“而”全部删去,读起来仍然流畅,句意表达没有影响.这表明“而”在句中都是作连词,只有删去连词,才会出现这种结果.我们再采用换位法,即将“而”连接的前后词句交换一个位置,就会辨出这几个“而”意义上的差异·换位后只有句⑨不影响原意,这说明此句中的“而”是并列连词.其他三个用“而”的常用义项来替代,句⑦中可用“可是”“但是”,句⑧中可用“就”“接着”·句⑩中可用“地”代换.“一丝”是“累”的状语,“而”表修饰关系.11至13中“以”采用删的方法,1112句可行13句不可.这表明1112句中“以”是连词,先“虏”后“归”,显然“以”表承接,“”是方式,“媚人”是目的,“以”是表目的的连词13句中的“以”不能删的原因是它是“介词”,“以”和“功”组成介词结构,用“由于”“因”等替代就可确定它的意义3瞻前观后析语境,根据位置辨词意请看下面的例子.14儿妾食麦而已.(《任 其人》)15滂跪受教,再拜而辞.(《范滂别母》)16天子设上下考以勉吏.(《书何易于》)17 军士十七人人市取酒,以刃刺绷酒翁.(《太尉平乱》)18臣请以雕玉为棺.(《优孟衣冠》)19何后期为? (《穰苴执法》20帝愀然为之不说.(《寇准为相》)21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基.(《张释之执法》)22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寇准为相》)23君子当正其威仪.(《陶侃在广州》)如何准确地鉴别以上加点词的词义呢?我们可通过语境分析.观察这个词所在的位置,进而通过位置判别它的用法及意义.14句中的“而,用在句末和“已”结合在一起,它不可能充当连词、代词之类,只能作语气词,可以推而广之.而15句中的“而”用在两个连续动词之间只能是连词,有承接意义.1617两句中的“以”用在动词之前的是连词(一般是这样),有“用来”义,用在名词前和名词构成介词结构,后面有动词作谓语,它就是状语,所以17句中的“以”是介词,有“用”的含义.181920句的“为”用在名词和代词前,后面接动词的,它就应该是介词,后面没有动词。

3. 推断文言虚词词义的几种方法

一、词性分析法许多虚词兼有几种词性,在不同的句中具有不同的词性,词性不同其意义、用法也往往不同.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①中的“则”是副词,在句中表示断判、确认,可译为“就是”.②中的“则”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二、语境推断法1.依据相关文句的含意辨析虚词.“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崤之战》)晋襄公放走秦囚后,遭到原轸怒斥,幡然悔悟,派人追赶,追到黄河边的时候,秦国三位将军却已经上船离开了.可见,此处“则”是连词,连接的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可译为“已经”“倒已经”.2.依据在句中的位置辨析虚词.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之”字用于动词和宾语之间,表示对宾语的复指,是个代词,译为“这”.三、比较推断法1.比较意义虚实,推断虚词意义与用法.①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①“以”,应该是动词(实词),意思是“认为”;②中的“以”,则是介词(虚词),意思是“用”“拿”.2.比较用法异同,推断意义与用法.同一个虚词,具有不同的用法,这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①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②睥睨,故久立与其客语.(《魏公子列传》)①中的“故”是连词,表因果关系,②中的“故”是副词,有“特意”“故意”的意思.3.比较语法关系,推断意义与用法.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粗看两个分句句式相同,两个“于”字用法意义当然也该相同,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两个句子的语法关系并不一样.“祸患”与“积”是主动关系,而“智勇”与“困”是被动关系,所以两个“于”字意义也不一样,前一个意思是“从”,而后一个意思是“被”.四、句中求意法1.将虚词义项代入句中,确认正确义项.识记常见虚词的基本用法,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中去,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要求辨析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有把握的句子中的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用法和意义就是一样的,反之,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这种方法对解答高考虚词题尤其重要,因为高考题一般都要给出一个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例子,只要我们对这个句子中虚词的理解是正确的,就很有希望答对这个题目.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庄子·养生主》)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这两句,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庖丁替文惠君宰牛”,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作介词“替”“给”讲.五、标志确认法(1)特殊文言句式中的虚词.如表示判断的“者”“也”“乃”等,表示被动的“见”“为”“为……所”等.(2)固定句式中的虚词.如“无乃……乎”“何……为”等等.(3)部分兼词.如“诸”(之于、之乎)“焉”(于此)“盍”(何不)“叵”(不可)等.。

