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吐鲁番高考移民加分政策,吐鲁番高考移民

tamoadmin 2024-05-29 人已围观

简介1.我国振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 重大举措是什么2.生活在乌鲁木齐是一种什么感觉?3.江苏省土地盐碱化原因4.藏区如何扶贫脱困方案5.支援西部都有哪些地区情况如何《航拍中国(新疆)》地理高考考点(三)辣椒镇楼!!!西北地区无论哪个版本的教材都是非常重要的区域地理案例。新疆主要基调是干旱,利用整体性特点有很多考察角度,结合荒漠化又可考察人地关系。但是千万不能被干旱这一点束缚,在中小尺度上也有生机勃

1.我国振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 重大举措是什么

2.生活在乌鲁木齐是一种什么感觉?

3.江苏省土地盐碱化原因

4.藏区如何扶贫脱困方案

5.支援西部都有哪些地区情况如何

吐鲁番高考移民加分政策,吐鲁番高考移民

《航拍中国(新疆)》地理高考考点(三)

辣椒镇楼!!!西北地区无论哪个版本的教材都是非常重要的区域地理案例。新疆主要基调是干旱,利用整体性特点有很多考察角度,结合荒漠化又可考察人地关系。但是千万不能被干旱这一点束缚,在中小尺度上也有生机勃勃的森林、不同于内蒙古的山地草场、水源充足人口集聚的绿洲、富含丰富淡水的冰川。自然地理方面在共性(干旱)中把握个性(森林、草原、绿洲、冰川),人文地理方面侧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工业、交通运输、边境贸易。

纪录片观赏地址 [1080P超清纪录]航拍中国遨游天际 看大美中国(第一季六集全)

1.新疆地形及成因

北有阿尔泰山,南有昆仑山,中部是天山,三列山脉之间,环抱着中国最大的两个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问:新疆“三山夹两盆”地形的成因是: 欧亚板块 和 印度洋板块

挤压碰撞。

(下图为浙江4月选考用图)

2.河流补给

问:西北地区的山麓“夏日消融,江河横溢”,说明河流汛期往往是 夏季 河流补给类型为 高山冰雪融水 3.冰川地貌

问:天山海拔高,气温垂直差异显著,多冰川地貌,冰川侵蚀可形成冰斗、刃脊、角峰

图中向下延伸的舌状冰体又称为冰舌,由于全球变暖,雪线上升,冰舌也呈缩短趋势。

4.城市区位

乌鲁木齐,是全世界离海洋最远的大城市,最近的海洋在2000公里之外;但也是离冰川最近的大城市,100多公里处的冰川,为它提供水源。

问:描述新疆地区聚落分布并简述原因。

答:聚落多分布于盆地边缘山麓冲积扇(绿洲)地带,呈串珠状。

因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山前冲积扇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相对肥沃,农牧业较为发达,利于布设交通线路,人口逐渐集聚形成聚落。

5.棉花(农业区位)

9月,石河子的棉花率先登场。石河子阳光充足,每年产出的棉花,需要9000辆卡车才能装完。

问:分析新疆棉花种植的区位条件。

答:有利条件:高山冰雪融水可提供灌溉水源;身居内陆,晴天多,且夏季气温高,白昼时间长,光照充足,九月降水极少,利于采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积累;冬季寒冷,可杀死病害。地形平坦广阔,地价较低,土壤较肥沃;采摘季节有大量外来劳动力,廉价且充足;政府提供补贴或有其他政策支持。

不利条件:气温年际变化大,个别年份开春晚或倒春寒影响棉苗出土或冻伤幼苗;受荒漠化/扬沙天气威胁,且病虫害严重;交通运输线长,向外运输成本高。

6.番茄

跟棉花相比,番茄是这片大地的新移民,它来到新疆只有短短几十年。番茄这类红色作物,喜好充足的日照和剧烈的温差,新疆全年日照时间超过2500小时,昼夜温差高达十几摄氏度。来到新疆,番茄算是找对了婆家。今天,新疆的番茄加工量仅次于美国和意大利,全球每四瓶番茄酱中,就有一瓶来自这里。

1问:新疆番茄种植的限制性因素是 水源。新疆番茄质量优良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其中,光照充足,与其 深居内陆 的地理位置有关,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削弱作用弱 。

2问:新疆出口的番茄加工品中,初级产品占80%,且出口市场相对集中于日本、欧洲、东南亚少数地区。对应这一现象,可采取的措施是

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品牌竞争力、 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7.峡谷

发源于雪山的河流从陡坡冲下,在大地上切出万丈悬崖,从高空看,安集海大峡谷色彩最为丰富,河流将不同颜色的砂岩和泥岩冲刷溶解,形成了一副大地抽象画。

问:峡谷成因是 流水侵蚀 。从悬崖的景观图可判断,两侧岩石主要属于 沉积岩,呈现出明显层理结构。由于河流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流量不稳定,水位暴涨暴落,加之流域内 植被覆盖率低 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在洪积扇或山前平原形成杂乱而多分支的辫状水系。

8.伊犁河谷(地形对气候影响)

万里之外的大西洋,在伊犁河谷大展魔力。向西打开的谷口,最大限度迎接了来自大西洋的水汽,丰富的降水和雪山融水,打造了这片塞上江南。

问:简析伊犁河谷降水丰富的原因。

答:引用文字部分已经答得很好了。

9.薰衣草

6月,薰衣草开始盛开。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中国的薰衣草香料全靠进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人们在几个省份分别进行试种,等待了6年之后,只有伊犁培育成功。

问:全球仅伊犁河谷的薰衣草花开两季,第一季在5月底至6月;第二季在7月底至8月,被人们称为夏花和秋花。试分析其能花开两季的原因。

答: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升温快,播种时间早,北有山脉阻挡冷空气,入冬迟,可栽种时间长;通过科技手段,进行品种改良。

10.赛果高速(交通)

问:赛果高速是新疆第一条山区高速公路。在山区,因地形崎岖,传统公路往往 沿等高线 修筑,而现代高速公路需要直达快捷,往往逢山开洞、遇水架桥。赛果高速必须达到抗风、抗震的要求,在地质条件差的情况下,通过 科学技术 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

11.魔鬼城

问:由于四季狂风不断,猛烈的西北风在岩石之间穿梭回旋,发出如鬼哭神嚎一般的尖锐声音,被誉为魔鬼城。实际上是在大风、干旱的环境下形成的 风蚀 地貌。

12.克拉玛依油田

亿万年前的众多生命,成为今天漆黑粘稠、贵比金子的原油。随着石油的开采,戈壁上长出了一座城市——克拉玛依。

问1:克拉玛依附近丰富的石油资源,说明地质历史时期曾经气候比当代 湿热,大量的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大量 太阳能

问2:克拉玛依人口迁移的因素是 矿产资源的开发

13.沙漠及荒漠化

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上空俯瞰大地,一片金色的叶脉绵延十几公里,这些脉络其实是高度超过十米,长达数公里的沙垄,和流动沙漠不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南部主要是由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组成。

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的大小相当于浙江、江苏、安徽三省的面积之和,在维语中的意思是“进得去,出不来”,这是最危险的沙漠。超过80%的沙丘随风流动。1000年来,整个沙漠大约向南延伸100公里。

问1: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答:深居内陆,高大山脉阻挡,水汽难以到达;干旱,降水少,植被稀疏;日照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岩石风化强,多疏松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集中于干旱季节。

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压力大,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加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问2:简述沙漠的南移东进,对当地经济的危害。

答:破坏土地资源,土地面积减少;侵蚀土壤,土壤肥力下降,生产能力下降;土地载畜量下降,单位土地产量降低;掩埋村镇、道路,造成经济损失。

14.阿尔泰山(雪线)

由南向北穿过准噶尔盆地,我们将靠近中国最北端的山脉——阿尔泰山,这里有中国最低的雪线,3000米之上终年冰封。

问:阿尔泰山有中国最低的雪线的两大原因是:

