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世界古代史高考,世界古代史高考模拟题2023含答案

tamoadmin 2024-05-30 人已围观

简介1.东北师范大学哪些专业含金量高?2.高三最后一个月应该怎么复习(我是一名艺术生,之前一段时间忙于艺术考试长期没有读文化课3.2023达州一诊考试范围4.请使用新课标一文综的老师,或是参加过文科课标一高考的学姐学长解答谢谢了读书时的高中历史第一课我已经记不清了,若仔细想想无非停留在老师读文字学生划课本的记忆层面,当然这也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六年前,我有了自己的高中历史第一课。当时新课改培训如火如荼,

1.东北师范大学哪些专业含金量高?

2.高三最后一个月应该怎么复习(我是一名艺术生,之前一段时间忙于艺术考试长期没有读文化课

3.2023达州一诊考试范围

4.请使用新课标一文综的老师,或是参加过文科课标一高考的学姐学长解答谢谢了

世界古代史高考,世界古代史高考模拟题2023含答案

读书时的高中历史第一课我已经记不清了,若仔细想想无非停留在老师读文字学生划课本的记忆层面,当然这也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六年前,我有了自己的高中历史第一课。当时新课改培训如火如荼,我认真学习领会精神,静心备课多查资料,力求将我的第一课展现出全新的风格。岳麓版高中历史第一课是《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即上古三代的主要政治制度。之前我学习的是中国古代史专业,因此,尽管这是我进入高中工作的第一节课,但我并不紧张。我甚至简单地认为,如果能将宗法制、分封制等内容弄清楚,那么进一步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自然水到渠成。为了丰富课堂,我展示给学生的教材文字外的内容有“齐鲁青未了”、“秦晋之好”、“尊祖敬宗”“重男轻女”等。课后,我不忘关注学生的反馈,然而学生学习效果并不乐观,他们甚至对高中历史的学习产生了畏惧感。有一个学生告诉我,他中考时历史是满分,但他对刚刚学习的这一课很茫然。进一步了解得知,刚刚经历过中考的学生,他们备考的唯一方式就是老师整理提纲或者习题,然后统一背诵逐一考核,不合格者加考,直到合格为止。他们最佩服押题准确率高的老师,每次遇到原封不动的题目就是最幸运的事情。这一课教给我一个活生生的道理:备课不备学生,不了解学情,做再多的书面功夫,效果只会大打折扣。三年前,我迎来了第二轮高中教学工作。都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怎样将前三单元的重要而晦涩的政制内容由浅入深呢?首先必须吸取上一次的教训,我翻阅初中历史教材,发现初高中之间有非常大的差异。同时中考的程式化和高考的日趋多样化之间巨大的鸿沟也是有目共睹的。接着,我做出了尝试——同样的第一课这次我分为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的内容又分两部分,由教材的两页导读开篇继而完成“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的学习。我的学生现实学情是他可能答出秦始皇加强统治的措施,但很可能分不清秦朝与唐朝哪个出现得早,这也是以前课堂交流中遇到的实情。他们脑海中的历史知识是片段的,或者可以说他们的历史知识是具体化的一个个题目,多数题目随着中考试卷的上交也就自然遗忘了。将中国古代朝代歌口诀教给学生,帮助梳理遥远的古代历史是第一单元学习必要的准备。一方面并非所有的普高学生三年后都要考大学,另一方面想升学的基础又薄弱,所以高中第一课大谈高考文综试卷历史最难且难度逐渐增强这类话题可以说几乎没必要。面对这种情况,我把第一课的教学目的设计为: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历史(广义和狭义)。②让学生了解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在教学内容、学习方法、考试评价、课堂笔记等方面的不同。③介绍课本导读的一些知识点:文明、政治文明、影响政治文明的因素,并进一步介绍高中三本必修分别学习政治文明历程、经济文明历程和思想文化历程。这样可以较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高中历史学习的确不同于以往的认知。④简单介绍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这一次的授课实践,我发现学生似乎对我的导言部分更感兴趣,听得认真,也能积极参与一定内容的讨论,但当课堂内容切换到教材第一课时,多数学生还有些不适应。“因材施教”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说的明了听的明白,做起来却难了。新课程改革具有鲜明的特色:教材编写采用“模块+专题”的形式,教学倡导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诚然,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教学活动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不仅要转变教学观,还必须转变学生观。回想当初毕业时主动放弃几个去图书馆、档案馆和办公室这样的工作机会,坚持再次走上三尺讲台,唯一的理由就是我热爱教书育人的工作。可是,如果一味按照自身的经历,以不变的眼光来看待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学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成果。