4. 文言文 推敲 字词解释

译文:贾岛初次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不停做着推和敲的动作。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围观的人对此感到惊讶。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韩愈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精神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好几天不舍不得离开。(韩愈)因此跟普通老百姓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推敲”的意思:推敲是指作家在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调动词句,以求准确、妥帖地把形象物化为定型产品的操作情况。

5. 文言虚词用法巧记怎么巧妙记住常见文言虚词18个的用法

文言虚词用法(超详细版) 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以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

6. 推敲 文言文

原文:贾岛初赴举京师,一日於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著推字,又欲著敲字。

练之未完,逐於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逐与并辔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翻译:贾岛初次去京城考试。一天他骑着毛驴赋诗,吟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之句。

开始的时候想用推字 想想又觉得敲字好.不能决定用什么好,于是反复吟咏,并且用手做推与敲的姿势.韩愈当时是吏部权兆尹.贾岛不知不觉的冲撞到仪仗队的第三节,被侍从押到韩愈身前.贾岛于是对韩愈讲了自己作诗的经过.韩愈在马上停了很久,对贾岛说:敲字比较好.于是与贾岛一起回到了自己的府第.在一起谈论诗歌,两人最后成了好朋友。.。

实词

1、安

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

衣食所安。(养)

2、卑

非天质之卑( 低下 )

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 )

3、备

前人之述备矣(周全、详尽 )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具备)

犹得备晨炊( 准备)

4、被

被于来世( 影响)

皆被绮绣( 通“披”,穿)

5、鄙

蜀之鄙有二僧( 边境)

肉食者鄙( 目光短浅)

6、毕

毕力平险( 尽)

群响毕绝( 全部)

7、薄

薄暮冥冥( 迫近,接近)

不宜妄自菲薄( 轻视)

狐裘不暧锦衾薄( 厚度小)

8、策

执策而临之( 马鞭)

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驱使)

策勋十二传( 记录)

束手无策( 计谋)

9、长

cháng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长度)

北市买长鞭( 与“短”相对)

但愿人长久( 长久,健康)

死者长已矣( 长远)

Zhàng木兰无长兄( 排行最大)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头领)

10、称

称其气之小大( 相当,配合)chèn

不能称前时之闻( 相当,配合)

先帝称之曰能chēng(称赞)

11、诚

帝感其诚(诚心)

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的确、实在)

今诚以吾众诈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果真)

12、惩

惩山北之塞也(苦于)

惩善扬恶(惩罚)

13、驰

愿驰千里足(骑)

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14、出

皆出酒食(拿出)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外面)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来到)

计将安出(产生)

15、辞

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

未尝稍降辞色(语言)

16、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又间令之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17、箪

百姓谁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用箪装着)

一箪食,一豆羹(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

18、当

当之无愧(承当、承受)

当奖率三军(应当)

今当远离(将要)

木兰当户织(对着,向着)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值,正在)

19、道

会在大雨,道不通(道路)

伐无道,诸暴秦(道义)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讲)

20、得

二者不可得兼(能够)

故不为苟得也(得到,获得)

所识贫乏者得我与(通“德”,感激)

21、等

等死,死国可乎(同样)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同样)

公等遇雨(诸位,表多数)

22、敌

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盖以诱敌(敌人)

23、吊

为我吊望诸君之墓(凭吊)

人皆吊之(慰问)

24、度

孤不度德量力(duó估计,推测)

关山度若飞(过,越过)

25、端

左手执卷端(画幅的右端)

其人视端容寂(正,端正)

26、恶

恶能无纪(怎么)

所恶有甚于死者(厌恶)

27、发

有时朝发白帝(出发)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发射)

舜发于畎亩之中(起,被任用)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征发)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fà头发)

28、凡

则凡是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凡是)

凡三往(总共)

29、方

方七百里(见方)

有朋自远方来(地方)

长方形(方正)

30、分

今天下三分(划分,分开)

必以分人(分配,分给)

长约八分有奇(长度单位)

忠陛下之职分也(职分,本分)

31、奉

为妻妾之奉(通“俸”,侍俸)

奉命于危难之间(接受,奉行)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供奉)

32、否

尚能饭否(fòu用在句末表询问,相当于“不”“没有”“吗”)

陟罚臧否(恶、坏pǐ)

33、夫

予观夫巴陵胜状(fú,发语词,那)

夫环而攻之(fú,发语词,那)

夫鼾声起(丈夫)

罗敷自有夫(丈夫)

荷担者三夫(成年男子的通称)

34、扶

便扶向路(沿着,顺着)