纬度相对较高、 降水较丰沛

15.转场

高山之上有最优质的牧草,每年六月前后,新疆的夏牧场,会迎来超过1000万只牲畜,夏天是他们养膘的最佳时机。在冬天来临之前,牧民们将带着牛羊从高山往下迁徙,回到温暖的河谷低地。新疆的转场是在不同高度上的移动,牧民们总能踩到季节的节拍。

问:转场牧业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地形 以阿勒泰地区四季三场轮牧为例,牧场海拔由低到高分别是

冬牧场、春秋牧场、夏牧场

16.云杉

雪岭云杉,生活在天山深处。它们的根系发达,每一棵大树都像是一座小型水库,可以储水2.5吨。它们蒸发水分的速度很快,甚至超过了同纬度海水的蒸发速度,升腾的水汽容易形成降雨,成片的雪岭云杉,在努力塑造湿润气候的同时,也涵养了草原。

问:列举雪岭云杉林的主要生态价值 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

17.交河故城

这座古城,建在柳叶形的河心洲上,曾经有两条河流,从它两侧交叉而过,它因此得名交河城。这些古城为丝绸之路上远行的商队提供补给。

问:西北地区干旱环境下,水源 对人口和聚落的分布有决定性作用,交河故城的区位布局特点是 干支流交汇处

18.火焰山

地势是造成火焰山酷热的主要原因,这里位于吐鲁番盆地的低点,它与周围山地之间的高度落差高达5000米,热空气在盆地中不宜发散,因此成为同纬度中最热的地方。

问:火焰山深居内陆,海洋水汽被山地阻隔,焚风效应显著。盆地地形和寸草不生的下垫面状况,让其成为同纬度中最热的地方。火焰山地表也呈现出千沟万壑,主要成因是:

阳光暴晒岩石风化崩落、风力侵蚀显著

19.坎儿井

2000年前,人们创造了一种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为了减少蒸发,人们将雪山融水引入地下沟渠,送往农田和村庄。

问:分析吐鲁番盆地使用坎儿井发展农业的优势。

答:夏季大量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渗入地下变为潜流,使得含水层水位上升,为坎儿井提供水源;土地质地坚硬,挖好后不易坍塌;西北地区干旱、大风日数多,坎儿井地下输水,不会被风沙掩埋,且蒸发量小,流量稳定。

我国振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 重大举措是什么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牢长远发展基础

扩大铁路网规模。加强西部铁路客运专线、区际通道和“三西”煤运通道建设。强化既有线路扩能改造,加快神朔线扩能改造和兰渝、南广、贵广、太中银等一批重点铁路建设。开工建设西安至宝鸡客运专线、西安至安康铁路增建二线等。

加快干线公路网和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银川至武汉、西安至合肥等8条西部开发干线公路建设。开工建设连霍高速安西至星星峡段、库尔勒至西宁西部通道敦煌至当金山口段等重点公路。加强西部地区国省道改造,继续实施西部地区乡村“畅通工程”和“通达工程”,重点解决乡镇、行政村通公路和乡镇通沥青(水泥)路问题。继续开展农村乡镇客运站、农村公路渡口码头改造和渡改桥等专项建设。进一步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北部湾沿海港口等水运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枢纽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推进西安、成都、重庆等区域枢纽机场改扩建,以及阿尔山、固原、吐鲁番等支线机场建设。完善干线机场功能,新开工建设一批支线机场,积极促进支线航空发展。

大力推进实施重点水利工程。继续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防洪工程建设,支持“润滇”、“泽渝”、“兴蜀”、“滋黔”等水源工程建设。加大四川都江堰、宁夏青铜峡、内蒙古河套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力度。开工建设四川亭子口、内蒙古海勃湾、西藏旁多等水利枢纽工程。

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西气东输二线、骨架电网、农村电网改造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西电东送电网。推进宁东等大型煤电基地建设,尽快竣工投产发挥效益。

加强城镇、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庆、成都、西安等西部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做好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大力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推动西部地区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建设。

做好重点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抓紧做好中亚、泛亚、南亚等国际运输通道规划研究。加快国家高速公路、西安—成都和重庆—贵阳—南宁等铁路通道以及中国至周边国家(地区)铁路通道前期工作步伐。推进陆上能源资源战略安全大通道建设。开展引汉济渭、重庆观景口、新疆布尔津河西水东引一期工程、卡拉贝利水利枢纽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

二、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组织实施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落实基本口粮田、农村能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补植补造和退耕农户培训等各项措施,解决退耕农户当前困难和长远生计问题。做好荒山荒地造林工作。完善退牧还草政策,加快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扩大实施范围,加强人工饲草地、牧区水利和棚圈建设,以建促退推动草畜平衡和舍饲圈养。

继续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甘肃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等重点工程。抓好黑河、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推动黄河、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和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加快编制祁连山水源涵养区、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加大云南迪庆两江流域生态保护力度。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治理。

强化环境综合治理。加大丹江口库区及上游、三峡库区、黄河中上游、滇池等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防治力度,继续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做好环境监测,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和工业污染治理。深化第二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支持建设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快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严重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积极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重点地区土地开发与复垦。推进灾区建筑废弃物等资源化。

三、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改造中低产田,大力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启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一批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强四川成都平原、陕西关中平原、内蒙古河套地区、宁夏沿黄地区、甘肃河西走廊等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积极推进优质棉、糖料、油料、烟叶、水果、花卉、茶叶、蚕桑、马铃薯、畜产品、中药材、天然橡胶等生产基地建设,建成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甘肃天水航天育种示范区和广西、云南亚热带农业示范区建设。扶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提高产业化水平,加强农业农村先进实用技术转化应用和科技服务。

推进工业优化升级。组织实施和认真落实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积极发展技术引领型产业,提高航天航空、现代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国防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推动陕西阎良民用航空、甘肃金昌新材料、四川成都生物、德阳重大装备制造等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优化发展资源利用型产业,促进能源化工及矿产资源加工业集约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建成新疆独山子石化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项目,加快长庆、涩北等一批重点油气产能建设。逐步建设鄂尔多斯、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四川盆地石油天然气的开发、综合利用和外输基地。进一步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在西部地区部署国家科技基础设施,继续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科研院所、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围绕西部地区面临的共性关键问题开展科技攻关。继续保持和加大对西部高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发挥国防工业科技优势,鼓励军民结合、军地结合,支持绵阳科技城发展。

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区基础设施,积极发展自然生态旅游、乡村民俗旅游,培育和开发一批精品旅游景区线路。继续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及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积极培育电子商务服务业,着力发展文化、会展、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外包。加大地方金融资源整合力度,大力完善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的公司治理,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到西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推动村镇银行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展,扩大西部地区农村小额贷款覆盖面。

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发挥东部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优势和西部地区资源、市场、劳动力优势,引导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梯度转移。依托交通干线、枢纽,选择一批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城市开展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试点,推动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园区和东西部地区互动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严把产业政策关、环境保护关和资源集约利用关,防止落后产能向西部地区转移。研究制定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政策。国家审批、核准的重大产业项目优先在西部地区布局。

四、加强民生工程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城市廉租住房建设,加大国有林区(场)、垦区、矿区棚户区、城市棚户区以及中央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的改造力度。扩大游牧民定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加快完成边境一线地区茅草房、危房改造。推进边远地区乡镇教师、医务人员周转房建设。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逐步取消公益性建设项目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力争用2—3年时间,基本解决西部地区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到2010年基本实现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建制村通公路。加快发展小水电代燃料及农村沼气。完善农产品(15.00,-0.14,-0.92%)市场体系,支持西部地区大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建立农村客运政策性补贴制度。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增加扶贫资金投入,落实对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的措施。加大整村推进力度,提升产业化扶贫水平,积极稳妥地推进移民扶贫工作,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优先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扶贫开发,加大对特殊类型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办法。

做好农民创业就业工作。在总结四川南充、甘孜和甘肃甘南等地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选择部分条件成熟的县(市),扩大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范围。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星火科技培训、雨露培训计划。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提高非农收入。

五、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普及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继续支持并尽快完成西部地区剩余42个县的“两基”攻坚任务。争取3年内基本解决农村“普九”债务问题。支持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继续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大危房改造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基础能力建设,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基本实现每个地级市和30万人口以上的县有1所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继续支持高等教育发展,逐步提高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的高考录取率。