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的差异、社会的变迁、家庭背景各异等等,这些都是推动我必须革新学生观的重要而现实的因素,尽管整个过程独立摸索前进。送往迎来一批批学生,教室还在,课本依旧,但一张张崭新的面孔带来的是千差万别的过去。普高学生被传统的考试选拔淘下来,他们基础知识不扎实,同时岳麓版的历史教材没有常规的系统性,它更适合有较好素养的学生提升能力与水平。对于绝大多数高中教师而言,他们担负着初中与大学的过渡任务,而我要面对的是纠结于三年后读个专科还是走向社会的学生们。面对这样的情况,高中历史课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该如何来落实?僵化教条的背诵不可取,没有必要的基础知识做储备去妄谈素养又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便捷程度已经迥异于前,如何从庞杂的信息中去甄别挑选有效内容成为重要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毕业之后仍然保持联系的学生曾这样和我聊过:“老师,认识你之后我才发现读书很快乐。”“老师,刚上高一的时候,有一天你走到最后一排我的座位旁对我说一定要把我送进大学,我永远难忘。没有你,我还不知道现在在哪里游荡呢,但不会在大学。”……坦率地说,仅作为科任教师能听到类似的表达我很感动。我还发现,学生们极少再和我谈起历史考试,但他们会和我说起后来又看了什么书,又思考了某个问题,学生还会记起某节课的我的某句话。我自己又何尝没有这样的经历呢?老师辛苦教给我的课本知识早已忘记,但有的老师特有的风貌却长留心中长久地影响着我的生活。题海战术全力以赴为高考对我的学生来说不切实际,督促学生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的文字死马当做活马医我也于心不忍。因此,尊重学情才能因材施教,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我的历史课堂才能成为动态生成的课堂。九月份又将迎来新的高中历史第一课。这一次,我又有了新的设想,因为抽象地去谈历史和历史学已经超越了高一新生的理解范围和能力。新课可以由师生的自我介绍开始,引导学生得出历史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和影响)构成的总体,是过去,但连接着未来。没有过去就无所谓现在和将来,一个不了解自己过去的人是不会认清自己的,一个不了解自己历史的民族永远是个幼稚的民族(俄谚)。接着指出基本的历史意识:①时空意识。三种纪年方法:一是王朝纪年法,可根据情况提问学生,教师补充说明。二是年号纪年法,例如唐玄宗开元年间、光绪三十年等,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运用较多。三是公元纪年法,基督教耶稣诞生日,不存在公元0年。世纪算法,倒数第三位加1,需要注意公元前的世纪换算。空间意识要善于利用地图册和教材插图。同时纵向延伸横向联系的整体时空观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需要给予关注和养成。②史料意识: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例说史料的真伪,这有利于增加课堂的新鲜感和培养学生的求知意识。③史观意识:史观即对历史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有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和社会史观等。然后,结合必修一教材目录明确政治文明史的基本要素: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政治活动、政治家。基本线索:ⅰ中国古代政治史核心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世界古代史主要学习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和古罗马的法律。ⅱ中国近代史主要学习侵华史、抗争史、近代化;世界近代史主要学习英法美德等国资本主义整体的建立。ⅲ中国现代史主要学习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外交成就;世界现代史主要学习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这样,既可以和学生共同拥有一堂别开生面的历史课,也可以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缓冲过渡到高中的历史学习中来,并且对必修一的学习有了概括性的了解,也为教材第一课的学习做一定的铺垫。如果时机适合,第一课我还可以和学生们共同讨论高中历史课想怎么学习该怎么学习的内容。或许高中历史第一课具体讲了什么内容已经不是特别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关注学生的成长,如何了解学生的需求,如何去克服教师一厢情愿又常常一无所获的矛盾心理。按照哈佛大学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一个学生都可能是优秀的好孩子。遗憾的是,周遭的现实往往扼杀了孩子们的天性,做学生时唯分数论,步入社会后唯物质论。很多时候学生的困惑也是老师的困惑,在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实践中,普通高中的老师们做着平凡普通但又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高中历史应该怎样教?真的教育是什么?陶行知先生用一生践行着教育的真谛——“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想,这也应该成为我每一节历史课的灵魂。(十四中 樊金玲)

东北师范大学哪些专业含金量高?