出郭相扶将(挽扶)

35、拂

行拂乱其所为(违背、阻碍)

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弼”bì辅佐)

以手拂之(轻轻擦过)

36、福

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此何遽不为福乎(好事、有福之事)

37、富

与仓禀府库池苑囿之富且大(富丽)

家富良马(富有,充足,有许多)

38、更

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醉则更相枕以卧(进而)

更相庆(互相)

更上一层楼(再、又)

举杯消愁愁更愁(更加)

39、苟

苟富贵(如果)

故不为苟得(苟且)

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

苟无饥渴(且,或许,希望)

40、固

固以怪之矣(本来)

当汝心之固(顽固,固执)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一定,必定)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君子固穷(安守,固守)

41、故

温故而知新(旧有的,原来的)

两狼之并驱如故(旧有的,原来的)

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

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故余虽愚(所以,因此)

42、顾

顾野有麦场(回头看)

无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看望,拜访)

43、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色,景象)

44、冠

以才略冠天下(居第一位)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帽子)

既加冠(男子成人礼)

45、光

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仿佛若有光(光线)

46、归

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家)

47、过

过秦汉之故都(经过)

及鲁肃过寻阳(到)

人恒过(犯过失)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超过)

48、好

秦氏有好女(美)

好鸟相鸣(美)

好收吾骨瘴江边(以便,能够)

好为梁父呤(喜欢)

好读书,不求甚解(喜欢)

49、号

阴风怒号(háo大叫,呼啸)

故自号曰醉翁也(hào别号)

号为张楚(国号)

号令召三老(号令)

50、还

飞鸟相与还(回家)

扁鹊望桓公而还走(同“旋”,xuán回转,掉转)

51、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担忧,忧虑)

无冻馁之患(忧患)

为乡人所患(当作祝害,认为是……祸害)

52、惠

大五加惠(恩惠)

汝之不惠(通“慧”,聪明)

53、或

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或王命急宣(有时)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人)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54、极

此乐何极(尽头,穷尽)

南极潇湘(尽,到)

尝极东方(穷尽)

初极狭(非常,最)

55、寂

视端容寂(平静)

寂寥无人(寂静)

56、加

而山不加增(更加)

万钟于我何加焉(好处)

弗敢加也(虚夸,以少报多)

57、间

立有间(jiān一会儿)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中间)

奉命于危难之间(期间)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量词)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jiàn夹杂)

遂与外人间隔(间隔,隔开)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暗地)

又何间焉(参与)

58、见

路转溪头忽见(通“现”出现)

胡不见我于王?(引见)

于是见公输盘(召见,接见)

曹刿请见(召见,接见)

子墨子见王(拜见)

见往事耳(知道)

贵人过而见之(看见)

59、将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将领,名词;率领)

公将战(将要)

出郭相扶将(挽扶)

宫使驱将惜不得(无实在意义)

60、角

于厅事之东北角(角落)

梦回吹角连营(号角)

61、借

每假借于人(借)

愿借子杀之(依靠)

62、尽

担中肉尽(没有了)

林尽水源(没有了)

利尽南海(全部取得)

进尽忠言(尽量,尽可能)

63、就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接近,趋向)

颓然就醉(接近,趋向)

承受

即使

64、居

居十日(过了)

不可久居(停留)

65、举

举大计亦死(发动)

管夷吾举于市(被举用)

黄生举进士(参加)

举国欢庆(全)

举世无双(全

66、具

具答之(通“俱”,全,都)

各具情态(具有)

67、决

孔子不能决也(判断)

意难决舍(分别)

故决然舍去(断然)

68、绝

隔绝

以为妙绝(极点)

群响毕绝(停止,消失)

极高的,陡峭的

69、开

日出而林霏开(散开)

连月不开(放晴)

旁开小窗(打开)

70、可

高可二黍许(大约)

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71、苦

天下苦秦久矣(苦于)

苦其心志(使……受苦)

何苦而不平(愁)

72、乐

太守之乐其乐(以……为乐)

钟鼓乐之(使……快乐)

而不知人之乐(乐趣)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欢乐,快乐)

73、类

绝类弥勒(类似)

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同类)

74、利

天时不如地利(有利的)

兵革非不坚利(锐利)

怀抱利器(锐利)

利尽南海(物资)

75、隶

世隶耕(属于)

隶而从者(跟着)

76、良

良多趣味(真,实在)

此皆良实(善良)

77、临

执策而临之(面对,对着,当着)

临溪而渔(来到,在)

