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招生信息 招生信息

高考弃考数据_高考弃考会进档案吗

tamoadmin 2024-07-09 人已围观

简介1.自考生缺考,弃考都有什么影响2.为什么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越来越少呢?3.浙江新高考报名(注意报名)却弃考的,最后成绩单显示出来什么样?A没显示B显示弃考C显示上次分数4.关于高中生为何放弃高考的调查报告2不少高校和地区弃考率超过了10%。据统计,2022年全国457万人研究生考试报名过审,最终实际考试人数是411万人,弃考高达46万人。往年的数据:整体:2021年,有42万多人弃考,弃考率为1

1.自考生缺考,弃考都有什么影响

2.为什么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越来越少呢?

3.浙江新高考报名(注意报名)却弃考的,最后成绩单显示出来什么样?A没显示B显示弃考C显示上次分数

4.关于高中生为何放弃高考的调查报告2

高考弃考数据_高考弃考会进档案吗

不少高校和地区弃考率超过了10%。据统计,2022年全国457万人研究生考试报名过审,最终实际考试人数是411万人,弃考高达46万人。

往年的数据:

整体:

2021年,有42万多人弃考,弃考率为11.14%;

2020年,有34万多人弃考,弃考率为9.97%;

2019年,有37万多人弃考。弃考率为12.76%。

考点:

1. 南京大学。

2022年该考点有8500名准考考生,实考7700人,实考弃考率为9%。

2. 中国农业大学。

2022年该报考点有3721人报名,实考3240人,弃考率约13%。

省市:

1. 陕西省。

报名考试约16.8万人,实际参加考试为14.32万人,弃考人数为2.48万,弃考率14.31%。

2. 广东省。

2022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全省应考26.3万人,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约21.3万人,弃考率19%。

考生弃考多发在复习期间、确认报名、求职上岸、第一场考试之后等时间段,据不少往年的考生说,很多考场都会出现空座的现象。

所以,坚持走到这里的你已经超越了很多竞争对手了,要对自己要有足够的自信心。

考研: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考研”,是应届本科毕业生、本科毕业及同等学历学生攻读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考试,类似于高中毕业生升读大学需参加的高考。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

自考生缺考,弃考都有什么影响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说,2010年接近100万考生放弃高考,其中因出国留学而选择弃考者达21.1%。这些弃考学生,要么是成绩不理想,想出国逃避的;要么是父母不愿孩子太累而让孩子避开高考的;要么是成绩优秀,决定直接申请国外名校的。

 今年4月初,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调查数据,有70.1%的中国高中生对出国留学感兴趣。这个数据要远远高于美国和日本。紧随其后的是中国父母的态度,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的家长中,近八成(79.9%)赞成孩子出国留学,这个比例同样高于美国、日本。

为何要在高中阶段出国留学?被调查的学生中,很多人认为,尽早出国可以提高外语水平,扩大视野。但最重要的是,多数中国高中生对自己的学习环境不甚满意,他们觉得压力过大,竞争过于激烈,教育方式未必是最科学和先进的。与其长期在国内煎熬,还不如选择“短痛”,集中时间学好语言尽早出国。

 抱这种想法的学生多了,于是出现了弃高考,直接出国的众多案例。然而放弃高考,转战留学,真的就如同童话那般吗?事实上,高考依然保有含金量,很多国家的顶尖院校在录取中国学生前,会参考高考成绩,并且对高考成绩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德国院校,对中国学生始终坚持一个录取原则:必须在国内“211工程”院校或者其他重点高校就读过一学期。而拥有众多艺术和商科院校的意大利,也要求中国学生的高考成绩在380分以上,法国的基准线更高,一般要求中国学生的高考成绩达到450分。而在亚洲,新加坡公立学院对中国学生的高考要求更是“严苛”,高考成绩比重点线至少要高出50分左右。就在4月初,澳洲悉尼大学也表示,承认中国高考成绩,并且将其作为录取的参照之一。

 高考经历也是孩子的一种锻炼机会,也许他对现实的认识就从高考成败开始。经历高考洗礼,学生的抗压性会更强,甚至更自信。因为他们在备战高考的时候,可能不得不先放弃自己的爱好,专心复习,这就让他明白,在成功面前可能需要取舍。而且,现在参加高考的学生就是90后了,从小是在物质丰富的环境中生长,如果有高考的考验,对学生的成长没有坏处,即便高考成为他升学中的坎,其实也可能不是坏事。

 到底要不要弃考留学,家长要慎重,不要抱从众心理。

为什么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越来越少呢?