如果是在香港本地,最好还是早一些接触内地的教材,一个学期或者半个学期也够。

联考还是比较接近高考的跟DSE差蛮大,当然英语还是比DSE简单,而且光看内地的教材应该还不够,最好能有专门的的老师辅导一下。推荐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要上好的大学压力没那么大,如果是在内地上高中的话,高三再去专门的培训机构熟悉考纲和题型就行,不同类型的应届港澳台考生有不同的入学方式,有内地学习经验的港澳台生一般会选择全国港澳台联招,这是由国家面对全体港澳台生举行的规模最大的考试,全称为“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考试”。全国港澳台联招一般会成为有内地学习经验的港澳台生首选,因为全国联招的科目与高考重合度非常高。语数英三科为必修,文科去掉政治,地理和历史科目分值提高到150分,理科去掉生物,物理和化学分值提高到150分,所有科目加起来的正好750,与高考同分。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港澳台联考的相关信息,推荐选择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作为培养语言人才的专门学院,教学、科研是该校的两个重要抓手;以学生为本,以能力为要,有质量控制和效果检讨的机制,有强大的科学研究力量作为支撑,为海外华文教育走向正规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也使得华文教育学科有丰富的内涵,助力学生学习无忧。

高三最后一个月应该怎么复习(我是一名艺术生,之前一段时间忙于艺术考试长期没有读文化课

大家好呀,我是一只已经在东师净月校区生活了2年的猪猪女孩,对于这个问题,我弱弱地举个爪,毕竟我不是在本部也不在含金量最高的专业,但是想把我们的内部观感分享给大家。

林志纯教授——日知先生

首先,不得不列队欢迎的是来自我们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本校的王牌专业——世界史,作为在全国各大高校中排名第一的世界史表示,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旬林志纯先生发起的首个史学班至今,我们学科的学界精英一直在涌现,至于造就的著名史学家和史学人才那是数不胜数,所以论含金量最高,别说在东师,哪怕是放眼全国,我们世界史也不带怕的,只能说,不服来战。

教育学部的初心与匠心

当然了,作为师大的本职,教育学肯定不能落下,作为如此有情怀的一个学科含金量怎么可能会低呢?我们教育学奉行的就是不忘初心,致敬匠心。所谓的为人师表,必须言传身教,至于我们为什么能在全国排名第四,请看看上图这些从教30年以上的可爱的面庞,你领略到了吗。

? 马院一角

当然了,作为大佬级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来压个轴。毕竟是全国系统地开展理论教学和研究里的元老级人物,我们马院表示该领域的各个层级、各个有影响力的相关组织和奖项都有我们东师人的身影。

当然了,我们学校的数学专业、化学专业等等很多专业的含金量也是没的说的,只不过在我心里排名前三的都告诉你了,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2023达州一诊考试范围

好的,我尽量通过我自己的经验来帮助你!以下是我建议的学习方法

语文:首先是语文,你必须利用早自习的时间把基础的古诗文背熟记透,推荐你使用天星教育的试题调研系列下的《考前抢分准备》。

数学:其次是数学大题你需掌握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这几种类型的题目,建议你每天选择其中的两道大题练练手,保持手感。针对你是一名艺术生,我建议你做好三角函数和概率这两道相对简单的大题,争取可以拿满分。其他的大题,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另外选择题也不能放弃哦,也应该有计划的加强。

英语:再次英语你应该每天保持听一套英语听力,这是最基本的。英语阅读理解一篇+一篇完形填空,建议你不要贪多,关键是坚持,遇到不懂的生词,在做完题目以后,你应该用字典把不懂的单词查出来,字典推荐你使用《高考必备》,有两种《高考必备》,你可任选其一。然后把不懂的单词记在一本小本子上,每天课间时间拿出来看看,很有效果的。英语作文你可以选取一两篇万能模板,把它记住,比如说议论文的一些结尾的经典句型As?far?as?I?am?concerned,?I?agree?with?the?latter?opinion?to?some?extent.?I?think?that...........这样的万能句型你可以把它记在本子上。

文综:对于文综的话,每两天坚持做一套文综选择题。政治:加强文化模块、哲学模块等知识点的识记工作。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可以少花一点时间,主要是记住前三科。地理: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人文地理,你应该加强自己的经纬度识记能力,另外要记住世界上比较重要的海峡轮廓和经纬度,比如说马六甲海峡。文综还要多翻看自己的错题,利用每天的课余时间看看自己的错题集,做到不要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加油,祝你好运!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上你,2013年高考是属于你的。

请使用新课标一文综的老师,或是参加过文科课标一高考的学姐学长解答谢谢了

2023达州一诊考试范围如下:

1、2023达州一诊考试范围:语文:高中语文课标教材第一至五册及选修 1A 所涉及的学问、力量为考查的主要内容。试卷为高考语文试卷模式。

2、数学:(文科)课标教材人教社 A 版,数学必修 1、必修 4、必修5、选修 1-1(除其次章)。 (复习用书的第一章到第七章)。(理科) 课标教材人教社 A版,数学必修 1、必修 4、必修 5、选修 2-1 第一章,选修 2-2 第一章。(复习用书的第一章到第七章)。

3、英语:涵盖学校 Go for it、一般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新标准)《英语》1-7 (经全国中学校教材审定委员会 2023 年初审通过)突出考查同学的英语运用力量。

4、理科综合: 物理 课标教材教科版《物理》必修 1和《物理》必修 2。含有关试验。化学:根据 2023 年全国高考(四川卷)化学考试说明,将必修、选修整合复习,考试范围包括: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物质的量和溶液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不含电化学基础)。相关部分的化学试验属于考试内容。

5、生物:课标教材人教社《生物》必修 1全部和必修2的1-6 章文科综合:政治 课标教材人教版高中《经济生活》(必修),《经济常识》(选修)。历史 课标教材人民出版社《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地理 课标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 1 第 2~5 章、《地理》选修5和选修6地球与地图(不含地球运动部分)、区域地理。

2014年的参考下吧。

2014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新课标全国卷I)

(2014-07-08 10:58:49)转载▼

2014年高考是我们河南省文科综合试题使用的是课标全国卷(文综卷I),2014年的试题相对2013年试题而言,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变化和调整,可以说是稳中有变,而探究这些变化,对2014年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我们2015年的高三的复习备考具有重大的意义。

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的考点分布及其分值

1、中国古代史:58.5分(必修·客观题和主观题共28.5分,选修·选考题30分)

24题,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必修1政治史)4分;25题,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唐朝实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必修3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26题,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中对人性的认识(必修3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27题,中国古代的经济·清初对外贸易的状况(必修2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40题第(1)问,宋应星科技成果的特点,第(2)问,宋应星的科技成就未受重视的原因(必修3思想文化科技史)12.5分;45题,中国古代的法律改革(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48题,对历史人物包拯“包青天”的评价(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2、中国近现代史:43分(必修·客观题和主观题28分,选修·选考题15分)

※ ①中国近代史部分(39分,其中必修24分,选修15分): 28题,中国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鸦片战争后中印消费英国棉布、棉纱的差异(必修2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29题,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1898年康梁发动举人废除八股取士而受到众举人的抵制的情况(必修3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 30题,近代中国传媒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必修2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41题,抗日战争·对我国60年代历史教科书中关于抗日战争目录的修改(必修1政治史)12分;46题,对清末预备立宪的认识(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 ②中国现代史部分(必修部分:4分):31题,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情况(必修2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

3、世界史部分:43.5分(必修·客观题和主观题28.5分,选修·选考题15分)

※ ①世界古代史(4分):32题,古希腊、罗马政治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必修1政治史)4分。

※ 世界近现代史(39.5分,必修24.5分,选修15分):33题,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特点的认识(必修1政治史)4分;34题,对苏联工业化和新经济政策相关内容的认识(必修2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35题,欧洲一体化进程·对欧元问世的巨大作用的认识(必修2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40题第(1)问,牛顿科技成就的特点,第(2)问,牛顿的科技成就受到广泛重视的社会原因(必修3思想文化科技史)12.5分; 47题,关注二战后联合国关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署问题(选修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总之,在全部历史试题所有分数的145分当中,中国史部分:101.5分(必修56.5分,选修45分),世界史部分:43.5分,(必修28.5分,选修15分)。其中,政治史:92分(必修32分,选修60分),经济社会生活史:20分(必修20分),思想文化科技史:33分(必修33分)。

纵观整个试卷,历史必修部分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唐朝实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中对人性的认识、中国古代的经济·清初对外贸易的状况、中国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鸦片战争后中印消费英国棉布、棉纱的差异、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18989年康梁发动举人废除八股取士而受到众举人的抵制的情况、近代中国传媒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情况、古希腊、罗马政治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特点、苏联工业化和新经济政策相关内容、欧洲一体化进程·对欧元问世的巨大作用、17世纪中国的传统科技与同时期西方近代科技的比较、不同时期对抗日战争的认识。