临池学书(来到,在)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近)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将要)

78、鳞

鳞浪层层(像鱼鳞一样)

呷浪之鳞(借代,指鱼)

79、令

乃令符离人葛婴(命令)

忿恚尉,令辱之(让,使)

陈守令皆不在(县令)

80、妙

妙无一人肯泊岸(奇怪)

以为妙绝(奇妙)

81、名

名之者谁(命名,起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

故虽有名马(出名的,有名声的,著名的)

82、谋

陈胜吴广乃谋曰(商量)

聚室而谋曰(商量)

深谋远虑(思考,思虑)

83、奇

明人奇巧人曰王叔远(奇特)

邑人奇之(惊异)

长约八分有奇(jī零数)

84、骑

骑千余(骑兵)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马)

85、前

其一犬坐于前(前面)

狼不敢前(上前)

86、强

刚强侠气(强悍)

赏赐百千强(有余)

不可强以仕(勉强)

慕义强仁(力行)

以弱为强者(强盛,强大)

项为之强(通“僵”,僵硬)

87、且

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88、清

水尤清冽(清凉)

回清倒影(清凉)

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清)

89、情

必以情(实情)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友情,交情)

90、请

请献十金(请允许,敬辞)

曹刿请见(请求)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请教)

91、穷

欲穷其林(穷尽,动词)

而不其所穷(尽头,名词)

乐亦无穷也(穷尽,形容词)

穷冬裂风(深)

所识贫乏者得我与(贫穷)

92、屈

猥自枉屈(委屈)

手指不可屈伸(弯曲)

93、去

一狼径去(走开,离去)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距离)

94、阙

不知天上宫阙(宫殿)

略无阙处(通“缺”,中断)

95、容

虽席地不容闲(许,让)

视端容寂(神色)

花态柳情,山容水貌(容貌)

96、乳

妇抚儿乳(喂奶)

儿含乳啼(奶头)

97、善

岂爱人之善(专长,名词)

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好)

罗敷善蚕桑(擅长,动词)

98、尚

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尊重,推崇)

而君前途尚可(还)

尚且

99、少

少时(shǎo一会儿)

宾客意少舒(稍微)

饮少则醉(不多)

陈涉少时(shào年轻)

100、舍

至舍(shè学舍,书馆)

屋舍俨然(shè房屋)

舍文轩而窃敝舆(舍弃)

便舍船,从口入(舍弃)

意难决舍(丢开,离去)

故决然舍去(丢开,离去)

舍与你的(施舍)

101、尝射于家圃(射箭)

乐安敢轻吾射(射箭的技术)

102、恶

所恶莫甚于死者(超过,厉害,严重)

流辈甚称其贤(十分)

103、胜

此时无声胜有声(取胜,胜出,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美好)

高处不甚寒(忍受,能承受)

驴不胜怒(忍受,能承受)

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尽)

104、施

然后施行(施行)

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施加)

105、食

食不饱,力不足(吃)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养)

106、使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派)

使于秦(出使)

使子为使(使者)

107、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开始)

郊田之外未始无春(曾经)

千呼万唤始出来(才)

108、市

东市买骏马(集市)

愿为市鞍马(买)

109、势

逼兵势耳(势头)

其岸势犬牙差互(姿势,形状)

110、是

不知木兰是女郎(判断动词,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代词,这样)

111、适

抱而适市(往)

正此地适与余近(正好)

其体不适(舒适)

112、书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书写)

得鱼鳆中书(文字,字条)

一男附书至(书信)

军书十二卷(文件)

113、数

众数虽多,甚末足畏(shù数目,数量)

珠可历历数也(shǔ计算)

扶苏以数谏故(shuǒ屡次)

114、遂

已遂述数行(完成)

遂逐其师(就,于是)

然操遂能克绍(竟,终于)

115、所

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地方)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所”与“为”组合,表被动)

116、所以

吾知所以距子矣(用什么办法)

所以动心忍性(用这些来)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原因)

117、通

初极狭,才通人(通过)

未能通习吏事(通晓,掌握)

政通人和(顺利,顺畅)

通计一舟(整个)

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通报,传达)

中通外直(贯通)

118、图

不图观瀑一至于斯(想)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以图(谋取)

119、徒

叶徒相似(仅仅,只)

徒以有先生也(仅仅,只)

免冠徒跣(光着)

徒步旅行(光着)

120、推

推王君之心(推究,考察)

其亦欲推其事(推广)

121、屯

大雪屯门(堆积)