回答:缺考,弃考的那门课没成绩。

缺考,考试缺席,没有参加应该参加的考试。

弃考,放弃考试。

延伸:

高考弃考是指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每年有接近百万的弃考大军。

新华网人才频道关于高考“弃考”的网络调查,设置了三个问题:“若人生重来,处于时下的你会弃考高考吗”、“你认为弃考高考是好现象吗”、“你认为高考弃考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在调查推出72小时后,近5000人次参加了调查投票。

根据72小时调查结果,62.5%的受调查者认为,如果人生重来,自己不会“弃考”高考,32.5%选择了“弃考”。在对高考“弃考”是否好现象的调查中,81.5%的人认为高考“弃考”不是好现象,很多人是被迫放弃的,仅有16.4%的人认为条条大路通罗马,是好现象。

此外,对于高考弃考最重要的原因,56.8%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就业难,读了大学也没用”,28.7%的人选择了“经济条件差,花钱多”,不足10%的人分别选择了出路多元化和不好考。

百度汉语-缺考

浙江新高考报名(注意报名)却弃考的,最后成绩单显示出来什么样?A没显示B显示弃考C显示上次分数

继09年高考同比减少40万考生以后,今年高考考生又同比减少74万人。高考考生人数下滑速度不断加快,引人关注。笔者注意到,戴家干把高考报名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归结为适龄入学人口数量逐年下降。客观地讲,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一代绝对人数确实有所减少。但是,适龄人口减少是高考考生呈加速度下降的全部理由吗?答案是否定的。在此,我们不妨看看去年教育部公布的数据:高考人数同比减少40万,8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尽管教育部今年没有公布弃考数据,但是计划生育政策具有连续性,考生下降应该呈递减趋势,而不是“锐减趋势”。如果没有相当数量的应届生放弃高考,或者更早以前放弃学业,仅凭“适龄人口减少”这一条,高考考生一下子锐减74万人,是没有说服力的。

关于高中生为何放弃高考的调查报告2

我和你情况一样哦~在校时找中介报的~安排到安徽~我弃考了~第二年再报时系统就显示我是老考生了~历年成绩里我的上一年报的两门都显示的未出考~我第二年就选择的在本地考,没选安徽~完全没有问题~老考生不需要现场确认~别担心~只有新考生才要现场确认另外5年内指的是从你第一门通过开始算~你去年没考就不计算在5年内~换句话说就是任意五年内要有六科的合格证就可通过专业阶段考试你的这些问题都是我曾经纠结和经历的~现在告诉你~希望对你有帮助~有不明白可以再问我~