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卫生规划,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县医院标准化等医疗卫生专项建设经费中给予西部地区更大倾斜。大力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提高受益程度。加强重大疾病、地方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工作。加快妇幼卫生、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扩大少生快富工程实施范围。

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西新工程第四期、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流动舞台车和农村**放映等工程建设,提高县级文化馆、图书馆等级标准。做好西部地区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大遗址保护,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等建设。加强抢救性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保护工作。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困难群体就业的政策,努力提高就业水平。进一步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面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实行先保后征。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适当提高城市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

加大人才开发力度。进一步完善西部地区人才开发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体制机制。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培养一批农村实用人才、专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等西部开发急需的各类人才。鼓励和支持设立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西部人才开发资金渠道。积极引进智力,大力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到西部地区创业。增加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对长期坚持在基层工作的教师、医务人员给予奖励,对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援西部边远贫困地区的教师、医务人员给予资助。完善干部交流机制,引导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鼓励社会志愿者到西部基层服务。

六、统筹区域发展,积极培育经济增长极

推动重点经济区率先发展。积极推进成渝、关中—天水、广西北部湾等重点经济区成为引领和带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加快重庆、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步伐,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率先构建创新型区域,支持西安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推动广西北部湾地区开发开放,加快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积极推进广西钦州、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建设。研究设立西安陆港型综合保税区的可行性。开展成渝经济区、陕甘宁革命老区、内蒙古呼包鄂、新疆天山北坡等重点地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积极推进跨区域城市一体化建设,加快成渝城乡一体化以及西安—咸阳、乌鲁木齐—昌吉等城市一体化进程,引导各类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引导资源富集区可持续发展。抓紧在青海柴达木、内蒙古鄂尔多斯、四川攀枝花、新疆准噶尔、贵州六盘水等资源富集区开展循环经济区试点,推进资源有序开发。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力度,形成一批能源、矿产资源重要接替区。加快甘肃白银、宁夏石嘴山、云南个旧、陕西铜川、重庆万盛区等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研究制定资源富集区可持续发展指导意见。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发展。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西藏、新疆、宁夏以及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贵州南部、广西北部、云南东部以及新疆南疆三地州、武陵山区、川北地区、甘南地区等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探索开发模式。支持发达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劳务输出对口支援工作。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扶持一批特困人口集中的民族自治县发展县域经济。进一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计划,组织编制边境地区开发开放规划。增强革命老区自我发展能力,重点解决好革命老区的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等突出问题,鼓励依托能源、矿产、农业、红色旅游等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开展《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编制前期工作。

推动重点边境城镇跨越式发展。加快重点边境口岸城镇建设步伐,完善边境经济合作区功能,扩大边境互市贸易规模,提高出口加工水平。积极推动广西东兴、云南瑞丽、新疆伊宁、内蒙古满洲里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资源能源开发利用合作,建成沿边开放的桥头堡。

七、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提高行政效率。强化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构建责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加快推进资源税改革,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补偿费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研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先期在青海“三江源”等大江大河源头区、生态位置极为重要的区域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建立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进一步完善西部大开发长期稳定的资金渠道。

加强东中西部地区互动。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机制创新、互利共赢的原则,鼓励东中部地区设立各类区域合作专项资金,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推动东西部地区共建长期稳定的能源及矿产资源开发基地。建立和完善各类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协作组织和行业性组织。继续建设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西部国际博览会等东西部地区互动平台。积极推动东部发达地区对口帮扶西部贫困地区工作。加快建立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东中西部地区协调互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开展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加大引进国际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力度,提高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支持国际资本通过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重点项目和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鼓励和支持西部地区企业积极参与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区域合作组织的平台作用,广泛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和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建立中亚投资经贸合作示范中心,加快霍尔果斯国际合作中心、凭祥综合保税区建设。大力发展边境贸易,积极探索边境地区开发和对外开放的新模式。

八、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全面完成规划任务

全面推进民生工程恢复重建。实施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优先保障灾区群众的住房建设,2009年底基本完成农村居民住房重建任务,全面启动城镇住房重建工作。抓好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重视解决边远贫困地区群众的困难。

加快基础设施和产业恢复重建。优先安排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县乡公路客运站、通信、电网和供电设施等建设,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和新建城镇水源工程建设。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修复,做好受损堤防、水库的除险加固和堰塞湖治理,确保汛期防洪安全。结合群众就业推进产业重建,加快农业生产设施和农产品市场恢复,促进旅游业振兴。

加强综合协调。完善综合协调机制,切实解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强督促检查,落实财税、金融、土地、环保、产业等方面政策。统筹用好政府投入、对口支援、社会募集、国外优惠紧急贷款、企业自筹等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工程质量。完善对口支援实施方案,做好项目、资金、物资等衔接工作。完成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期评估,根据实际及时调整、充实和完善,开展灾区长期稳定发展规划研究。

九、加大投入力度,落实组织保障

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中央资金投入要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逐步增加对西部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中央扩大内需新增投资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重点投向西部地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灾后恢复重建等领域,增加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通过政府投入带动银行贷款和社会投资,引导民间资本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

狠抓政策和工作落实。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实际,按照职能分工,切实落实好各项任务。发展改革委要积极做好综合协调,完善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研究解决西部大开发的重大问题,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

生活在乌鲁木齐是一种什么感觉?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牢长远发展基础

扩大铁路网规模。加强西部铁路客运专线、区际通道和“三西”煤运通道建设。强化既有线路扩能改造,加快神朔线扩能改造和兰渝、南广、贵广、太中银等一批重点铁路建设。开工建设西安至宝鸡客运专线、西安至安康铁路增建二线等。

加快干线公路网和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银川至武汉、西安至合肥等8条西部开发干线公路建设。开工建设连霍高速安西至星星峡段、库尔勒至西宁西部通道敦煌至当金山口段等重点公路。加强西部地区国省道改造,继续实施西部地区乡村“畅通工程”和“通达工程”,重点解决乡镇、行政村通公路和乡镇通沥青(水泥)路问题。继续开展农村乡镇客运站、农村公路渡口码头改造和渡改桥等专项建设。进一步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北部湾沿海港口等水运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枢纽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推进西安、成都、重庆等区域枢纽机场改扩建,以及阿尔山、固原、吐鲁番等支线机场建设。完善干线机场功能,新开工建设一批支线机场,积极促进支线航空发展。

大力推进实施重点水利工程。继续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防洪工程建设,支持“润滇”、“泽渝”、“兴蜀”、“滋黔”等水源工程建设。加大四川都江堰、宁夏青铜峡、内蒙古河套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力度。开工建设四川亭子口、内蒙古海勃湾、西藏旁多等水利枢纽工程。

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西气东输二线、骨架电网、农村电网改造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西电东送电网。推进宁东等大型煤电基地建设,尽快竣工投产发挥效益。

加强城镇、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庆、成都、西安等西部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做好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大力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推动西部地区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建设。

做好重点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抓紧做好中亚、泛亚、南亚等国际运输通道规划研究。加快国家高速公路、西安—成都和重庆—贵阳—南宁等铁路通道以及中国至周边国家(地区)铁路通道前期工作步伐。推进陆上能源资源战略安全大通道建设。开展引汉济渭、重庆观景口、新疆布尔津河西水东引一期工程、卡拉贝利水利枢纽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

二、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组织实施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落实基本口粮田、农村能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补植补造和退耕农户培训等各项措施,解决退耕农户当前困难和长远生计问题。做好荒山荒地造林工作。完善退牧还草政策,加快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扩大实施范围,加强人工饲草地、牧区水利和棚圈建设,以建促退推动草畜平衡和舍饲圈养。

继续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甘肃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等重点工程。抓好黑河、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推动黄河、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和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加快编制祁连山水源涵养区、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加大云南迪庆两江流域生态保护力度。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治理。

强化环境综合治理。加大丹江口库区及上游、三峡库区、黄河中上游、滇池等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防治力度,继续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做好环境监测,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和工业污染治理。深化第二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支持建设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快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严重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积极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重点地区土地开发与复垦。推进灾区建筑废弃物等资源化。