屯大泽乡(停驻)

122、望

先达德隆望尊(声望)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看见)

123、为

孰为汝多知乎?(以为,认为)

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做,制造)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替,给;做,制造)

此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是)

为人五(刻有)

故不为苟得也(为了)

今为宫室这美而为之(接受)

124、谓

谓为信然(说)

谓先主曰(对)

太守谓谁(是)

予谓莲(认为)

舍人相谓曰(商量)

此之谓失其本心(叫做)

太守自谓也(命名)

125、文

皆披文轩(画着文采)

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舍其文轩(彩饰)

126、闻

余闻之也久(听说)

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

127、下

蕲下(攻下,攻克)

日光下澈(向下)

下见小潭(往下走)

128、鲜

芳草鲜美(xiān鲜艳)

陶后鲜有闻(xiǎn少)

129、贤

贤于材人远矣(胜过,超过)

如此其贤(有才能)

130、相

此子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一起,共同)

舍人相谓曰(互相)

131、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名词,任务)

不效则治臣之罪(动词,取得成效)

132、屑

乞人不屑也(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屑屑:忙碌的样子)

133、谢

使君谢罗敷(请问)

长跪而谢之曰(道歉)

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致意)

134、信

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信实)

谓为信然(确实)

岂信然邪(确实)

欲信大义于天下(shēn通“伸”,伸张)

135、行

性行淑均(品德)xíng háng

行收兵,比至陈(行军)xíng

行深山巨谷中(行走)xíng

皆次当行( háng,行列,队伍)

行阵和睦( háng,行列,队伍)

136、许

杂然相许(赞成)

时人莫许之(答应,承认,同意)

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承认,同意)

高可二黍许(大约的数量)

曳物许许声(hǔ拟声词)

137、学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问)

学而时习之(学习)

138、寻

寻向所志(寻找)

寻病终(不久)

139、焉

且焉置土石(哪里)

始一反焉(句末语气词)

140、艳

艳装骑驴(妖艳,艳丽)

略无慕艳意(欣慕)

141、夷

船背稍夷(平)

言和而色夷(平和,平易)

师夷长技以制夷(少数民族)

142、遗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留给,给予)

深追先帝遗诏(死去的人留下的)

遗风余思(死去的人留下的)

得遗金一块(丢失的)

143、已

蒹蔬采采。白露未已(停止)

死者长已矣(完了,完毕)

且壮士不死即矣(算了,罢了)

骨已尽矣(已经)

144、义

坚持合宜的道德

舍生而取义(正义,仁义)

引喻失义(适宜,恰当)

145、异

奇山异水(奇异,特殊,不同)

觉无异能者(奇异,特殊,不同)

父异焉(认为……奇怪)

渔人甚异之(认为……奇怪)

久行怀远,无它异也(意外的事)

146、易

寒暑易节(交换)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容易)

易以百金(交易,买)

147、诣

由是先主遂诣亮(去,到,拜访)

及郡下,诣太守(去,到,拜访)

148、益

曾益其所不能(增加)

满招损,谦受益(利益,好处)

有所广益(利益,好处)

益慕圣贤之道(更加,进一步)

益习其声(渐渐地)

149、意

意少舒(心情)

意暇甚(神情,态度)

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企图,想要)

150、因

因屏人曰(于是,就)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于是,就)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凭借,依靠)

罔不因势象形(根据,依照)

因以为号焉(因此)

151、引

下车引之(拉。表示好感)

丁壮者引弦而战(拿起)

引喻失义(称引)

152、盈

曾不盈寸(满)

彼竭我盈(充满,士气旺盛)

153、用

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用,采用)

遂用猖蹶(因此)

154、友

与友期行(朋友)

琴瑟友之(友爱,亲近)

155、余

余寒犹厉(剩下的,留下的)

余闻而愈悲(第一人称,我)

156、与

所识贫乏者得我与?(通“欤”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吗?)

