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2014新课标2卷地理,2013新课标2高考地理

tamoadmin 2024-05-17 人已围观

简介高中地理新课标与旧课标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如下:相同点:1、高中地理新课标和旧课标都强调地理学科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两种课标都认为地理是一门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科,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2、高中地理新课标和旧课标在课程结构上基本保持一致,都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方面的内容,强调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3、两种课标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能力,如

2014新课标2卷地理,2013新课标2高考地理

高中地理新课标与旧课标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如下:

相同点:

1、高中地理新课标和旧课标都强调地理学科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两种课标都认为地理是一门培养学生地理素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科,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2、高中地理新课标和旧课标在课程结构上基本保持一致,都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方面的内容,强调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两种课标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能力,如读图、分析地图、地理实验、野外考察等方面的技能和能力。

不同点:

1、课程理念不同:高中地理新课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强调地理学科的探究性和开放性,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旧课标则更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相对较为传统。

2、课程目标不同:高中地理新课标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包括地理知识、技能、思维、情感等方面的素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旧课标的课程目标则更加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相对较为单一。

3、课程内容不同:高中地理新课标在课程内容上更加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增加了地理实验、野外考察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更加关注当今社会热点问题,如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而旧课标则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相对较为传统。

高中地理的学习方式:

1、课堂听讲:这是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对于不理解的问题,要及时向老师请教,不要拖延。

2、阅读地理教材和相关书籍:地理学科涉及到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来扩大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此外,阅读相关的地理书籍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素养。

3、利用地图学习:地理学科中地图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工具。学生可以通过看地图、分析地图、绘制地图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地理技能和能力。同时,使用地图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4、实践操作:高中地理新课标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考察等方式来实践操作,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例如,学生可以设计地理实验,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5、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高中地理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例如,学生可以组成小组,共同探讨地理问题,分享学习经验,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6、运用现代技术:现代技术如互联网、移动应用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查找资料、使用地理相关的移动应用等方式来辅助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课时知能训练一、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沿某线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判断1~3题。

1.该线走向是(  )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2.图中①处

A.为喜马拉雅山 B.在亚欧板块内

C.其冰川属于大陆冰川 D.其南坡降水贫乏

3.图中②处为一大盆地,该盆地(  )

A.位于东部季风区

B.内部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至今还没有铁路通过

D.未被列入西部开发的热点地区

解析 联系拉萨、格尔木及祁连山的位置可知该剖面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拉萨以南的高山①为喜马拉雅山,其位于印度洋板块,南坡降水较多,冰川为海洋性冰川;②为柴达木盆地,位于非季风区和内流区。

答案 1.C 2.A 3.B

下图为我国东部气温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1、7月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

A.③和① B.③和②

C.④和② D.④和①

5.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主要有

①太阳辐射差异 ②大气环流影响 ③距海远近不同

④地形差异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 第4题,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气温总体上是南高北低。冬季南北温差大,将近40℃,而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第5题,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东部地区北方比南方正午太阳高度小;同时北方昼长比南方短,还接近冬季风源地,受冬季风影响大。

答案 4.C 5.A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地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6~8题。

6.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②③图中河流1~2月断流的原因是(  )

A.降水少 B.气温低

C.用水量大 D.地下水补给少

8.上述四个地区的河水补给中都有的是(  )

①大气降水补给 ②地下水补给 ③冰雪融水补给

④湖泊水补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 四个地区的河水补给中都有大气降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其中,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汛期长且流量大,位于东北地区和西北内陆地区的河流,冬季气温低,都会出现断流。

答案 6.D 7.B 8.A

读图,完成9~10题

9.H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10.E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

A.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

B.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等

C.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

D.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等

解析 第9题,105°E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由北向南依次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第10题,40°N纬线自东向西穿越我国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北京市、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省级行政单位。

答案 9.B 10.C

下面为我国西南地区1月(左图)和7月(右图)晴天出现频率(%)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1、7月晴天出现频率变化最大的地区及其变化幅度是(  )

A.云贵高原东部70~85%

B.四川盆地60~75%

C.湖南和湖北西部地区70~85%

D.横断山脉60~75%

12.图中甲地区7月晴天出现频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闭塞,空气流通不畅

B.受来自太平洋湿润气流影响

C.湖泊多,蒸发旺盛,水汽丰富

D.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

解析 第11题,比较两图可知,晴天出现频率变化最大的地区在图示范围的西部,该地位于横断山区,其1月晴天出现频率为70~80%,7月为5~10%,所以其变化幅度为60~75%。第12题,夏季横断山区位于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

答案 11.D 12.D

二、综合题

13.读某区域的位置与局部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B中c 河谷地海拔约325~800米,远低于两侧地形区,谷地沉积层最大厚度达7 000余米。试用内外力作用原理解释这些现象。

(2)分析图B所示区域的水文、水系特征对下游河段产生的影响。

(3)为了确保b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请分别说出合理利用和治理保护①、②地(图A中)土地资源的措施。

解析 第(1)题,内力作用形成高山和盆地,外力作用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以此解释地貌构成。第(2)题,图B为黄土高原地区,河流含沙量大,支流多,夏季水量大,容易造成下游河流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多发。第(3)题,①②分别为黄土高原的沟谷和平地,可持续发展措施不同,沟谷要修建水库,打坝淤地,营造水土保持林;平地进行基本农田建设,营造农田防护林网。

答案 (1)内力作用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谷地或低地;外力作用是黄土和泥沙不断堆积形成冲积平原。

(2)含沙量大(多泥沙),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中游多支流,夏秋季洪水量增加,加剧下游洪水威胁。

(3)①地:修建水库,打坝拦水,淤地固沟;营造水土保持护坡林。

②地:平整土地,建设基本农田;营造护田林网。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带来了中华文明。黄河水患,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历史上,下游河段决口泛滥频繁,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材料二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上距三门峡水利枢纽130 km,下距河南省郑州花园口128 km,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1994年9月主体工程开工,2001年12月31日全部竣工,总工期11年,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9.4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水库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长期有效库容51亿立方米。

(1)黄河既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又是一条“害河”,黄河造成灾难的原因是什么?

(2)黄河“小水含大沙”,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是什么?

(3)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反映出黄河什么季节的什么现象,主要分布于哪些河段?

(4)小浪底水库的建设对黄河的治理起哪些作用?

(5)面对黄河中下游的问题,除了修建水利工程外,还应该采取哪些方面的治理措施?

解析 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造成黄河含沙量极大,导致黄河下游河道淤积严重,形成地上河,容易决口泛滥。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修建对调水调沙起关键作用,同时实现了防洪、防凌、减淤、供水、灌溉、发电等多种效益。对黄河的治理应采取多种不同的措施(生物、工程、防灾预案)。

答案 (1)含沙量大,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成为悬河,过洪能力低,容易决口形成水灾。(2)中上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表缺乏植被保护导致水土流失严重。(3)反映的是冬末春初季节黄河的凌汛现象,主要分布在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4)防洪、防凌、减淤、供水、灌溉、发电等。(5)下游:巩固堤防、整治河道,建设滞洪区工程和洪水预报系统;中游: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打坝淤地、修筑梯田、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做到保水保土同改善当地生产条件相结合,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

文章标签: # 地理 # 学生 # 黄河