三、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改造中低产田,大力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启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一批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强四川成都平原、陕西关中平原、内蒙古河套地区、宁夏沿黄地区、甘肃河西走廊等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积极推进优质棉、糖料、油料、烟叶、水果、花卉、茶叶、蚕桑、马铃薯、畜产品、中药材、天然橡胶等生产基地建设,建成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甘肃天水航天育种示范区和广西、云南亚热带农业示范区建设。扶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提高产业化水平,加强农业农村先进实用技术转化应用和科技服务。

推进工业优化升级。组织实施和认真落实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积极发展技术引领型产业,提高航天航空、现代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国防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推动陕西阎良民用航空、甘肃金昌新材料、四川成都生物、德阳重大装备制造等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优化发展资源利用型产业,促进能源化工及矿产资源加工业集约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建成新疆独山子石化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项目,加快长庆、涩北等一批重点油气产能建设。逐步建设鄂尔多斯、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四川盆地石油天然气的开发、综合利用和外输基地。进一步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在西部地区部署国家科技基础设施,继续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科研院所、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围绕西部地区面临的共性关键问题开展科技攻关。继续保持和加大对西部高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发挥国防工业科技优势,鼓励军民结合、军地结合,支持绵阳科技城发展。

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区基础设施,积极发展自然生态旅游、乡村民俗旅游,培育和开发一批精品旅游景区线路。继续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及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积极培育电子商务服务业,着力发展文化、会展、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外包。加大地方金融资源整合力度,大力完善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的公司治理,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到西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推动村镇银行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展,扩大西部地区农村小额贷款覆盖面。

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发挥东部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优势和西部地区资源、市场、劳动力优势,引导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梯度转移。依托交通干线、枢纽,选择一批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城市开展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试点,推动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园区和东西部地区互动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严把产业政策关、环境保护关和资源集约利用关,防止落后产能向西部地区转移。研究制定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政策。国家审批、核准的重大产业项目优先在西部地区布局。

四、加强民生工程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城市廉租住房建设,加大国有林区(场)、垦区、矿区棚户区、城市棚户区以及中央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的改造力度。扩大游牧民定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加快完成边境一线地区茅草房、危房改造。推进边远地区乡镇教师、医务人员周转房建设。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逐步取消公益性建设项目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力争用2—3年时间,基本解决西部地区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到2010年基本实现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建制村通公路。加快发展小水电代燃料及农村沼气。完善农产品(15.00,-0.14,-0.92%)市场体系,支持西部地区大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建立农村客运政策性补贴制度。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增加扶贫资金投入,落实对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的措施。加大整村推进力度,提升产业化扶贫水平,积极稳妥地推进移民扶贫工作,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优先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扶贫开发,加大对特殊类型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办法。

做好农民创业就业工作。在总结四川南充、甘孜和甘肃甘南等地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选择部分条件成熟的县(市),扩大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范围。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星火科技培训、雨露培训计划。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提高非农收入。

五、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普及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继续支持并尽快完成西部地区剩余42个县的“两基”攻坚任务。争取3年内基本解决农村“普九”债务问题。支持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继续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大危房改造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基础能力建设,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基本实现每个地级市和30万人口以上的县有1所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继续支持高等教育发展,逐步提高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的高考录取率。

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卫生规划,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县医院标准化等医疗卫生专项建设经费中给予西部地区更大倾斜。大力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提高受益程度。加强重大疾病、地方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工作。加快妇幼卫生、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扩大少生快富工程实施范围。

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西新工程第四期、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流动舞台车和农村**放映等工程建设,提高县级文化馆、图书馆等级标准。做好西部地区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大遗址保护,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等建设。加强抢救性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保护工作。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困难群体就业的政策,努力提高就业水平。进一步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面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实行先保后征。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适当提高城市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

加大人才开发力度。进一步完善西部地区人才开发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体制机制。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培养一批农村实用人才、专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等西部开发急需的各类人才。鼓励和支持设立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西部人才开发资金渠道。积极引进智力,大力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到西部地区创业。增加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对长期坚持在基层工作的教师、医务人员给予奖励,对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援西部边远贫困地区的教师、医务人员给予资助。完善干部交流机制,引导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鼓励社会志愿者到西部基层服务。

六、统筹区域发展,积极培育经济增长极

推动重点经济区率先发展。积极推进成渝、关中—天水、广西北部湾等重点经济区成为引领和带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加快重庆、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步伐,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率先构建创新型区域,支持西安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推动广西北部湾地区开发开放,加快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积极推进广西钦州、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建设。研究设立西安陆港型综合保税区的可行性。开展成渝经济区、陕甘宁革命老区、内蒙古呼包鄂、新疆天山北坡等重点地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积极推进跨区域城市一体化建设,加快成渝城乡一体化以及西安—咸阳、乌鲁木齐—昌吉等城市一体化进程,引导各类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引导资源富集区可持续发展。抓紧在青海柴达木、内蒙古鄂尔多斯、四川攀枝花、新疆准噶尔、贵州六盘水等资源富集区开展循环经济区试点,推进资源有序开发。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力度,形成一批能源、矿产资源重要接替区。加快甘肃白银、宁夏石嘴山、云南个旧、陕西铜川、重庆万盛区等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研究制定资源富集区可持续发展指导意见。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发展。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西藏、新疆、宁夏以及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贵州南部、广西北部、云南东部以及新疆南疆三地州、武陵山区、川北地区、甘南地区等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探索开发模式。支持发达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劳务输出对口支援工作。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扶持一批特困人口集中的民族自治县发展县域经济。进一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计划,组织编制边境地区开发开放规划。增强革命老区自我发展能力,重点解决好革命老区的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等突出问题,鼓励依托能源、矿产、农业、红色旅游等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开展《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编制前期工作。

推动重点边境城镇跨越式发展。加快重点边境口岸城镇建设步伐,完善边境经济合作区功能,扩大边境互市贸易规模,提高出口加工水平。积极推动广西东兴、云南瑞丽、新疆伊宁、内蒙古满洲里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资源能源开发利用合作,建成沿边开放的桥头堡。

七、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提高行政效率。强化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构建责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加快推进资源税改革,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补偿费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研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先期在青海“三江源”等大江大河源头区、生态位置极为重要的区域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建立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进一步完善西部大开发长期稳定的资金渠道。

加强东中西部地区互动。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机制创新、互利共赢的原则,鼓励东中部地区设立各类区域合作专项资金,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推动东西部地区共建长期稳定的能源及矿产资源开发基地。建立和完善各类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协作组织和行业性组织。继续建设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西部国际博览会等东西部地区互动平台。积极推动东部发达地区对口帮扶西部贫困地区工作。加快建立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东中西部地区协调互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开展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加大引进国际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力度,提高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支持国际资本通过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重点项目和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鼓励和支持西部地区企业积极参与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区域合作组织的平台作用,广泛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和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建立中亚投资经贸合作示范中心,加快霍尔果斯国际合作中心、凭祥综合保税区建设。大力发展边境贸易,积极探索边境地区开发和对外开放的新模式。

八、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全面完成规划任务

全面推进民生工程恢复重建。实施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优先保障灾区群众的住房建设,2009年底基本完成农村居民住房重建任务,全面启动城镇住房重建工作。抓好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重视解决边远贫困地区群众的困难。

加快基础设施和产业恢复重建。优先安排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县乡公路客运站、通信、电网和供电设施等建设,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和新建城镇水源工程建设。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修复,做好受损堤防、水库的除险加固和堰塞湖治理,确保汛期防洪安全。结合群众就业推进产业重建,加快农业生产设施和农产品市场恢复,促进旅游业振兴。

加强综合协调。完善综合协调机制,切实解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强督促检查,落实财税、金融、土地、环保、产业等方面政策。统筹用好政府投入、对口支援、社会募集、国外优惠紧急贷款、企业自筹等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工程质量。完善对口支援实施方案,做好项目、资金、物资等衔接工作。完成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期评估,根据实际及时调整、充实和完善,开展灾区长期稳定发展规划研究。