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的特点

总体上,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考题相较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考题,可以说是稳中有变、稳中求变,总体难度略有下降,但学生想拿高分并不容易。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考题相对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试题稳的表

现有:(1)从试卷的结构和分值分配来看,保持了稳定(必修部分12个选择题48分+2个

主观试题37分共计85分,选修4选1分值为15分);(2)从命题的形式看,试卷继续保持

“三新”模式,即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以新史料统领试题,最大限度的

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比较分析的能力,12道选择题均为材料解析题,而且,在选项的设置

上比2013年更加科学规范;(3)从能力考查来看,试题仍然突出考查“四种能力”,即获取

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述事物、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4)从考察的知

识点分布来看,侧重于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思想的演变中国古代的商业和对外贸易、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中华民族反侵略求民主党潮流、近代东西方的科技、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化等,这些均为教材中的主干知识,不偏不怪;另外,三大板块(即必修部分的政治史、经济史和科技文化史)分布与去年相比大体稳定;从中外历史的角度看,仍然是中国历史比重较大;(5)对现实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适度地给与关注,如35题对欧洲一体化的考查,实际上关注当今的中欧关系,41题考查抗日战争,实际上是关注当今的中日关系;(6)2014年选择项的设置继续保持2013年的模糊性的特点,12道选择题中第24、25、28、32、34题都是“反映”类试题,第27、29、30、35题都是“表明”“表现”类试题,而“反映”“表明”“表现”“说明”类试题要求回答的是现象、原因、特征,还是本质、影响、意义,只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这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相对作答的难度是比较大的。

同时,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试题在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试题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创新,其其调整和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最大的变化是第41题的变化。2010年、2011年和2012年连续出了三年的小论文型题目,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而且也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好评,在2013年的高考变成了信息说明题(称为“比较说明题”),即给出了两幅地图,让学生根据地图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试题的41题在承接2013年变化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变化和创新,变成了“修改说明题”,该题给出了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这是今年试题的一大创新和亮点,该题在选材上别具匠心,既突出了时政,又突出了历史的教育功能。

其次,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的整体难度与去年相比略有下降。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卷I文综历史部分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难度大幅度增加,尤其是非选择题难度增加幅度相当大,导致学生的40题和41题的得分大幅度降低,也导致了2013年文综的总体得分创了历史新低。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在总体设计上,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难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2014年选择题选项的设置在字数、语言上更加完备、科学和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的文字阅读量;(2)2014年的40题,在材料的选取上和问题的设置上,均没有超出高中学生的认识范围,17世纪东方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比较相对而言还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另外,试题的答案与材料的关系还是相对比较密切的,只要学生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材料,还是可以作答的;(3)2014年的41题在虽然由2013年的“比较说明题”变成了“修改说明题”,但是这仍然是说明题开放型试题,另外,经历了去年的变化,在2014年的复习备考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对2014年试题的变化做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因此学生不会像2013年那样面对41题而茫然无措。

第三,2014年40题的设计除了上面提到的难度降低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今年的40题没有关注现实中的热点问题。2011、2012和2013年的40题均或明或暗的关注了热点问题,如2011年40题考的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和标准,实际上关注的是2011年公务员考试的热潮和当时中国进行的大部制改革;2012年考查的是交通信号灯的变迁与工业革命及科技的进步,实际上关注的是中国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尤其是一些大城市;2013年考查的是对海洋的利用问题,实际上关注的是2012到2013年中国周边的海洋局势和海洋安全问题,中日关于钓鱼岛问题的矛盾及菲律宾侵占我国南海的岛屿导致了我国海疆局势的空前紧张,从而使我国的海洋主权和海洋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今年的40题考查的是17世纪东方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比较,这与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热点可以说关系不密切吧。

第四,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克服和避免了2013年试题设计的一些不足和缺陷。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有两大缺陷和不足:一是2013年选择题的第34题考查了选修二一—《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内容,这增加了试题的难度,违背了课改的精神,也给高中历史的教与学将带来很多的困惑与困难;二是试题的设置和考查的内容有重复的嫌疑,选做题的第45题考查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比较(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46题考查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办报方面的不同和产生的不同影响(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这两个题目均涉及到维新派和维新变法运动,虽然考查的角度和内容不同,但总感觉考查的知识点有些重复;还有29题和46题均涉及和考查了洋务运动。今年的试题设计避免了以上问题的出现,这是今年试题的一个进步吧。