尔而与之(给)

157、欲

可汗问所欲(想)

山雨来风满楼(将要)

从民欲也(愿望)

158、援

援疑质理(提出,引)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以图也(外援)

159、缘

缘故

缘溪行(沿着)

160、杂然

杂然相许(纷纷地)

杂然而前陈者(交互错杂)

161、再

再而衰(第二次)

日再食(两次)

162、曾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加强语气,与“不”连用,连……都)

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曾不盈寸(尚,还)

163、争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争夺)

知而不争(据理力争)

164、指

人有百指(手指)

不能指其一端(指明)

皆指目陈胜(指点)

165、至

寡助之至(极点)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到)

礼愈至(周到)

166、志

博闻强志(记)

寻向所志(标记)

处处志之(做标记)

歌以咏志(志向)

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立志)

167、质

援疑质理(询问)

非天质之卑(资质)

168、致

听妇前致词(表达、表述)

盖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取得)

气可以养而致(取得)

无从致书以观(取得)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招致、引来)

169、诸

投诸渤海之尾(“之于”的合音,“之”是“到”的意思,“于”是“在”的意思)

其西南诸峰(那些)

今诸生学于太学(各位、众位)

170、主

齐命使各有其主《宴子使楚》(掌管)

其贤者使使贤主《宴子使楚》(君主)

171、属

忠之属也《曹刿论战》(类)

徒属皆日《陈涉世家》(侪、辈)

司命之所属《扁鹊见蔡桓公》(管辖)

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相同、同类)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zhú通“嘱”,嘱托)

172、著

信义著于四海(显露)

常著文章以自娱(写作)

著我旧时裳(同“着”穿)

173、缀

缀以珠玉(点缀)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连接、紧跟)

174、资

吾资之昏《为学》(天资、天分)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资助)

175、子

子墨子闻之(夫子、先生、老师)

愿借子杀之(您)

子又生孙(儿子)

176、自

并自为其名(自己)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从)

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

177、足

蛇固无足(脚)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满足)

今北方已定,兵甲已足(充足)

以中有足乐者(足以)

不足为外人道也(值得)

178、卒

卒买鱼烹食(士兵)

卒于鲁也传之(最终)

179、作

而后作(奋起、有所作为)

属于作文以记之(写)

180、坐

但坐观罗敷(因为、由于)

口技人坐屏障中(坐在)

满坐寂然(通“座”,座位)

何坐?坐盗(犯罪)

古今异义词 古义 今义 原文语句 课文

再 两次 又一次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或 或许 选择连词“或者”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

狱 案件 监牢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虽 即使 虽然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口技》

稍稍 渐渐地 稍微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

科 法律条文 课程或业务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出师表》

爷 父亲 祖父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木兰诗》

妻子 妻子和儿女 成年男子的配偶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 没有出路的境地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无论 更不必说 条件关联词 乃有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交通 交错相通 指运输和平共处邮电事业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园记》

往往 到处 常常 旦日,卒中往往语 《陈涉世家》

虽然 虽然如此 关联词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公输》

何苦 怕什么 不值得做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愚公移山》

阴 山北水南 阴暗 达于汉阴 《愚公移山》

可以 可以凭借 能、行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

身 亲自 身体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隆中对》

开张 扩大 店铺开业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

牺牲 祭祀用的猪、牛、羊 为正义事业献身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

卑鄙 出身卑微,见识短浅 品质恶劣 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

所以 用来 因果关联词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

披 分散 披挂 柔梢披风 《满井游记》

郭 外城 姓氏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孟子>两章》

池 护城河 水池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孟子>两章》

去 离开 往 一狼径去 《狼》

汤 热水、开水 煮东西的汁 及其日中如探汤 《两小儿辩日》

烈士 有雄心壮志的人 为正义事业献身的人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

私 偏爱 个人的 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谢 道歉 感谢 长跪而谢之曰 《唐雎不辱使命》

易 交换 容易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唐雎不辱使命》

虚词

之 代词 人称代词 他(它)(们) 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十则》

指示代词 这 闻之,欣然规往 《桃花源记》

助词 结构助词 的 山水之乐 《醉翁亭记》

主谓语之间 不翻译 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动词 往、到 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

于 介词 表示时间、地点、对象 在、到、向、从、对于 告之于帝 《愚公移山》

表示比较 比 苛政猛于虎也 《礼记》

表被动 被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以 介词 表手段、工具、条件 拿、用、把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核舟记》

凭借、靠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两章》

按照、根据 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表原因 因为 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

连词 表目的 来 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

表结果 以致 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动词 与“为”结合 认为 或以为死 《陈涉世家》

其 代词 人称代词 他(它)(们) 惧其不已 《愚公移山》

指示代词 那 其人视端容寂 《核舟记》

副词 表猜测 大概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表反问 难道 其真邪 《马说》

而 连词 表并列 并且(或不译)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多东坡 《核舟记》

表承接 并(或不译) 学而时习之 《<论语>十则》

表转折 但是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出师表》

表修饰 地(或不译) 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文章标签: # 表示 # 虚词 # 可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