九、加大投入力度,落实组织保障

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中央资金投入要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逐步增加对西部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中央扩大内需新增投资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重点投向西部地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灾后恢复重建等领域,增加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通过政府投入带动银行贷款和社会投资,引导民间资本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

狠抓政策和工作落实。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实际,按照职能分工,切实落实好各项任务。发展改革委要积极做好综合协调,完善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研究解决西部大开发的重大问题,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

江苏省土地盐碱化原因

家里院子两亩,种菜种果树(三棵核桃树,三棵枣树,红富士,黄元帅,二秋子,青香蕉,苹果梨,李子树),院墙外面是我爸种得榆树,嫁接柳树,所以你会看到榆树枝子都像柳树一样垂着。别人家院墙外都是杨树,但是杨树长得很高,院子采光不好。家里有养过羊。高考完去放羊,早上五点天亮,爬起来把羊赶出去,晚上十点太阳下山,把羊赶回家。中午回家吃午饭。带上水,黄瓜,苹果,馍馍,招呼着家里的狼狗就上山了。羊不用赶,会自己顺着草,一边走一边吃。我就躺在草地上,想想心事,看看云朵,闻着太阳灼烤过得羊屎蛋蛋混着青草的味道,或者跟狗聊聊天,跟不远处骑马放牧的哈萨克打个招呼,兴致好了,就放开嗓子唱歌。很小就会弹舌,跟我老爸学的,我爸是跟牧民学的,所以学俄语,无障碍。

藏区如何扶贫脱困方案

问题一:描述我国盐碱地的分布特征 中国是盐碱地大国,在盐碱地面积排前10名的国家中位居第三。中国盐碱地分布在西北、东北、华北及滨海地区在内的17个省区,盐碱荒地和影响耕地的盐碱地总面积超过5亿亩,其中具有农业发展潜力的占中国耕地总面积10%以上。

1.东部滨海盐土与海涂

估计在15米等深线的浅海与滩涂有2.1亿亩。长江口以北的江苏、山东、河北、天津、辽宁诸省市海滨盐土面积达1500万亩。据江苏省有关资料报道,江苏省滩涂面积980万亩。海滨盐土特征是整个土体盐分含量高,盐分组成以氯化物为主。

长江以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的滨海盐土面积小。这里降雨量大,土壤淋洗作用强,土地收海水浸渍而形成的滨海盐土,通过雨水洗盐,逐渐淡化成盐渍化土壤。1米土体的平均含盐量小于0.6%。受树林生物群落的影响形成酸性盐碱土,盐分组成以硫酸盐为主,土壤呈微酸性。

2.黄、淮、海平原的盐渍土

据卫星资料测算,大概有2000万亩。经过长期以来的治理和改良,面积大大缩小。表层形成1-2cm厚的盐结皮,含盐量在1%以上,结皮以下土层内盐分含量下降到0.1%左右。

3.东北平原的盐渍土

以松嫩平原最多。据东北三省统计,共有盐土和碱土4795.9万亩。其中开发利用的有2100万亩。松嫩平原的盐渍土大多属苏打碱化土,土体含盐量不高,含有碳酸钠、重碳酸钠,PH值很高,对植物的毒性大,有很多斑状的光板地。但这里的盐土、碱土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质地黏重,保水保肥性能好,一旦开发利用,作物产量很高。

4.半漠内陆盐土

包括内蒙的河套灌区、宁夏银川灌区、甘肃河西走廊、新疆准葛尔盆地等,共有数千万亩。盐碱组分复杂。宁夏银川平原有大面积碱化土。

5.青新极端干旱盐土

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青海的柴达木盆地,有几千万亩盐碱地。成片分布面积很大。土壤含盐量高,地表往往形成厚硬的盐结壳。整个剖面含盐量度很高。

问题二:地理必修二 一、人口与城市

1、人口增长模式

(1)知道人口增长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2)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人口增长的阶段对比

阶段 原始低增长阶(A) 加速增长阶段(B) 增长减缓阶段(C) 低速增长阶段(D)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模式 “高低高”模式 “过渡”模式 “低低低”模式

点 出生率 高 较高 开始下降,较低 进一步下降,低

死亡率 高 迅速下降,较低 继续下降,低 低

自然增长率 低,波动大 提高,高 逐渐降低 低

人口增长 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 急剧增长 开始减缓 零增长或负增长

社会发展阶段 农业社会 工业化初期 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前后,发展中国家目前 欧洲发达国家现在

典型地区 热带原始森林深处的土著居民 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德国、英国、法国等国

2、人口迁移

⑴结合实例,说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人口迁移: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入或迁出,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人类早期的人口迁移

时期 迁移原因

原始社会 追逐生活资料

农业社会 土地开垦的吸引或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

15-19世纪的世界人口迁移

迁移原因 流向

①地理大发现结束了“旧大陆”和“新大陆”长期隔绝的局面

②新航线的开辟,便捷了新旧大陆之间的联系

③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 ①欧洲人(西、葡、英、法、荷等国)移往美洲、大洋洲

②欧洲殖民者贩卖黑奴到美洲

二战后的人口迁移

迁移原因 具体表现

政治原因 ①东欧一些国家重新划分国界,人口相互迁移

②印巴分治,形成亚洲最大的一次国际人口迁移

③取得独立的非洲国家,原殖民者被遣返回国

经济原因 欧洲、北美洲成为人口主要迁入地

新兴城市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美国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新兴工业城市转移

举例:“我国80年代中后期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

20世纪年代末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形成了一种特殊大人口流动――“民工流”

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⑴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环境承载力: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也就是能够承受的人口数量的极限,是一个警戒值。

人口珐理容量:指地球以及它的各个部分对人口的合理负载能力,是一个理想值。

比如: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研究估算出,中国的环境承载力是16亿人,而人口合理容量是8-9亿人。

4、城市空间结构

⑴结合实例,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功能区:城市的各项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可达性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项活动之间必然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区。

城市三大功能区的比较

城市功能区 分布特点

商业区 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工业区 城市外围,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住宅区 分布面积最广,高级与低级住宅区有背向发展的趋势

⑵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① 历史原因:城市原有的土地利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现状。例如北京市中心城区成为行政区。另一方面,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动......>>

问题三:为什么东北农田向东西两侧推进 高考地理必修知识总结(完美)

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1.1区域和区域差异

在中国三大自然区:

原因:纬度的分布情况陆地和海上和海拔高度

地形,气候的自然差异

天然地理标志的土壤,植被的五大要素:自然区域(镜像)

水文

3:基本面三大自然区的差异(P5)

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青藏高寒地带

分割线400毫米沉淀线,昆仑山 - 铝

位置在金山 - 祁连山区在东部海滨45%幽静的内陆,周围山高30%,西南的青藏高原25%

因为

/>环

情况形平原到盆地风沙地貌的高原地貌,高原,丘陵,水,山,寒冻风化地貌

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高寒气候:温度低,白天和黑夜的温差,风,太阳辐射强

水文特征外流河,主要是雨水灌溉的内流河,人工湖,冰川外部流动河源,泻湖

土壤,森林和森林草原土草甸土,荒漠土(有机质,盐)原土

植被北方寒温带针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类生活

移动最重要的农业区,农业(种植业)畜牧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畜牧业,河谷农业

不利的条件下

人多地少缺水,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的低温和盐碱化,空气稀薄,风,水短缺,产生深远的影响崎岖的地形

弱势文化

经济发展落后

/>的补充

负责西南和青藏高原无法访问的

西南地区(这是东部季风区):(1)地形崎岖(2)地质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2)青藏高寒地区:(1)地形崎岖高寒缺氧

永久冻土发展

内部差异,东部(1)季风区,南北差异

①分界线:0°C等温线

秦岭 - 淮河暖温带和亚热带

800毫米年降水量线

湿润区,半湿润区

②南北差异(P9如图)

自然环境的人类活动

地形气候河流

耕地作物的古果住宅>

问题四:南水北调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案 1.土壤次生盐碱化的问题

目前,黄淮海平原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排水系统,并积累了丰富的防治土壤盐碱化的经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仍属补水性质,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北方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