弃考原因二:大学生就业难 “上大学最后还不是找不到工作?还不如直接去打工呢” 与张珍珍比起来,李晓芳是幸运的。父母离异后她跟着奶奶生活,靠奶奶养猪和小叔的支持继续高中学业,“其实我家很穷,但奶奶一定让我读书。” 并不是每个人都像薛奶奶这样想。在太和中学实习的西南大学大三学生郭俊华说,“总能听到类似的说法,上大学最后还不是找不到工作?还不如直接去打工呢。”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让更多贫困家庭失去了对“知识改变命运”这一信念的坚持。出于这样的考虑,太和二中高三(4)班学生王浩杰在交高考报名费那天,没去学校,“我姐姐高中也没读完,在一家电脑学校学了一年电脑。考也不一定考得上,就算考上了也不一定找得到工作,不是还有北大学生去卖猪肉的吗?” 姐姐的做法启发了王浩杰,“我就想学一门技术。你说学技术为啥非要到大学里去学?”王浩杰的理想是回村搞生态农业,“农村有原料基地,人力资源比较丰富,现在国家对农村创业有扶持政策,我准备搞菌类养殖。” 我的分析:就业难是高中生弃考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开始露头,今年因为经济危机,表现得格外突出。一些家长将上大学看做是一个经济行为,讲究投入和产出。如果高投入只能带来低产出,自然会有人放弃。面对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不少农村学生自认考不进名牌大学,读高职或高专可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还不如早打工,早挣钱。 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答案有很多,国家也做了不少努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改变认为职业学校不如本科院校的观念。现在有不少企业很缺优秀的蓝领,但是很多学生还是宁愿读三本,也不愿意去职业学校。这种观念急需转变。 弃考原因三:自己学习成绩跟不上 “我学得很茫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学到了什么” 与张珍珍和王浩杰比起来,太和中学高三学生任洁的弃考决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这所升学率排列前茅的学校,今年2000多名应届毕业生中,只有4个放弃高考,学生从高一开始,就在为考大学而努力。 任洁给班主任司老师的信中这样写到,“真的不知道坚持高考的意义,我学得很茫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学到了什么,没有让我感到有足足的充实感,反而感到空虚、无奈,好多次都想放弃……” 司老师试图挽回,在他看来,任洁虽然成绩不算好,但很勤奋,“她家庭条件还可以,为什么不读完呢?”面对老师,任洁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到底读书有什么用?”她说,“我在学校里,功课学不好,与人交往也学不好,人都学傻了!我想当一名摄影师。人生很短暂,我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我会努力。” 对于任洁的决定,远在陕西咸阳打工的爸爸还不知情,“还没敢告诉他,但这是我自己的决定,他们也不能勉强我。” 在李老师看来,任洁的离开并不奇怪,“因为学习成绩跟不上而离校,一直很普遍,高峰期往往是高一下学期。”任洁只是将她的决定推迟了两年。“初中考试结束,一部分学生被分流至职业中学,另一部分学生进入了高中。由于高中课程难度比初中增加了很多,一些学生发现跟不上,就会选择离开,高一下学期走的人最多。”离校的学生去了哪里?“大多在家里玩吧,也有偶尔出去打打工的。” 弃考原因四:到国外求学 选择到国外求学,追求成才,但这只局限在极少学生身上,每年不过数万名,只是千万高考学生的千分之几。今年增多的原因与国内高校的竞争力有关,随着境外高校在内地招生力度加大,一些学生可以参加国外的入学考试,申请到国外高校读书,由此放弃内地高考。 弃考原因五:为提高升学率“被自动”放弃高考 今年早些时候,重庆市即传出万名学生放弃报名参加高考的消息,据调查,部分学生弃考,是由于一些学校迫于升学率的比拼压力,召集部分升学无望的考生做思想工作,劝其放弃高考。事实上,学校出于升学率考虑,动员部分“高考无望”的学生放弃高考,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在我的调查中没有出现此类情况,但也不排除这种现象的发生。反映出了升学教育模式下的功利教育思维;对因学费高而放弃高考,这违背了教育公平 弃考原因六:高考压力过大弃考 对因考试压力过大而放弃高考,反映出考生的选择狭窄,弃考是无奈之举。高考学生是心理压力相当大的一个群体,如果心态不够成熟,就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现有针对高考学生的心理辅导,往往着眼于“上战场”前让其平静下来。,但同样要关注的,是他们这种对未来的惶惑和迷茫。 三、调查总结 众所周知,高中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阶段,并不总是高等教育的附庸,为向高校输送生源服务的。高中阶段教育的一大宗旨,甚至主要宗旨,其实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中等教育层次的劳动力,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从走进高中校园的那天起,就有权选择参加高考还是直接就业。至于前些年所以出现几乎所有高中毕业生都参加高考的局面,并非由高中教育的根本属性决定的,而是大学持续大规模扩招的“超常规发展”使然,是扩招助长了所有高中生都盲目参加高考“赌一把”的想法。等到现在“大学产品”出现严重供大于求的状况之后,高中毕业生们出于便于就业的初衷,当然有权利选择放弃高考,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诚如有人认为上万人放弃高考折射出“读书无用论”一样,指望每个高中生都去参加高考,恰恰反映了这些人所持有的“读书万能论”心态。“读书无用论”不可取,“读书万能论”也同样应该摒弃。没有东西是万能的,读书也一样,上学是在读书,工作也是在“读书”,只不过后者所读的不是课本上的文字和符号,而是社会这本无边无际的大书。更何况,谁又能够断言在大学里读书就一定比读社会这本大书要实在、科学、合理呢?我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高中毕业生是不是都参加了高考,而在于升学和就业在高中毕业生的意识中本来就应该泾渭分明、合理分工。 我国正在制订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其主导思想是扩大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84万学生弃考,正提供了扩大公平、提高质量的现实典型案例。是清描淡写,对此问题一笔代过,还是认真调查,积极反思,检验着推进教育公平、提高质量的决心。 中国有这样的现象:一人读大学,全家变穷人。虽然说得有些过火,但这样的现实在我们生活中不乏其人。理性高考观、教育观的建立,需要打破升学教育模式,提供多元成才途径,这需要教育环境和社会用人环境具有以下基本特点:社会各行业的待遇差距不大,基本社会福利保障一致,聘用人才不看学历而重视能力,读书的首要价值不是“升学”,不是为了获得学历身份而是提高能力与素质。与之比较,我国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用人环境又是如何呢? 所以,不能简单地从高考报名人数减少,就“看到”人才观和教育观的进步,这就如两年前考研报名人数减少,有关人士就热烈欢呼考研回归理性,可今年考研人数又增加了一样,而要认识到,基本的教育制度与用人制度不改革,是很难使社会拥有健康的人才观和教育观的。貌似理性的选择,其实充满着无奈,而无奈的持续,会产生更多严重的问题。为此,有必要具体分析高考报名数下降的原因,并对其中的无奈弃考给予高度关注,以此为线索,推进教育改革和用人制度改革。衷心希望明天中国的教育制度更美好!

文章标签: # 高考 # 弃考 #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