第五,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中国古代史的比重相对2012年和2013年的试题而言有较大幅度上升,而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比重略有降低。2012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分值分别为39分、58分、48分,2013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分值分别为45分、55分、45分,2014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分值分别为58.5、43、43.5。我认为这不具有规律性,仅仅是出于命题的需要而出现的巧合和偶然的现象。还有今年文言文的阅读材料明显减少,我认为可能是命题者出于降低历史试题难度的考虑吧。

第五,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的45题,即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又回到了考查教材意外改革的轨道上。新课标文综试卷的45题,即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2010、2011、2012年考查的均是教材之外的改革,2010年考查的是刘晏推行的榷盐法,2011年考的是清朝在蒙古地区实行的盟旗制度,2012年考查的是王莽改制,而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卷I文综历史部分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考查内容涉及了人教版选修一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的相关内容,考查的是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异同点,但是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的45题又回到了考查教材之外改革的轨道上,2014年的45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法律改革,这是现行选修教材之外的改革。这也算是今年试题的一个变化吧。

总之,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的命制是非常成功的,仔细研究这套试题,对我们2015年的复习备考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2015年高考的复习备考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高考题每道题都在考查学生的能力。体现了《考试说明》中考核能

力要求的四个基本能力即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述事物、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

问题的能力。这四种能力的考核,是历史学科考核的主要目标,意在注重考查考生对基本历

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

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能力的考核是高考的核心并贯穿始终。基于此,

在下面的复习备考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明确课标要求、考纲内容,这样,才能在教学和复习备考中做到有的放矢,才有针对性。

第二,抓好第一轮复习,不求速度,要求质量,夯实基础。具体要做到以下几方面:(1)抓好主干知识以及主干知识中的细节知识点,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必须要弄清楚,理解透彻,对于历史事件必须有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认识;(2)要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三本必修教材中的每个专题都有自己的知识脉络和知识结构,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是相通而不是割裂的,要掌握其中的内在联系;(3)要注意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和同时期东西方历史的比较,今年的40题就是东方的传统科技与西方的近代科技的比较。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切忌以题海战术代替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

第三,要精选试题,规范训练。一是试卷要标准化,训练试卷要跟高考模式保持一致,使试题有示范性,采用12+2+选做题模式;二是能力要求高考化,即试题难度、能力要求要与高考试题相当,总之,要练速度、练准确、练感觉、练规范、练能力。

第四 在加强选择题训练的同时,要有针对性的、循序渐进的对非选择题进行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提高学生解答非选择题的能力(包含审题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组织的能力等)。材料的选取必须多样化,既要有文字标题解析题,还要有表格数字资料、文物遗迹资料、地图人物资料等,让学生从各种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引导学生一定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多角度,全方位的论述,以充分的史实来支撑自己的论点,加强结合材料分析史实的能力。

第五 要和语文老师适当地结合,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解的能力。近几年的历史试题均采用“三新”模式,即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以新史料统领试题,最大限度的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比较分析的能力,而且在文综试卷的政治、历史和地理三科中,历史试题的文字最长,阅读量最大,而且材料的阅读理解的难度也最大,而高考的时间又是有限的,因此就要求学生必须快速准确地阅读理解并提取所提供材料的信息。而现实是,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在高考中,许多学生不能准确理解材料,并获取有效信息,从而导致历史学科失分率相当地高。基于这种状况,有必要常态地、长期地、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快速阅读理解的训练。

第六,作为历史教师,尤其是作为高三的历史教师,要读书,要关注历史学研究的前沿,开阔眼界,不断充实自己。具体途径和方法:一网上搜索资料,从网上看一些历史资料;二看历史专著,如被誉为“当代资治通鉴”的美国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北师大刘宗绪教授编写的《世界近代现代史三十讲》、白寿彝的《中国通史》、吕思勉的《中国通史》等;三是订阅一些历史方面的杂志,如《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

第七,无论老师或者学生都要关注时事热点、周年大事等重要问题,要关心国内外重大事情,要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是现实的热点问题,如十八大的召开、民生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乌克兰问题、中东的政局问题、巴西的世界杯足球赛等,二是重大周年纪念问题,2015年高考备考要关注有关05或15年的事件,也要关注次周年纪念的事件,如04或14、06或16年的事件等。

第八,要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复习备考工作。一是要加强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集合大家的智慧,这样才能把高考的复习备考工作做得更全面更扎实。二是加强综合科相关教师之间的合作,要设置一个得力的综合科备课组组长,协调好综合科学科之间的合作。

以上是个人之见,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希望不吝赐教!!!

文章标签: # 学生 # 历史 #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