2、血吸虫病区北移

根据现场对北纬33°15′以北地区自然环境中钉螺的生存和繁殖实验以及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的实践证明,因气候原因,大规模调水不会将南方的血吸虫病区扩散到北纬38°以北地区。

3、移民环境问题

由于丹江口水库淹没耕地20万亩和移民22万人(1990年调查),数量较大,如全部就地安置移民,将会加大库区环境压力,除就地安置一部分移民外,还可采取综合措施和外迁移民到新增灌区安置等措施予以妥善解决。

4、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

调水130―140亿立方米占丹江口坝盯断面径流量的1/3,占汉江流域径流量的22%,可能会引起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变化,采取综合补偿措施后,可以基本消除不利影响。

5、对中下游航运的影响

调水130―140亿立方米,河道水位将下降0.6至1.0米,对航运和沿江的引水有一定影响,采取建设梯级枢纽后可以消除。

6、对下游河道造床运动的影响

调水130―140亿立方米(引水规模500立方米每秒),对汉江中下游出现800―1000立方米每秒的天数减少约20天,出现1000―3000立方米每秒的天数减少约100天,对汉江下游河道冲淤和环境容量有一定影响,采取引江济汉(引水500立方米每秒)补水,可以避免或减轻其不利影响

问题五:为什么尽力了总是学不好? 你有没有试过尝试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寻找一下你自己学的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可能会好点,也许你是思想上压力太大了,虽然每天都在认真看书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的效率有多高,你是不是每次都能看的进去,注意劳役结合,早上起来锻炼身体,这样会增加效果的!试试!不过这只是我的个人风见意!

支援西部都有哪些地区情况如何

国务院的方案: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牢长远发展基础

扩大铁路网规模。加强西部铁路客运专线、区际通道和“三西”煤运通道建设。强化既有线路扩能改造,加快神朔线扩能改造和兰渝、南广、贵广、太中银等一批重点铁路建设。开工建设西安至宝鸡客运专线、西安至安康铁路增建二线等。

加快干线公路网和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银川至武汉、西安至合肥等8条西部开发干线公路建设。开工建设连霍高速安西至星星峡段、库尔勒至西宁西部通道敦煌至当金山口段等重点公路。加强西部地区国省道改造,继续实施西部地区乡村“畅通工程”和“通达工程”,重点解决乡镇、行政村通公路和乡镇通沥青(水泥)路问题。继续开展农村乡镇客运站、农村公路渡口码头改造和渡改桥等专项建设。进一步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北部湾沿海港口等水运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枢纽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推进西安、成都、重庆等区域枢纽机场改扩建,以及阿尔山、固原、吐鲁番等支线机场建设。完善干线机场功能,新开工建设一批支线机场,积极促进支线航空发展。

大力推进实施重点水利工程。继续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防洪工程建设,支持“润滇”、“泽渝”、“兴蜀”、“滋黔”等水源工程建设。加大四川都江堰、宁夏青铜峡、内蒙古河套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力度。开工建设四川亭子口、内蒙古海勃湾、西藏旁多等水利枢纽工程。

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西气东输二线、骨架电网、农村电网改造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西电东送电网。推进宁东等大型煤电基地建设,尽快竣工投产发挥效益。

加强城镇、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庆、成都、西安等西部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做好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大力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推动西部地区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建设。

做好重点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抓紧做好中亚、泛亚、南亚等国际运输通道规划研究。加快国家高速公路、西安—成都和重庆—贵阳—南宁等铁路通道以及中国至周边国家(地区)铁路通道前期工作步伐。推进陆上能源资源战略安全大通道建设。开展引汉济渭、重庆观景口、新疆布尔津河西水东引一期工程、卡拉贝利水利枢纽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

二、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组织实施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落实基本口粮田、农村能源、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补植补造和退耕农户培训等各项措施,解决退耕农户当前困难和长远生计问题。做好荒山荒地造林工作。完善退牧还草政策,加快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扩大实施范围,加强人工饲草地、牧区水利和棚圈建设,以建促退推动草畜平衡和舍饲圈养。

继续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甘肃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等重点工程。抓好黑河、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推动黄河、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和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加快编制祁连山水源涵养区、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加大云南迪庆两江流域生态保护力度。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治理。

强化环境综合治理。加大丹江口库区及上游、三峡库区、黄河中上游、滇池等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防治力度,继续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做好环境监测,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和工业污染治理。深化第二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支持建设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快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严重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积极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重点地区土地开发与复垦。推进灾区建筑废弃物等资源化。

三、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改造中低产田,大力发展旱作农业、节水农业。启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一批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强四川成都平原、陕西关中平原、内蒙古河套地区、宁夏沿黄地区、甘肃河西走廊等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积极推进优质棉、糖料、油料、烟叶、水果、花卉、茶叶、蚕桑、马铃薯、畜产品、中药材、天然橡胶等生产基地建设,建成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甘肃天水航天育种示范区和广西、云南亚热带农业示范区建设。扶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提高产业化水平,加强农业农村先进实用技术转化应用和科技服务。

推进工业优化升级。组织实施和认真落实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积极发展技术引领型产业,提高航天航空、现代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国防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推动陕西阎良民用航空、甘肃金昌新材料、四川成都生物、德阳重大装备制造等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优化发展资源利用型产业,促进能源化工及矿产资源加工业集约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建成新疆独山子石化100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项目,加快长庆、涩北等一批重点油气产能建设。逐步建设鄂尔多斯、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四川盆地石油天然气的开发、综合利用和外输基地。进一步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在西部地区部署国家科技基础设施,继续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科研院所、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围绕西部地区面临的共性关键问题开展科技攻关。继续保持和加大对西部高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发挥国防工业科技优势,鼓励军民结合、军地结合,支持绵阳科技城发展。

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区基础设施,积极发展自然生态旅游、乡村民俗旅游,培育和开发一批精品旅游景区线路。继续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及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积极培育电子商务服务业,着力发展文化、会展、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外包。加大地方金融资源整合力度,大力完善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的公司治理,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到西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推动村镇银行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展,扩大西部地区农村小额贷款覆盖面。

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发挥东部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优势和西部地区资源、市场、劳动力优势,引导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梯度转移。依托交通干线、枢纽,选择一批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城市开展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试点,推动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园区和东西部地区互动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严把产业政策关、环境保护关和资源集约利用关,防止落后产能向西部地区转移。研究制定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政策。国家审批、核准的重大产业项目优先在西部地区布局。

四、加强民生工程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城市廉租住房建设,加大国有林区(场)、垦区、矿区棚户区、城市棚户区以及中央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的改造力度。扩大游牧民定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加快完成边境一线地区茅草房、危房改造。推进边远地区乡镇教师、医务人员周转房建设。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逐步取消公益性建设项目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力争用2—3年时间,基本解决西部地区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到2010年基本实现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建制村通公路。加快发展小水电代燃料及农村沼气。完善农产品(15.00,-0.14,-0.92%)市场体系,支持西部地区大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建立农村客运政策性补贴制度。

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增加扶贫资金投入,落实对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的措施。加大整村推进力度,提升产业化扶贫水平,积极稳妥地推进移民扶贫工作,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优先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扶贫开发,加大对特殊类型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办法。

做好农民创业就业工作。在总结四川南充、甘孜和甘肃甘南等地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选择部分条件成熟的县(市),扩大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范围。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星火科技培训、雨露培训计划。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提高非农收入。

五、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普及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继续支持并尽快完成西部地区剩余42个县的“两基”攻坚任务。争取3年内基本解决农村“普九”债务问题。支持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继续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加大危房改造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基础能力建设,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基本实现每个地级市和30万人口以上的县有1所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继续支持高等教育发展,逐步提高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的高考录取率。

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卫生规划,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县医院标准化等医疗卫生专项建设经费中给予西部地区更大倾斜。大力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参合农民受益面,提高受益程度。加强重大疾病、地方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工作。加快妇幼卫生、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扩大少生快富工程实施范围。

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西新工程第四期、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流动舞台车和农村**放映等工程建设,提高县级文化馆、图书馆等级标准。做好西部地区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大遗址保护,加强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等建设。加强抢救性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保护工作。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困难群体就业的政策,努力提高就业水平。进一步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面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实行先保后征。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适当提高城市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

加大人才开发力度。进一步完善西部地区人才开发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体制机制。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培养一批农村实用人才、专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等西部开发急需的各类人才。鼓励和支持设立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西部人才开发资金渠道。积极引进智力,大力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到西部地区创业。增加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对长期坚持在基层工作的教师、医务人员给予奖励,对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援西部边远贫困地区的教师、医务人员给予资助。完善干部交流机制,引导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鼓励社会志愿者到西部基层服务。

六、统筹区域发展,积极培育经济增长极

推动重点经济区率先发展。积极推进成渝、关中—天水、广西北部湾等重点经济区成为引领和带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加快重庆、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步伐,推动关中—天水经济区率先构建创新型区域,支持西安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推动广西北部湾地区开发开放,加快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积极推进广西钦州、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建设。研究设立西安陆港型综合保税区的可行性。开展成渝经济区、陕甘宁革命老区、内蒙古呼包鄂、新疆天山北坡等重点地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积极推进跨区域城市一体化建设,加快成渝城乡一体化以及西安—咸阳、乌鲁木齐—昌吉等城市一体化进程,引导各类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引导资源富集区可持续发展。抓紧在青海柴达木、内蒙古鄂尔多斯、四川攀枝花、新疆准噶尔、贵州六盘水等资源富集区开展循环经济区试点,推进资源有序开发。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力度,形成一批能源、矿产资源重要接替区。加快甘肃白银、宁夏石嘴山、云南个旧、陕西铜川、重庆万盛区等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研究制定资源富集区可持续发展指导意见。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发展。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西藏、新疆、宁夏以及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贵州南部、广西北部、云南东部以及新疆南疆三地州、武陵山区、川北地区、甘南地区等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探索开发模式。支持发达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劳务输出对口支援工作。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扶持一批特困人口集中的民族自治县发展县域经济。进一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计划,组织编制边境地区开发开放规划。增强革命老区自我发展能力,重点解决好革命老区的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等突出问题,鼓励依托能源、矿产、农业、红色旅游等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开展《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编制前期工作。

推动重点边境城镇跨越式发展。加快重点边境口岸城镇建设步伐,完善边境经济合作区功能,扩大边境互市贸易规模,提高出口加工水平。积极推动广西东兴、云南瑞丽、新疆伊宁、内蒙古满洲里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资源能源开发利用合作,建成沿边开放的桥头堡。

七、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提高行政效率。强化社会公共管理和服务,构建责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优化发展环境,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加快推进资源税改革,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补偿费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研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先期在青海“三江源”等大江大河源头区、生态位置极为重要的区域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建立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进一步完善西部大开发长期稳定的资金渠道。

加强东中西部地区互动。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机制创新、互利共赢的原则,鼓励东中部地区设立各类区域合作专项资金,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推动东西部地区共建长期稳定的能源及矿产资源开发基地。建立和完善各类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协作组织和行业性组织。继续建设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西部国际博览会等东西部地区互动平台。积极推动东部发达地区对口帮扶西部贫困地区工作。加快建立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东中西部地区协调互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开展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加大引进国际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力度,提高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支持国际资本通过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重点项目和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鼓励和支持西部地区企业积极参与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区域合作组织的平台作用,广泛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和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建立中亚投资经贸合作示范中心,加快霍尔果斯国际合作中心、凭祥综合保税区建设。大力发展边境贸易,积极探索边境地区开发和对外开放的新模式。

八、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全面完成规划任务

全面推进民生工程恢复重建。实施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优先保障灾区群众的住房建设,2009年底基本完成农村居民住房重建任务,全面启动城镇住房重建工作。抓好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重视解决边远贫困地区群众的困难。

加快基础设施和产业恢复重建。优先安排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县乡公路客运站、通信、电网和供电设施等建设,积极推进农村饮水和新建城镇水源工程建设。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修复,做好受损堤防、水库的除险加固和堰塞湖治理,确保汛期防洪安全。结合群众就业推进产业重建,加快农业生产设施和农产品市场恢复,促进旅游业振兴。

加强综合协调。完善综合协调机制,切实解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强督促检查,落实财税、金融、土地、环保、产业等方面政策。统筹用好政府投入、对口支援、社会募集、国外优惠紧急贷款、企业自筹等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工程质量。完善对口支援实施方案,做好项目、资金、物资等衔接工作。完成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期评估,根据实际及时调整、充实和完善,开展灾区长期稳定发展规划研究。

九、加大投入力度,落实组织保障

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中央资金投入要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逐步增加对西部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中央扩大内需新增投资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重点投向西部地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灾后恢复重建等领域,增加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通过政府投入带动银行贷款和社会投资,引导民间资本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

狠抓政策和工作落实。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实际,按照职能分工,切实落实好各项任务。发展改革委要积极做好综合协调,完善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研究解决西部大开发的重大问题,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最近,也不能说是最近了,我们学校在搞毕业生的西部支教的有关事宜,我对此颇有一些自己的看法。首先是我们为什么要去西部的问题,接下来是我们去西部干什么的问题,最后我想说的是有关教育公平的问题。如果觉得文章有些长的话我建议只看第三部分,那是我最想和大家一起讨论的部分。

第一部分 我们为什么去西部

也不知道国家搞西部大开发有多长的时间了,只是最近一直在谈这个问题。东西部的发展不平衡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事。但是我想我们进行西部大开发不仅仅是为了达到一个共同富裕,更为主要的是对于西部的开发可以进一步加速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我国的科技发展速度。西部是一片富饶的土地,大量优质的资源还沉睡在人们的意识之外。环境是可以改变的,西部在未来的某一天可能真的成为令人神往的天堂。

但是我们还是知道的,西部是落后的,所以我们才要开发西部,否则东部就会成为政府的发展对象了,当然东部也是一直在快速发展的。

在人的身上总是会发生一些奇怪的现象,人总是喜欢相对来说好的东西。怎么说呢,我们都知道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但是就东西部发展来说,几年前的国家好像只看重东部这些商业城市而重点发展,却忽略了对西部的开发。对于国家的发展就像是木桶盛水的道理,水的高度是由最短的木片决定的,但是这个比喻又不是那么的确切,毕竟中国的整体发展是在向前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指的仅仅是经济的发展,综合经济的发展,而此时东西的不均衡也是造成了巨大的落差。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其它的方面,那就是政治方面,就是人的问题,就是心理落差的问题,就是地区歧视与被歧视的问题,就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的问题,这是严重的问题。既然西部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政府就必须把西部开发好,说好了是为了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再直白点说就是单单为了中国的政局稳定也是要把西部发展好的,为了人民对***更加拥护也是要开发好西部的。当然我们还是相信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的。

开发需要人才,这就是我们要去西部的原因。确切的说这就是国家制定让人才到西部去的原因。我们是人才,我们也能培养出人才。对于西部的开发重要的不是人才的输入,而是人才的培养。对于个人来说这只是外部的原因或者说是客观的原因,那么主观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当然是因人而异的,但是我想主要是由这么几点:一是对国家政策的支持,也就是坚决响应党的号召,这样的人是中国***所需要的;二是缘于自我的使命感,将国家的事看成是自己的事,将西部大开发的事当成是一件大事,这样的人是有责任感的人,是将来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三是为了圆梦,这并不是杜撰,在中国确实有人将支援西部当成自己毕生的理想,并不是为了什么大的口号而仅仅是为了圆自己的一个梦,这样的人士我们应该敬重的人;四是为了自己利益,是有远见看到了西部巨大的发展前途的人,他们将自己投入西部建设、开发、科研、他们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他们成功了,成名了,成了资产的拥有者,这是大多数的人,他们也是优秀的人,他们并不是自私自利的人,而他们的行动也终会为西部的建设增光添彩;五是为了从中捞取好处,因为这样的原因支援西部的人是为的是国家的优惠政策,使自己将来能有个不错的出路,这样的人是捡漏的人,是投机的人,是欺骗国家的人,他们去西部只是为了一个好的名声,他们去西部只是混日子,他们应该为我们所不齿,这样的人应该为我们所唾弃,这样的人去西部对当地的发展没有一点的好处,他们就不应该到西部去,应该让他们在东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的消亡,让这种不好的思想消亡。

上面说了主客观的原因,这里还想另外说一说西部经济转型的问题。西部,一向是被国家作为资源仓库来看待,我想这是绝对没有远见的,虽然在短期内会使国家的经济飞速增长。地区的发展是不能仅仅依靠重工业和资源的出卖的,地区的发展靠的是科技靠的是第三产业,靠的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业,不然的话世界又会多一片辽阔的荒漠。面对大漠的孤烟,我们会在心中产生无限的诗意么?我没有深入的了解过地理,但是我始终认为森林总是比荒漠好。西部的经济需要转型,而且刻不容缓。

第二部分 我们去西部干什么

有点歧义,这句话可以理解成一句疑问也可以看成是一句反问,当然有关于反问在上面已有所涉及,这着就关于疑问展开论述。

我们去西部干什么?问题好像过于简单,也确实不论在什么地方我们干的事情似乎都是一样的,但是总有轻重缓急的。每一个问题都有它的重点的方面。在西部开发的问题上也是一样。我认为有这么几点是比较重要的:教育,经济的转型和科技的开发。

先来说说教育的问题。显而易见,现在是知识时代,拥有知识就有可能拥有一切,就有可能领跑世界,所以无论是什么地方教育都是极为重要的。学校的建立是一个方面,教师的配备又是一个方面,而对于支援西部的大学生,为西部的教育尽的自己的力量对于西部开发来说应该是巨大的。当然学校的建立是国家的问题,也是实业家的问题,还是中国所有人民的问题,这里就不再说了。

经济的转型。好像对于支援西部的人来说这项任务是颇为艰巨的,但是大的方向是国家定的,小的方面就要靠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了。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必须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干出奇迹。经济转型,从高能耗到底能耗,从高污染到零排放,从粗犷到集约,从体力到智慧。这其中需要我们做的还有很多,所以,在经济转型的这样大的任务面前我们也是应该勇往直前的。

科学技术的开发,好像是经济转型的一个方面,之所以拿出来说是因为它很重要。在这个方面我们有能做什么呢?当然我们的创造力是必不可少的,之后就是个人的意志品质的问题了。但是我们应该加以注意的是我们的科技必须实用,所谓实用就是要能最大限度的加快发展速度,而不是造出一些无用的东西,那只是一些废铜烂铁。还有就是一定要适合西部的发展的地区情况,把东部的搬到西部去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我们去西部干什么?一句话就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让西部大开发这部宏篇巨制更加精彩盛大!

第三部分 教育公平

一说到西部的教育问题自然而然的就会联想到教育的公平问题。东西的教育差距很大而我现在想谈的不仅仅是东西这一个方面。

一说到教育公平问题我们会马上想到高考,各地的录取分数线相差是如此之大而让无数考生愤慨教育的不公平。于是私立学校出现了,于是高考移民出现了。先让我们细数一下我们身边的教育不公平。

私立学校的产生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高考的巨大压力,二是富人层的心理优越感。高考年比一年难,压力一年比一年大。大多数的家长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即使花再多的钱也不要紧。而私立学校往往抓的紧,抓得严,毕竟他要对得起家长上交的高昂的学费,而升学率往往也是很高的。至于富人的心理,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有好的成绩的时候也能交到他们所认为的好朋友,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和穷人的孩子混在一起,当然这种思想是相当狭隘的,但有这样思想的人确实不少。还要指出的是贵族学校,因为存在的数量相对较少,就不再说了。

重点高中是另一个教育不公平现象。无论在教师配备,学习环境,软硬件设施上非重点高中远远落后于重点高中。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高考的巨大压力,这是显而易见的。生源好升学率高,重点永远都是重点,你能说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么?但是这是事实。其实国家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为了配有更高素质的人才,国家将巨大的资金用于重点学校的建设。这里就不仅仅是高中了,大学、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都出现了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在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同时,我想也使与教育有关的经济飞升了吧。

于是,教育腐败现象出现了。当然不仅仅是择校费的问题,则班费也是存在的。对老师的行贿,对招生办的行贿,关系户。有很多的好的学生上不了应上的学校与之不无关系,有好多优秀的学生拿不到应得的奖励也与之不无关系。

城乡差距也表现在教育的方面。雄伟的教学楼和破烂的平房,优质的黑板与吱嘎作响的桌椅,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与校长兼班主任,巨大的差距体现出的是巨大的教育不公平。有这样的不公平存在,中国如何发展,人民如何富裕?

教育财政拨款的肆意轻吞,农村地区的落后思想。教育的不公平还有很多很多,我想列举不公平的现象不是我们的本意,通过思考找出解决之道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这并不单单是国家的问题,我们,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应该思考。

首先经济是关键问题,我认为要发展教育经济是必不可少的。有人说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经济,其实教育和经济是相互依存的。什么样的经济造就什么样的教育,相应的教育水平又会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其实并不存在谁是基础的问题,教育离不开经济,经济同样离不开教育。那为什么说发展经济是关键呢?从事实中我们看到那些教育欠发达的地区也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人们连饭都吃不饱还怎么去从事教育活动呢?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看似正确实际上是片面的。教育是和经济共同发展的,在穷苦的地方是不可能有优质的教育的就如同在发达的地区是不可能有劣质的教育的,反之亦然。与落后的农业相匹配的就只是家庭式的言传身教,口头传授。所以,要发展教育就要提升经济,而之所以有提升经济的空间是因为有经济更发达的地区存在,而这两个地区同属中国可以自由交流。输入人才,农业人才、专业人才、教育人才,建设高科技设施、环境优美的校舍,以达到经济和教育的共同发展,唯有这样才能使落后地区得到好的发展。同样的道理也适合于西部,因为不管怎么说西部也是相对落后的。

然后是政治的问题。就是政府如何建立更好的教育制度以及如何将教育的政策完整的传达到各级政府并使之严格的执行。关于教育制度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实行全国统一,也就是全国的国有的教育工作者待遇统一。当然经济因素是极为重要的因素,这里说的是一个过程,一个逐步统一的过程。尽管是同步但是要有更快的速度。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优秀的教师到教育欠发达地区工作。政策的传达,专款的使用是一个大问题,如何防止过程中的贪污腐败是一项重大工作。我想,建立群众监督制度是必要的,对于政府官员定期进行教育指导也是必要的。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教育指导不仅仅是学识党的方针政策,而是培养这些政府官员的良好的个人品质。我想一个有好的品质的人是不会贪污受贿的。

全民思想一样重要。试想如果全民拜金再谈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学过心理或者管理的人都知道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而改变这个层次的唯一办法就是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所以我认为应该将教育作为全民价值观的一部分,将教育放在人民思想的一个较高的位置上。这里不仅仅是指的城市的生活优越的人们同样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们,是全体的中国人民。宗教有巨大的力量,如果将教育作为一种宗教,让每个人都对之顶礼膜拜,以无尽的虔诚去狂热地学习,那将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然,那就又到达了另一个极端,也是相当有害的。但是那也总比人人向钱看要好的多吧。

上面的三点是针对发展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而提出的看法。现在来谈谈高考的问题。美国的教育学家很崇拜中国的高考,认为它有非凡的魔力。在我看来这样魔力的唯一的好处就是让每一个中国学生都有扎实的基本知识,但在其他的部分就没有什么优势了。所以如果真想去除高考这座大山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出另一种方式来让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基本功,而同时因为没有了压力,就可以用其他的精力使创造力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我认为这唯一的办法还是全民价值观的提高问题,学生有自我学习的需要当然就会有效的学习,而此时还需要的就是全社会的信任。另外,中国还需要加强专业学校的建设,当然大学的普及也同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只是我的一些看法,我并不是什么显要的人物,也没有多么巨大的号召力。也许我的观点并不能得到一些人的认同,但我认为关键在于我去思考了,关键在于你也思考了。如果我们都思考了,社会也就自然而然地改变了。西部开发、教育的不公平,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国家的问题,而是我们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观点共享~~谢谢阅读~~)

文章标签: # 地区 # 建设 # 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